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国际贸易流通模式探讨
2019-04-01槐海燕
槐海燕
【摘要】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下的国际贸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从根本上促进信息处理和物流效率的提升,有助于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本文概述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对国际贸易流通模式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我国国际贸易流通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为行业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国际贸易流通 构建策略
一、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美国供应链协会将其定义为企业日常生产及销售最终产品或服务。我国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其定义为在实际生产或流通过程中,由上下游企业形成的网链结构。在现代化企业管理过程中,供应链通常作为非现形的虚拟价值链,可以将供应链理解为包括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节点企业网络。在供应链中各个不同节点之间存在企业相互依赖关系,并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现代企业供应链通常是多个层次,多维度的立体网络,常呈现出多层次复杂性的特征。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注重市场和顾客的实际需求,其最终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二、供应链管理对国际贸易流通模式的影响分析
供应链管理对国际贸易流通模式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比如降低流通环节和交易费用、提升顾客满意度、提高产品和企业竞争优势等等。
首先,供应链管理有助于降低流通环节和交通费用。生产商、用户等参与主体之间在传统贸易流通模式中仅仅是一种交易关系,很容易出现一方成员为保障自身利益,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顾客为了购买到理想的产品,需要對市场以及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深入了解,这种交易模式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花费一定的开支。此外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仅仅建立在每笔交易的基础上,随着交易的完成企业间的关系随之结束,下次再次交易,企业之间仍需要再次商讨价格,这种现象极大的浪费了企业资源。再者各参与成员为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风险,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调查,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流通模式各参与成员之间属于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达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优。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相互之间根据设定的合约,彼此之间可以减少成员之间的谈判和履约费用,最终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企业收益。此外,供应链模式下到各个成员为了不被其他成员淘汰,会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并改进自身生产技术和服务质量,实现生产与销售的均衡化。
其次,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升流通效率。在传统模式下,产品在送达消费者手中之前,需要经过生产企业、出口企业零售商等多个环节,可以看出这种流通模式,信息反馈相对落后、流通效率较为低下,生产商很难及时的获取市场的需求。而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流通模式,参与成员之间可以有效的集成信息技术,并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大大缩短订货时间,借助快速反应系统生产商也可以快速获取市场和顾客的需求。由此可见这种贸易模式大大的简化了流通渠道,有效的缩短了产品流通时间,大幅提升了物流工作效率。
第三,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升顾客满意度。所谓的顾客满意度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其服务的客观评价,是顾客对产品满意情况的真实反馈。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产品很难得到所有顾客的满意。这就要求要对不同顾客的满意度,产品生产商应该开展科学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保障产品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所满意。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能够通过提升物流配送水平,为顾客创造附加值,进而提升顾客满意度。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并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进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第四,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各参与成员之间在传统国际贸易流通模式下以自身职能为中心,往往更多的注重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库存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情况,难以有效的关注供应链整体的流通效率。因此企业采取传统国际贸易流通模式很难实现参与成员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与传统国际贸易流通模式相比,基于供应链理论下的国际贸易流通模式有利于提升产品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各参与成员在科学全面分析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组建战略合作关系,并以实现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并通过协作系统对成员企业所承担的职能进行优化处理,确保整个过程全程高效运转。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流通模式不仅仅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流通价值,也大幅促进产品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我国国际贸易流通模式构建策略
我国国际贸易流通模式的构建基于供应链视角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供应链人才的质量、转变贸易流通模式、创建公平的交易环境、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扶持贸易企业发展等等,详细如下。
首先,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现代物流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物理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政策支持,通过合理安排,采取多项措施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在提升物流企业运营能力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高速公路网建设,提升铁路枢纽功能。除此以外需要综合分析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并结合市场以及生产流通的实际需求,做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工作,保证物流配送系统的高效运营。企业可以整合企业原有的物流资源并加以改造,并通过加强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的原有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其次,提升供应链人才的质量。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优秀物流人才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复合型人才有较高的要求,比如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等。对外贸易物流供应链作为外贸物流以及供应链相互融合的产物,对于专业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开展外贸物流供应链人才的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采取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法予以政策支持。其二,对于各地教育机构来说,需要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目标,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外贸物流供应链专用人才,比如建立实训基地、邀请业内名人讲座等等。各大高校在供应链人才培养中,可以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的办学模式,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能力的提升打造良好的实战环境。除此以外,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基于该平台开展教育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其三,企业在与学校开展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吸引行业优秀人才。
第三,转变贸易流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外贸易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想要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就必须加强流通服务,并提升服务技术水平。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应当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强调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还需要不断丰富物流管理体系的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多边交流,通过科学配置资源和商务谈判,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第四,创建公频道教育环境。公平优秀的外贸环境对于国际贸易流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世纪各国的共同发展世界各国必须打造公平的贸易环境。近年来我国在出口贸易中,从早期的注重贸易顺差逐步转变为关注贸易平衡。现阶段我国在出口贸易中更加注重生产率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了减少与美国欧洲等经济体发生贸易外部摩擦,我国政府可以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加大对对外投资力度等。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需要坚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国际贸易业务的公司,需要以国际标准作为参考,高度重视自身产品的质量,加大产品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
第五,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世界服务贸易在进入21世纪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并提升我国贸易的市场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政府需要出台相关优惠措施,加快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力度。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合理的市场体系,保证服务贸易的健康规范发展。此同时,我国政府应该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再者,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大力发展对我国经济有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如建筑教育等。
第六,扶持贸易企业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商贸企业在贸易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对外贸易流通模式中,我国政府需要结合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措施大力支持贸易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政府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