生态翻译行为影响要素探究
2019-04-01赵佳
赵佳
【摘要】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分析译者翻译行为影响五要素,即宏观环境、支持环境、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了翻译教学的三点启示,认为翻译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翻译教学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三维转换能力;另外,要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这种强调整体、多维的生态教学模式有利于翻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翻译教学反思 翻译生态环境 三维转换 事后追惩
生态翻译学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研究翻译问题。其主要研究对象为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译者翻译行为的本质、过程和标准等。可见,生态翻译学强调的翻译行为主体是译者,而翻译教学的行为主体是教师,两个不同的范畴因为翻译教学活动联系在了一起:一方面,译者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把翻译搞好,搞好翻译的基础是译者的翻译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欲培养出高素质的译者,必须具有生态翻译观,并思考在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翻译生态环境要素的能力。换言之,从“译者中心”的角度出发,以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翻译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
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集中在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作用、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以及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构建与改造三方面。
首先,译者的生存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要从翻译生态环境中获取他需要的一切,包括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一切关联互动的要素,即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作用。其次,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对译者产生影响。具体来说,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决定着翻译策略的選择,会在译者产生译文过程中的词汇、句式、语用、文化、交际等不同层面体现出来。这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另外,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也具有反作用。好的译者能在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中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与此同时,译者又在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过程中,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翻译技巧,进而能动地建构和促进生态翻译环境的变化。
可见,生态翻译学就是要研究译者对生态翻译环境的适应力和选择力;就是要研究在特定翻译生态环境影响下的译者能力、翻译行为,以及翻译效果问题。
二、影响译者翻译行为的生态环境要素
既然翻译生态环境是翻译活动发生、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所有影响译者生存和发展的因素皆可视为影响译者翻译活动的生态环境要素,即译者生态翻译行为影响要素。
按主客体因素,翻译生态环境可以划分为主体环境和客体环境。主体环境包括译者、作者、读者、赞助人、出版商、审稿人等。其中,作者、译者、读者构成的翻译生态价值链体现了翻译过程,因此是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客体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原文、译本、文体功能、翻译策略、翻译标准、翻译资源等因素。其中,宏观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成宏观环境要素对译者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外界环境的支持。因此,为方便描述,笔者列举了五类译者生态翻译行为影响要素,即宏观环境、支持环境、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
(1)宏观环境。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政治、文化、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国家的政体和意识形态会作用于译者,使其在选择翻译策略和评价生成的译本时有意无意地兼顾政治、经济和法律的要求。而且,一般情况下译者与作者常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传统中,也使得翻译行为受到制约。
(2)支持环境。支持环境即翻译业务环境,包括翻译资源、行业环境、翻译研究、翻译技术等。翻译活动需要资料、文献及翻译范例等资源,翻译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可得性会影响翻译效果。另外,翻译都有一定目的性,译者要考虑到赞助者和出版商的意见,所以在翻译行为中或多或少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3)作者因素。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影响翻译的结果,比如:作者的知识背景、时代背景和个人价值观念都在原文中有所体现,译者是否能够完全理解这些文本精神影响到翻译的效果。
(4)译者因素。译者的翻译是否成功,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理解和对译文表达的能力。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精神追求、情感需要、经济利益取向、个人兴趣甚至性格特点都在翻译过程中有所体现。另外,译者对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创作灵感都影响其翻译水平。
(5)读者因素。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有自己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即使译文完全忠实于原文,读者的理解也可能无法与原作者的意图一致,所以读者因素对译者的翻译行为也产生很大影响。
三、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译者的翻译行为离不开翻译生态环境,其生存境遇受到“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制约。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兼顾翻译生态环境要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
(一)影响要素——翻译教学的宏观环境
优秀译文的产出依靠优秀的译者,优秀的译者必须考虑自己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对其的影响,以便做出翻译过程中的适应和选择。所以在培养未来的译者时,必须将翻译教学置于翻译生态环境这个宏观背景之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传统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分析两种语言特点对比入手,介绍常用的翻译技巧,教学顺序也多是从词法到句法。学生在课堂上接触了大量的译例,掌握了足够的翻译技巧,却不见得对真正从事的翻译实践有多大的帮助。这是因为翻译技巧的运用与译例的选择都脱离了翻译生态环境这个背景,忽略了影响译者的各种要素。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把翻译教学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中,由基于语法的分项讲解转向面向实践的整体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翻译生态环境意识,使他们逐渐了解、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学生亲身体验翻译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翻译工作的生态环境,让学生有真实的翻译体验。例如,在翻译课堂教学中对一项翻译任务的全程进行模拟,包括了解双语的宏观环境、根据译者能力接受翻译任务、根据原文作者特点和想定的读者需求提出翻译标准、利用支持环境进行翻译实践、进行校稿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指导,并在最后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导学生在目的论指导下选择和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来采取翻译应对策略,产生整合适应度高的译文。这样一来,学生对翻译的理解就不止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置身于翻译生态环境,考虑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进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活动。
