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试题中的新定义运算、推理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2019-04-01谢建宝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考试题复习课教学

谢建宝

[摘  要] 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类题,即由命题者重新定义一种新运算或给出一段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出其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要求学生读懂题意,进一步解决相关的问题. 这类题是检测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新题型,文章就此类题尝试复习课教学,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 中考试题;新定义;复习课教学

内容与内容分析

1. 内容

中考试题中的新定义运算、推理题.

2. 内容分析

所谓“新定义运算、推理题”,主要是在问题中定义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新运算、新概念、新方法等,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后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

3. 教学重点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渗透新定义型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

目标与目标解析

1. 目标

(1)理解和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利用新定义、新概念材料中体现的内涵解决问题.

(3)根据问题情境的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地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

2. 目标解析

(1)根据问题提供的具体题意,能分析清楚“新定义运算、推理题”的本质特征,并解决相关问题.

(2)能在“新定义运算、推理题”的基础上,分析其内涵,解决进一步延伸拓展的问题.

(3)在基础、拓展题的解题过程中,提炼、升华“新定义运算、推理题”的内涵,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

教学问题的诊断分析

本节课的复习主题体现在“新定义运算、推理题”上,对学生而言,“新”字是他们复习过程中的难点. 甚至不少学生在心理上存在恐惧感或阴影. 在课堂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树立使学生克服上述心理的强烈意识. 在例题、练习题的选用和顺序安排中,由易到难的坡度比例要做好,要注重例题的典型性、丰富性和说服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共同本质,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解决此类题的目的.

这节复习课的难点是:根据问题,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课前用纸质教案材料把“课题”相关的要求及列举的例题和检测题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先了解“课题”的呈现方式,再利用“班班通”多媒体展示课件(例题、檢测题、解答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新定义运算

(1)定义一种运算“☆”,规则为a☆b=+,根据这个规则,计算2☆3的值是(    )

A. B.C. 5 D. 6

(2)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如下:a*b=(a+b>0),则3*2==,那么6*(5*4)=______.

(3)定义运算:a*b =2ab. 若a,b是方程x2+x-m=0(m>0)的两个根,则(a+1)*a-(b+1)*b的值为(    )

A. 0B. 2 C. 4m D. -4m

设计意图上述检测题是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提取出的题目,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对比效果. 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后解决问题. 上述试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学生克服对“新定义运算”题型的心理阴影,能促进本节复习课顺利进行.

2. 材料新定义

例1若正整数a,b,c满足+=,则称正整数a,b,c为一组和谐整数.

(1)判断2,3,6是否为一组和谐整数,并说明理由;

(2)已知x,y,z(其中x

分析对于第(1)问,根据题目所给的运算式,将具体的数字代入即可. 对于第(2)问,需要从第(1)问中读懂最小的正整数应作为c,而另外两个比较大的数字应作为a,b.

解答(1)2,3,6是一组和谐整数,理由如下. 因为=+,满足和谐整数的定义,所以2,3,6是一组和谐整数.

师(追问):从第(1)小问中,你能加以引申吗?如果离开具体的数字,哪个数是“单独”等式的一边,哪两个数是“结伴而行”的?

生:最小的数的倒数是等式一边“单独而行”的,另两个数的倒数是“结伴而行”的.

(这一问题为第(2)问的解题思路做了铺垫)

师:由第(1)问的解答,你能类比出解答第(2)问的思路吗?其中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最小正整数的倒数单独作为等式的一边)

解答(2)因为x﹤y≤z,依题意,得=+. 因为x=m+1,y=m+3,所以=-=-=.所以z=. 因为z=24,所以=24,解得m=5,m=-9. 因为x是正整数,所以m=5.

设计意图此题是2018年某市的质检试题,其中既蕴含了代数运算,又体现了含参问题的合情推理,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代数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算能力.

检测题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a,b),若点P′的坐标为(a+kb,ka+b)(其中k为常数,且k≠0),则称点P′为点P的“k属派生点”. 例如,P(1,4)的“2属派生点”为P′(1+2×4,2×1+4),即P′(9,6).

(1)点P(-2,3)的“3属派生点”P′的坐标为______;

(2)若点P的“5属派生点”P′的坐标为(3,-9),求点P的坐标;

(3)若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P的“k属派生点”为点P′,且线段PP′的长度为线段OP长度的2倍,求点k的值.

