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差异对植物图案设计的影响

2019-04-01白云淼

现代交际 2019年3期
关键词:纹样装饰图案

白云淼

摘要:植物图案作为装饰的纹样,和文字一样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起源、发展、特点。他们源于人对自然的观察、理解和思考,反映了特定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和地理状况,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和欧洲的植物纹样差异,来研究二者不同社会文化下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植物图案 差异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108-02

一、文化差异概述

文化的概念界定非常宽泛,他不仅反映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涵盖了社会学科、知识与技术、语言与文字层面。这些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的结合,正是人们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讲求气韵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自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开始,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化发展,多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而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制度,正是源于多种文化进行碰撞,诸侯相互冲突,这就促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时代。而中国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与我们的文化程度是分不开的。无论艺术形式还是艺术家自身的性格,多多少少都蕴含了佛、儒、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在处理艺术作品时也就相应加入了三家的思想精华。普渡众生的佛教,和谐有序的儒教、虚实相生的道教都融入在中华艺术风格里。例如青花瓷中的植物图案设计,主体花朵与陪衬枝叶之间的位置、大小、疏密关系,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

(二)宗教影响下的欧洲文化

欧洲文化的起源来自遥远的巴尔干半岛,发源地是在爱琴海及古希腊地区,史称“爱琴文明”。灿烂的希腊文化,在哲学历史、思想、文学、戏剧、雕塑建筑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罗马帝国结束后,欧洲进入了“宗教统治”的中世纪时代。人们的教育、思想、哲学、信仰受到限制,宗教掌控着世俗世界。宗教的“神秘主义”对欧洲艺术风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文艺复兴后,艺术风格有所缓解,但很长时间内还是脱离不了其严谨、写实的风格。

(三)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

各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审美心理不同,导致了文化之间的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在长时间的社会历史中发展与沉淀的。追根溯源,可以从中西地理位置寻找原因。古代时期的中国在大陆型地理环境中,而广阔的国土导致国家内部文化差异众多,所以才能孕育出类似“百家争鸣”这样的时代。大多数西方国家处海洋地理环境中,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拥有发达的工商业和航海业,构成了西方国家强调空间扩张和军事征服的个性。另一方面,经济状况的不同,也是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起源于大江大河,这也造就了中国人民重伦理道德、求共求稳、道法自然的品格。西方属于海洋文明,所以欧洲人的文化更具有外向型,喜欢探索与冒险。工业文明的特点造就了西方人强烈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独立、自由、平等的原则是生活的原则。

二、植物图案的差异

正如里格尔在他的不巧名著《风格问题》中所指出的那样,迄今发现的史前文物表明,人类首先尝试描绘的是动物纹样而非植物纹样。相比较我国的古代艺术品,也是如此。

欧洲植物纹样的产生是从古埃及开始的。这一时期,人们更加偏爱莲花与纸莎草的装饰主题。正如一切早期艺术一样,埃及艺术是具有高度象征性的艺术,莲花与纸莎草具有鲜明的宗教意义。此后其他地区的植物纹样,都受其艺术形式的影响,并随着时代而产生变化。宗教的象征意义逐渐减弱,装饰的审美意义逐渐增强,例如科林斯柱式——古希腊三柱式之一,其柱头装饰有毛茛叶图案,毛茛叶包围柱头,并与卷须芽混合,华丽而漂亮。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艺术中,明确出现了植物主题的图案。而魏晋南北朝之后,植物纹样顺势发展,真正进入了中国装饰领域,并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蓬勃的生机。以莲花和卷草为主的植物纹样大量出现,例如河北出土的著名的青瓷“莲花尊”,其上下仰俯两朵莲花相对而成的造型,给人以奇特、雄伟、厚重之感。宋朝后期程朱理学兴盛,士大夫文化得到发展,所以植物纹样也趋于理性,并且给人温文儒雅的感觉。宋朝商品经济发展,艺术品为了走向市井,其纹样装饰风格也趋向于清新简约。自此开始,我国的植物纹样走向成熟时期。植物图案无论是造型还是种类,都变得丰富起来。这一时期的纹样设计思想彻底从宗教圣坛走进了民众生活,完成了从自然界走向装饰的领域。

三、审美意象的差异

(一)种类

(1)花卉。欧洲从中世纪开始,人们以花卉为图案,如玫瑰花、西番花、百合花等。由于受到阿拉伯艺术文化的影响,欧洲欣赏到了阿拉伯装饰的瑰丽,从而吸取了其特点。最典型的代表是“贵妇人与独角兽”壁毯中的装饰,花卉纹样中出现了三色堇、風信子、雏菊等,姹紫嫣红。在中国的装饰题材上,花卉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汉代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与发展,艺术品大量运用莲花纹做装饰。敦煌莫高窟中人物服饰的莲花纹更是比比皆是。到了唐朝时期,牡丹被视为富贵繁荣的象征。瓷器和服饰中大量出现以牡丹为主的花纹。宋代以后,相继出现了芙蓉、茶花、月季和玉兰,等等。总体上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国家,二者所处的地区土壤种类与气温大不相同,孕育出的花的种类不同,其花卉纹样的种类大致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2)果实。欧洲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果实的故事,苹果、石榴等被视为“智慧之果”。而在古罗马,建筑装饰、马赛壁画、陶瓷工艺等领域更偏向于葡萄和茛苕卷结合,所以葡萄叶纹与茛苕叶纹得到广泛应用。但欧洲的果实图案通常没有太深刻的寓意,所以其图案也只是作为装饰来用的。在中国,果实和种子是子嗣的象征,无论是造型、谐音或是神话传说,果实都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如蟠桃象征长寿、健康,经常被用于年画或祝寿的图案中。葫芦与神仙和英雄相伴,被人认为是可以带来福禄、驱邪的灵物。