(二)多维转换——翻译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摆脱不了宏观环境、支持环境、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那么他就必须“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才能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但是,在翻译实践中要求译者照顾到翻译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显然是不现实的。鉴于语言、文化、交际“一直是翻译过程中通常需重点转换的视角和翻译理论家们关注的焦点”,因此,生态翻译学将视角落在“三维”转换上,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具体说来,语言维的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的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交际维的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最佳的译文即适应整合度最高的译文,所以在翻译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三维转换”能力。
(1)语言维的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能够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并掌握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教学中,笔者发现对学生语言维转换能力的培养是比较成功的,大多数教师能够在翻译教学中注重学生英语词汇的积累、语法的精确掌握及两种语言差异比较等。不足之处反而是对中文的掌握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往往对英文的理解很到位,但却找不到恰当的中文表达。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两种语言的均衡掌握,培养英语能力的同时不忘汉语修养的提升,在各个层面上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在语言维上做出最佳的适应选择性转换。
(2)文化维的转换。文化维的适应选择性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在教学实践中,对文化维的重视还不够。当出现文化维上的误译时,教师往往只指出错误,告诉学生正确的译文,解释此处的文化内涵,却没有注重对学生宏观文化意识的培养。所以,文化维上的翻译基本停留在教师讲一个,学生记一个,对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了解不多,无法进行文化维的灵活转换。所以,当再次遇到文化维上的翻译问题时,学生可能还会误译。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文化维的转换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主动了解异国文化;教师的授课也必须超越语言维,把翻译教学置于双语的文化背景之中。
(3)交际维的转换。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也就是说,翻译时应把握原文的交际目的,将其充分地移植到译文中去。然而在学生的翻译实践中,经常忽略交际意图,而且教师在授课中也没有注重对学生交际维转换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讲授某个文本翻译时,教师通常会介绍翻译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增词法、删减法、转换法等,但为什么要增词,什么时候该转换,却没有作为讲授的重点。虽然学生对一个文本有了把握,却未必能将交际的目的灵活运用与其他翻译材料,结果是学生只是拘泥于文本意义的转换,忽略交际意图。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交际维的转换能力,在翻译任何文本时都让学生考虑到原文的交际意图,达到翻译的多维度的适应选择。
(三)事后追惩——翻译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执行状况、评估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要求以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和专业素养为目标,對其行为和表现作出裁定。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也应将宏观环境、支持环境、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考虑在内进行整体综合性评价,内容应包括中文和外语的理解及表达能力、翻译技能、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适者生存”法则对译者的译品进行仲裁,对其中的弱者、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预警和淘汰。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主体的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不同的翻译练习内容,鼓励学生轮流做译员和评审员,培养学生在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做“适应性选择”的能力,对原文进行进行“操纵/支配/重写”。在译文产生之后,译者和评审员之间要进行讨论,这时教师要起到指导和仲裁的作用,帮助学生“淘汰”一些不适合的译文,并将结果记入平时成绩。在期末考试中,学生的笔试成绩会反映出不同程度的“追惩”。除了常规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译者生态翻译影响要素的相关问题与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树立翻译生态环境意识,并将讨论结果记入学生总成绩。问题的设置可以涉及翻译材料选择、翻译收入、翻译项目管理、如何与出版商等交涉、如何关照作者因素与读者因素等,以培养适应市场化需求的实践性翻译人才。
总之,翻译过程中的译者时刻处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中,受宏观环境、支持环境、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的制约。因此,欲培养出优秀的译者,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适应选择能力与翻译生态环境进行关联:首先要让学生适应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其次,翻译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层面上的转换能力;另外,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表现和译文进行评估。换言之,翻译教学应该在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能力的基础上,以翻译生态环境与译者的相互作用为指导思想来统筹翻译教学,做到宏观环境与课程设置相统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统筹,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相统筹,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相统筹,从而把翻译教学构建成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实现翻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