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及推广

2019-04-01王秀敏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无公害种植技术

王秀敏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逐渐增加,开始追求更高质量、更健康的饮食条件。无公害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对民生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农业技术和先进设备的逐步完善,黑龙江无公害稻米市场也逐步开放。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非常旺盛,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无公害水稻的栽培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进方法,阐述了无公害水稻的基本种植条件。

【关键词】 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

无公害水稻是指国家规定在种植过程中含有害物质的稻米,属于优质稻米。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受欢迎。栽培技术在培育无公害水稻、提高产量和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水稻栽培技术是否完善,决定了稻米的品质和产量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确保无公害稻米的栽培水平,有助于粮食安全的改善。

1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与进展

1.1  黑龙江无公害水稻种植

过去,我国水稻栽培技术十分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水稻种植模式成本较高,种植经济效益空间较小。为了改进传统的水稻栽培模式,建立了以少耕为主体、规则耕作的水稻轮作模式。使无公害水稻栽培过程具有精细化和简化化的特点。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减轻了无公害水稻种植者的劳动压力,扩大了无公害水稻种植效益空间。本发明不仅较好地保证了行距和株距,而且提高了水稻移栽的效率,创造了高度集成的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这些先进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加强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相互促进,为水稻种植和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铺平了道路。我国50%以上的人口主要是大米。稻米生产质量与人们的饮食安全有关。只有生产优质大米,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的实际需求。为了促进水稻生产的产业化,提高无公害水稻生产的质量,研究者们结合不同水稻品种的热光生态特性,创造出优质水稻品种的区域分布。创建了一批绿色水稻品牌,使水稻种植产业化,增强了无公害水稻的市场竞争力。

1.2  无公害水稻种植条件

水稻无公害稻米生产需要量与普通稻米无显著差异。无公害水稻种植在酸性土壤水分充足,气候要求较湿润,灌溉水充足。种植水稻的基本条件既能保证水稻的生存和自然生长,又能使水稻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另外,无公害水稻与普通水稻的区别在于,无公害水稻种植土壤一般选在远离工业区所在地的一般位置,以防止工厂排放的污水和有害气体对水稻种子的生长和影响土壤覆盖。选择在没有污染的土地上,可以反映其无害的标签。不同于普通水稻,无公害水稻种植,要严格选择油炸苗,当产业发展无公害水稻时,应大力推广优质育种,注意选择产量可观、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抗性。这种水稻的选择能力比一般早稻的抗病性强,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稻米品质。种子的选择也应区分和选择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优质稻米的选育可从初期提高水稻产量。同样可以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选择质量好的水稻种子放在平板上,干燥,可以平衡种子的干燥湿度,对种子进行杀菌,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物理性能。

1.2  科学育秧要求

水稻无公害育苗需要精心选择和培育优良品种,种子纯度应达到一定比例,甚至接近100%。如果种子的纯度不能满足要求,种子成熟后质量会下降,不良的稻米产品会影响商品质量。从育秧阶段开始,采用无纺布覆盖秧苗,保持气流平稳,提高稻米品质。此外,无公害水稻的水肥施用也需要精确的控制。肥料的选择和施肥的步骤将决定水稻的生长和种子。如果在施肥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会造成有害物质残留,因此无公害水稻是劣质稻谷。国家采取了加强无公害水稻种植的政策。专业技术人员可指派农民指导生产和施肥。指导农民选择最适合的肥料,最好的选择是有机肥料,如秸秆肥料、沼泽肥料、粪肥等。对于市场上化肥的选择,首选是添加磷、钾肥,还要控制氮肥的使用。

1.3  合理施肥

施肥是无公害水稻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可直接提高无公害水稻产量。施肥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肥的施用。基肥的施用通常无公害水稻在播种前完成。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在这一阶段使用的肥料一般是慢效肥料。第二阶段是在无公害水稻种植过程中进行种子肥料的施用。这一阶段的施肥是为无公害水稻生长发育提供养分。这一阶段主要是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最后一阶段是无公害水稻追肥,当需要生长时,及时施肥,对追肥时间没有确切要求。其目的在于满足公害水稻在一定营养阶段的需要,或弥补基础肥和种子肥的不足。无公害水稻追肥一般需要结合无公害水稻的实际生长过程,以满足无公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的需要,保证无公害水稻的良好发展。

2  无公害水稻种植工艺与技术改造

2.1  整地播种

无公害水稻栽培需要优质土壤。因此,种植者应在播种前准备土地。选择水源附近的田地,把它们翻过来,除草除掉杂质。选择的田地将是肥沃的土壤和软土。这样的田地有利于苗木的平整,能最大限度地灌溉水源,保证后期灌溉工作的方便。在土地的养护中,我们必须进行播种步骤。播种的最佳时间应在不同区域计算。应综合考虑播种后的光照、降水、虫害和温度等问题。播种温度最好在十三摄氏度左右。播种期和播种量对种子发芽率有影响。选择合理的播种期是种子存活的关键。高产移栽可提高水稻单株产量,在无公害水稻水稻插秧过程中还应控制种植密度。水稻秧苗移栽时,应充分考虑秧苗是否能吸收光,通风是否顺畅。合理科学的插秧密度可以促进水稻单株结构发育与群体数量的协调,甚至提高今后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如果同一种植区域的水稻种植密度过高,水稻将缺乏生长所需的养分,根系将容易腐烂。

2.2  抓好仓储收获的最佳时机

还应选择无公害稻谷的收割期,掌握最佳收获期。如果过早收获水稻,相应的水稻产量将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如果水稻果实收获过晚,随着时间的流逝,稻米中的营养成分会逐渐丧失,无公害稻米将失去其栽培特性。掌握水稻最佳采收期可提高水稻产量,保持水稻最佳营养状况。对于收获的稻米,生产者必须注意大米的预贮藏脱水。脱水程度一般优于百分之十二。如果脱水不好,大米的贮藏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容易发霉变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储存地点应在凉爽通风的仓库中选择。无公害水稻与普通水稻在种植步骤上差别不大,但种植的细节和能量不同。提高各种植环节的严格性,定制高标准、严格要求,培育优质无公害稻谷产品。

3  结语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人們对绿色无公害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种植业国家的投资需求决定了无公害大米已经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者应该抓住新时代的机遇,适应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迎接挑战。总之,黑龙江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满足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姚德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水稻机插秧技术[J].现代农         业科技, 2007(9):121.

[2] 费明振.浅谈水稻插秧机与机插秧的栽培管理[J].现代农         业科技, 2007(20):146, 149.

猜你喜欢

无公害种植技术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