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人工成本管理
2019-04-01王霞
王霞
【摘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顺业务流程,规范人工成本的支出范围、列支渠道,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意识,加强企业内部人工成本管理,促进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人工成本 管理措施 管理流程
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费用总和,它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企业成本比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人工成本是企业管理的一把双刃剑,如何管好用好有限的人工成本,是一个企业获取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企业如果想在这个竞争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人工成本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
一套合理而完善的管理办法可以为人工成本管理保驾护航。建立管理体系时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类调控的原则,明确人工成本管理部门和职责,建立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人工成本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目前各职能部门仍存在只立足本部门立场,只考虑本部门利益的现象,导致人工成本处于事后管理的被动局面,整体运行存在不到位的地方。另外许多职能部门认为人工成本的发生具有不可控性,不注重预算管理和过程监控。再者很多单位认为人工成本各项指标受上级部门计划限制,管与不管的意义不大,不注重分析。这一系列错误的认识都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来加以校正。
二、理顺业务流程,扎实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人工成本管理分为年度预算、统计分析、监控预警、年度考核四个环节。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执行过程中,每个环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理顺各个业务流程,避免现有问题的出现,才能使人工成本在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年度预算应贯穿人工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年度预算的重视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年度预算的测算依据性不强,方法不够精准。二是目前很多项目只管计提、不管支出;只管核算、不管是否合规。
统计分析是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企业进行人工成本控制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只统计不分析,二是选择的统计分析指标不合理。要想避免这两个问题的出现,首先要充分理解统计分析的含义: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人工成本进行统计,二是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准确的统计信息,就不会有正确的分析、也不会有准确的判断,更无从谈科学的决策。只有把收集的统计数字经过多次加工处理,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才能转换成各种有用的信息,使大量的统计数据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找到到问题所在,从而寻找控制或者解决的措施;只有通过分析才能知晓各项费用是否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数额以内;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查找人工成本执行差异和增减变动的原因,从而找到影响各项目支出的个性因素;也只有通过分析,才能判断人工成本投入是否与经济效益相匹配。其次,要结合单位实际,找准问题,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分析指标进行重点分析,指标过高或过低都需要寻找原因。再者,统计分析工作的一个基础工作必须做好,那就是台账的建立。要健全与人工成本有关的劳动工资、保险福利统计报表制度,建立人工成本汇总台账、工资内外收入台账、社会保险台账、职工福利费用台账、教育培训费用台账、职工住房费用台账、劳动保护费用台账、非本单位员工人工成本台账、其他人工成本台账。
监控预警在人工成本分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此环节往往被忽略,企业应当对人工成本状况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作经常性的比较分析,当出现较大波动时,应当引起警觉,并根据实际采取必要措施,以免出现费用支付滞后、项目列支不规范、预算执行异常、核算混乱、当期费用超提超支,人工成本管理失控等情况。要通过监控预警机制及时纠偏发生的问题,以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水平。
三、规范人工成本的支出范围、列支渠道。发挥人工成本最大效能
人工成本总量是一定的,各种费用的计提比例也是固定的,只有把有效的资金投入到刀刃上,才能使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所以企业要合理利用人工成本,使员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形成一个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员工收入——促进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人工成本总量无法突破,那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人工成本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激励作用呢?我认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规范人工成本的支出范围、列支渠道。
目前企业中在列支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一是在列支前不鉴别职工身份;二是由于劳务费列支的不准确性也可能会导致下一年度预算指標的不准确性。三是特殊岗位的劳动体检费有时会错误的列入福利费中而不是列入劳动保护费中。四是福利费和工会经费的列支不规范,无法真正提高福利费的使用效率。还有可能会为决策提供不准确的数据。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工的获益权,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激励作用。所以人工成本管理体系中的相关部门要细化人工成本统计范围和口径,最大程度地为职工服务。
四、提高成本管理意识。转变成本管理观念
盈利是企业最大的目标,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目前许多企业对人工成本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真正实现从工资总额向管理人工成本的转变,还仅仅停留在职工工资方面,认为只要工资总量控制好了,人工成本就管理好了。同时,还没有认识到控制人工成本不等于减少人工成本,要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投入水平,减少人工成本的浪费,提高人工成本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有些企业为控制成本而控制成本,片面地一味压低人工成本,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下,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很大的影响。实践告诉我们人工成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一定存在反比例关系。适当增加人工成本,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变人工成本控制为人工成本管理,要明确人工成本管理的目的不是通过降低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来增长企业利润,而是分析研究如何通过优化人工成本支出结构,规范人工成本支出范围,提高职工积极性,从而提高人工成本使用效率,将企业经济增长与职工收入增长、福利待遇改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工成本管理,以提高企业活力与市场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