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与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研究
2019-04-01杨硕
杨硕
【摘 要】 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围绕创先争优开展常态化工作的重要规范和保障,是保持党员个人和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的基础,文章根据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的自身特点,结合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几点工作启示,提出了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 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活力
1 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的做法为例
1.1 以总书记讲话为学习重点,推进学习型支部建设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好、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以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从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落地。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围绕十九大精神开展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成立“继承者”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 “十九大”宣讲团,宣讲团走进街道各个社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新党章,为社区居民服务。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师生勇担大任、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1.2 以学习教育活动为重点,深化服务型支部建设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深入实施“校园先锋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献身党的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教书育人的过程、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工作目标,组织党员在教学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提供服务与帮助,进一步增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员结对子见面会活动为起点,为贫困生提供学业上和生活上的帮助,每名党员与一名贫困生结对子,帮扶在思想上、或者心理上有困难的学生。
1.3 以制度规范为抓手,加强支部组织建设
履行“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会、党日活动、党员政治学习等,做到精心组织、内容充实,每次活动都签到,如未能参加活动需提出书面情况说明。组织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例如:举办以“歌唱祖国歌唱党、经典红歌伴成长”为主题的迎“七一”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及红歌比赛、“重走抗联路 铭史修党性”、开展“四有”好教师个人自查自纠对照检查组织生活会、连续三年举办春风讲堂、春风影院系列活动。开展三项谈心谈话。党总支书记与班子成员进行一次谈心谈话,领导班子每位成员与分管部门的党员进行一次谈心谈话,领导班子与全体教职工进行一次谈心谈话。
1.4 以作风效能为核心,加强支部廉政建设
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总支班子成员分别找每位教职工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总支书记带头谈,带头听取意见。提出了班子存在的问题及接下来的整改措施,然后对本人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根源、认清问题实质、提出整改措施,党员对班子及书记提建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院开展“师德年”活动,外国语学院组织全体老师召开“立德树人”师德教育大会。外国语学院举办“立德树人”演讲比赛,比赛展现新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掀起学习身边榜样的热潮,继续践行高尚的师德师风。
2 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工作启示
2.1 学院基层党组织必须“姓党”
基层党组织应该是组织教师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学习及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是学习马列主义的主阵地之一,是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基层党组织要有鲜明的党性。
2.2 必须完善考核体系,实施多维度考核
为强化严格、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调动党员开展基层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确保组织生活的效果,要在加强党员理论学习、能力提升和党性修养的同时,还要全面实施学院评价机制,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重视综合素质。
2.3 必须不断拓展教育培训载体
不断创新基层组织生活的内容,拓展载体,提高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以考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竞赛类活动为载体,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开展互动和交流讨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党的根本宗旨教育等。
3 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策略
3.1 加强基础建设,实现组织管理和建设规范化
首先,要健全组织机构,领导班子健全,支委会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团结协作,优势互补,认真履行职责,在各项活动中起到带头作用,党总支支委成员能够认真完成本职工作,配合书记将基层党组织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党员中发挥作用,带动全体党员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工作中要做到求真务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在工作中通过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高工作实效性。其次,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要重视对党校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应于每年初编制当年工作计划,做到规划科学、专人落实。第三,要优化师资队伍。组建以学院领导为牵引、各专家和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为主体、学院部分优秀教师为补充的党校教师队伍。第四,要孕育研究土壤,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学院完善形成各项管理办法,将制度上墙。最后,加强条件保障。建立党员之家,提供必要订购培训资料、制作展板、印制宣传材料,为党员自主交流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
3.2 加强科学统筹,实现教育培训过程的系统化
首先,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学院特点和实际需求,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使教师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四有”好老师;使学生党员坚定 “四个自信”,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使积极分子明确目标、坚定信念,积极奋进。其次,强化教育培训方法的创新性。树立“大规模、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理念,制定周密的组织生活计划,创新教育方式,结合每个党员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学习与日常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在保证组织生活完成的前提下,提高学习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刘家竹.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13.
[2] 中央國家机关工委研究室.创先争优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