例2 若两个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开口方向都相同,则称这两个二次函数为“同族二次函数”.

(1)请写出两个为“同族二次函数”的函数;

(2)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2x2-4mx+2m2+1和y=ax2+bx+5,其中y的圖像经过点A(1,1),若y+y与y为“同族二次函数”,求函数y的解析式,并求出当0≤x≤3时,y的最大值.

分析此题要从题意中理解“同族”的含义(“同族”只是命题者自身定义的词语)——“顶点相同,开口方向相同”的二次函数. 要从文字表述过渡到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建构.

解答  (1)答案不唯一,如y=x2和y=2x2.

(在黑板上画出y=x2和y=2x2的图像)

师:两条抛物线分别是如何对应的?

生1:开口小的是y=x2,开口大的是y=2x2.

生2:老师,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是错误的,应该是开口小的是y=2x2,开口大的是y=x2.

师:(追问)抛物线开口的大小与a的大小关系如何?

生3: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列举在贵州省平塘县克渡镇南边,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天眼”,加以说明抛物线的开口大小与a的大小关系)

解答(2)将点A(1,1)代入y的解析式,得2×12-4×m×1+2m2+1=1,整理得m2-2m+1=0,解得m=1,所以y=2x2-4x+3=2(x-1)2+1. 所以函数y的顶点坐标为(1,1). 所以y+y=2x2-4x+3+ax2+bx+5=(a+2)x2+(b-4)x+8. 又y+y与y为“同族二次函数”,所以(a+2)+(b-4)+8=1,

-=1, 解得a=5,

b=-10.所以函数y的表达式为y=5x2-10x+5. 所以y=5(x-1)2. 所以函数y的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因为5>0,所以函数y的图像开口向上.

师:你们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4:可以设y=y+y,根据题意可知y=k(x-1)2+1,则y=k(x-1)2+1-y.

师:很好,逆向思维,是与刚才老师给出的解题思路完全不同的创新思维.

生4:y=(k-2)(x-1)2. 又y经过点(0,5),代入后可求得k=7. 所以函数y=5(x-1)2. (再一次给生4的解法给予充分肯定)

师:下面我们解决最后一个问题——画出函数y=5(x-1)2的草图,即顶点为(1,0),对称轴为直线x=1的抛物线. 由图像(图像略)可知,在0≤x≤3范围内,可作如下分段. ①当0≤x≤1时,因为函数y的图像开口向上,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当x=0时,y取得最大值,此时最大值为5×(0-1)2=5. ②当1

设计意图此题建立在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其一,能顺便复习二次函数的有关基础知识,如开口方向与a的关系,顶点坐标;其二,重点在新定义——“同族二次函数”上,解题过程既体现了解二次函数问题的一般性,又体现了“同族二次函数”的特殊性,结合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此题最终得以顺利解决.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对“新定义、新材料推理”问题有所认识.

检测题规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直线l2称为l1的“旋转垂线”.

(1)求出直线y=-x+2的“旋转垂线”的解析式;

(2)若直线y=k1x+1(k1≠0)的“旋转垂线”为直线y=k2x+b,求证:k1k2=-1.

3. 课堂小结

(1)每一个“新定义运算、推理题”出现,你是应用怎样的方法做好阅读、理解题意的?

(2)结合每一个问题中的“新材料”,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你是如何进行数学思考,探索出问题的解题思路的?模仿有参与其中吗?

(3)在需要拓展思考的问题中,你是如何突破数学思考的藩篱和禁锢,探索出问题的解题思路的?

(4)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增强解决“新定义运算、推理题”的信心吗?

归纳传统的解答题,其条件和结论是由题目明确给出的,考生解题只需由因索果或执果索因即可. 而新定义问题要求考生认真收集和处理题目中所出现的材料信息,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猜想和论证等深层次的探索活动,调动一切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认真研究,才能得到问题的解答. 开放性、探索性和综合性是新定义题型的明显特征. 这类题目形式新颖,格调清新,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十分广泛,解题过程中有较多的创造性和探索性,解答思路灵活多变,既需要考生有扎实的数学“四基”,具备相当的数学核心素养;又需要考生兼备数学思维的创造性、数学悟性,具有良好的数学解题品质.

猜你喜欢

中考试题复习课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方式分析
脚踏实地迈进,程序教学法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试分析高中数学教学复习课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初三语文复习课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