(3)枝叶。卷草纹是中国和欧洲国家都经常使用的一种纹样。古埃及的卷草纹以莲花和纸莎草为原型,而在希腊,茛苕叶是装饰纹样的主要题材。后期,卷草纹在欧洲发展,将藤蔓、忍冬等植物融入其中。汉代时期卷草纹传入中国,多数采用忍冬、牡丹枝叶、兰花等,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明清后期由荷花图案演变为串支花图案。

(二)空间排列方式

对于装饰的排列空间,东西方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欧洲人容易对空间的空白产生“空间恐怖”,需要填补空间,这种丰满的构图形式也在西方绘画装饰中散发着独特的美感构成。因此,欧洲的植物纹样通过重复的方式布满整个画面。例如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英国设计师威廉莫里斯设计的墙纸、纺织品、壁挂等,都是将卷草纹或其他植物图案重复使用铺满画面,给人以华丽庄重的宫廷气质。中国传统艺术讲求构图,注重整体的疏密、虚实、主次,注重留白,通常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形式展开。宋元瓷器大多简谱清新,以花卉与枝叶组合在瓷器腹部做装饰,但是,清朝后期,为显示工艺技巧和富贵,也出现了饱满构图的装饰纹样,其美感也下降了。

(三)寓意

中华民族讲求含蓄,习惯使用象征手法,使人产生联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自然中的植物如果能让人产生一种联想,并与精神上某种期盼相关联,这种植物就会被赋予某种象征性内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吉祥是人类的意识追求,也是植物纹样的普遍象征意义。如“喜上眉(梅)梢”“葫芦”象征“福禄”等。主要趋势有:祈求长寿、祈求子嗣、祈求富贵功名、祈求平安。除此之外,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植物纹样中就蕴含了象征品行修养的思想。松竹喻人品、梅花喻傲骨,在不同性格的人物所用的衣物、书画、瓷器中均可找到象征其品性追求的植物纹样。

相比中国,欧洲的植物纹样并无太丰富的内涵,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装饰。少数的卷草纹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观念,象征着生命、复活与重生。

四、植物图案禁忌

当今社会我们可以探索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因此,在进行交易或往来时,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对植物纹样的忌讳。

说到忌讳的植物纹样,最多的就是菊花。自陶渊明开始,菊花还象征着隐士,被看作花群之中的“隐逸者”,但是菊花同时也是葬礼上使用的纹样。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一些国家,往往忌讳用菊花作为纹样。例如:意大利是最忌讳用菊花做装饰纹样的,因为菊花是放在墓前为悼念故人用的花,因此,人们把他当作“葬礼中的花”。

还有一些欧洲国家,其寓意思想与中国正相反,将一些吉祥的图案视作忌讳。例如:法国传统的习俗认为黄色花象征着不忠诚,所以法国人忌讳核桃和桃子,忌用黑桃图案,认为他们是不祥的植物。另外,许多国家不喜欢黄色的花,甚至厭恶。例如黄玫瑰、黄郁金香、杜鹃花等。

五、结语

现代的设计其实和传统的设计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希望人类自身可以更好地生活。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的植物纹样,不仅仅在古代得到广泛运用,现代设计中也不乏借鉴,只是在不断的变化中,逐渐迎合了现代的设计审美。但万变不离其宗,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也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

当今社会,文化、艺术已经成为了国家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他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历史、国力、审美等许多因素。所以了解一个国家对于纹样的喜好和忌讳是很重要的,这是表达尊重和礼貌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欧洲中世纪文化与文学评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3.

[2]倪晓燕.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形成的影响[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03.

[3]张晓雯.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J].苏州大学博士论文摘要,2005.

[4]杨晓清.中外植物装饰纹样比较[J].滁州学院学报,2004.

[5]孙晔.中国古代植物纹样的象征性[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聂雅丽.中国传统植物纹样的寓意研究[J].今传媒,2017,5.

[7]韩澄.中国传统服饰中植物纹样的典型特征[J].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2004.

[8]贾文晶.浅析宋代瓷器中植物纹样的文化内涵[J].神州旬刊,2011.

[9]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10]滕道洋.中国传统陶瓷菊花纹饰特征演变[J].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11]薛正斌.出口商品应忌讳的商标[J].英语知识,1993.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纹样装饰图案
拯救“濒危”花纹
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DIY装饰沙漏
DIY节日装饰家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