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9-04-01韦利玲唐雪萍邓秀兰

右江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

韦利玲 唐雪萍 邓秀兰

【摘要】 目的 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水平。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生活技能训练(SST)评价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后,观察组SST总分高于对照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精神分裂症;日常生活技能;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9.304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2.0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Lieberman mental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 10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for schizophrenia,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Lieberman mental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for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n,the daily life skills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Before training,the difference of the total scores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 evaluation schedule and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12 weeks of training,the total SST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total SDS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Conclusion Lieberman mental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daily life skills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Key words】 Lieberman mental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chizophrenia;daily life skills;social function

精神分裂癥是与个体心理素质及外界不良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疾患,患者虽然意识清晰,但存在思维、认知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情感障碍,发病率随着近年来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压力不断增大而逐渐上升[1]。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长期封闭式治疗容易使其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受损,药物治疗虽然能缓解患者的大部分症状,但在预防改善其受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方面仍欠理想。因此,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促进其回归社会是精神科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2]。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是一套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以小组形式开展,教给患者解决新问题的技巧、社会交往及回归社会技巧,具有很强的行为治疗性和操作灵活的特点[3~4]。为提高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为其出院后融入社会生活提前做好准备,2018年1月至3月我院采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病情处于慢性稳定期,年龄18~60岁,本次住院时间≥2年,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抗精神病治疗药物种类及剂量维持不变≥4周,本次干预的3个月内不进行药物种类及剂量调整,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酒精和药物依赖者,合并有其他精神障碍,有严重躯体疾病及脑器质性疾病,不合作及不能配合进行量表评定者。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7.05±874)岁,病程5~25年,平均(15.57±5.50)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及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17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7.46±8.35)岁,病程5~27年,平均(15.84±5.30)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日常生活、饮食、睡眠和安全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2.1 训练时间及内容 ①训练时间:由经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培训合格后的精神科护士在专设的安静独立教室内,将50例患者分为每10人1组共5组,由5名护士各负责1组患者的训练指导,训练时间为3个月共12周,每周一、三、五、七各训练1次,每次90~120 min,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作业,周二、四、六由患者自行完成作业后,护士检查作业完成情况,训练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②训练内容:训练内容为Liberman[6]编写的《社会独立生活技能》,包括始动性功能训练、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症状的识别和处理训练、职业康复和社交技能训练、回归社会训练5个方面。

1.2.2 训练方法 (1)始动性功能训练(第1~2周):目的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纠正既往拖沓、不爱清洁、懒散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引导患者遵守作息时间,学会生活自理。通过护士示范、设立场景、奖励机制、个体指导和集体讲解相结合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内容包括每日起床、穿衣、叠被、整理床铺、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进餐、服药、睡眠和管理个人物品等日常生活能力。(2)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第3~4周):目的是让患者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基础知识,识别药物和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置、药物的自我管理及评价副作用,学会使用药物自我管理处置手册等。通过PPT、幻灯片、视频播放、图文并茂的知识宣教小手册、药物演示、角色扮演、集体讨论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3)症状的识别和处理训练(第5~6周):目的是教会患者病情复发先兆症状的监控和识别、持续症状处置的常用技能、负面情绪反应症状及应对、《康复手册》的使用等。通过PPT、幻灯片、视频播放、图文并茂的知识宣教小手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提问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4)职业康复和社交技能训练(第7~8周):目的是教会患者出行、购物等日常生活行为,与社会人群接触和交往,应对来自生活和社会压力等。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如室内电脑组,室外园艺组、购物组等,通过工作场景观摩和实践方式进行训练。(5)回归社会训练(第9~12周):目的是教会患者与社区联系沟通,出院后如何回归社会生活。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制订回归社会训练计划表,通过提问、看录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

1.2.3 质量控制 责任护士每天检查患者训练内容的完成情况,每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1~2次,护士长每2周抽查1次。对不完成训练或训练完成质量差的患者,报告负责其训练的护士进行单独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水平。①日常生活技能水平:采用生活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评价表[7]于训练前和训练1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测量。SST评价表包含日常基本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3个维度共50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0分=一般,1分=较好,2分=很好,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技能越好。②社会功能水平: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8]于训练前和训练1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SDSS包含工作情况、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和计划性10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0分=无缺陷,1分=有些缺陷,2分=严重缺陷,总分0~2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社会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各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训练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  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SST和SD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后,观察组SST总分高于对照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3 讨  论

3.1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长期进行封闭性治疗,与外界隔离、脱离社会,以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原因,大多呈现仪表不整、生活懒散、行为退缩、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等日常生活技能缺陷,社会性退缩、对外界环境的兴趣下降、计划性与责任心缺乏等社会功能减退的精神残疾状态。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康复的终极目标是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因此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是精神病科医护人员重点研究的内容。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精神科Liberman教授编制的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基础的一种技能训练,主要训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技能和社会独立能力,其內容包括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症状的识别和处理训练、职业康复和社交技能训练、回归社会训练等内容[9]。文献报道[10],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有助于改善或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精神症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将该技术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2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始动性功能训练,能帮助患者建立自我护理的能力,恢复自我生活能力,为接下来训练的完成及完成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使患者掌握疾病及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了解正确服药的重要性和方法、识别所服药物及副作用等,能正确自我管理药物和服药的技能,提高坚持服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依从性。症状的识别和处理训练让患者通过学习如何监测和识别自己所患疾病复发的先兆症状及应对和处理措施,以维持自己的良好状态和预防疾病的复发。就业是精神病患者康复的重要指标,职业康复和社交技能训练为患者营造模拟现实工作和生活活动的环境,实现与社会接轨,通过训练使患者拥有社交及求职和工作技能,帮助其重建自我价值感,促进其出院后的就业及提高社会功能[11]。回归社会训练教会患者与社区联系沟通,出院后如何回归社会生活等内容,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整体康复状态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将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为期3个月共12周的训练后,SST总分提升,SDSS总分下降,观察组训练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刘会国等[12]研究结果相似,说明采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

参 考 文 献

[1] 蔡 荣,李少梅,梁 健.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8,46(4):430433.

[2] 徐朝英,胡筱峰,张家美,等.个性化干预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5):36033606.

[3] 陈丁玲,蔡守彬,陈志明,等.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5):320322.

[4] 梁智飞,黎丽燕.利伯曼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0):37033706.

[5] 范肖东,汪向东,于 欣,等,译.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6] Liberman RP.Social and independent living skills medication management model,symptom management model(TrainersManual)[M].Los Angeles,1986:1398.

[7] 宫内勝.おかりやすい生活技能训練[M].東京:金剛出版社,2002:1772.

[8] 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8280.

[9] Karpouzian TM,Alden EC,Reilly JL,et al.High functioning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have preserved social perception but not mentalizing abilities[J].Schizophr Res,2016,171(13):137139.

[10] Cella M,Preti A,Edwards C,et al.Cognitive remediation for nega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A network metaanalysis[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6,17(52):4351.

[11] 杨 新,须琼英,赵桂军,等.职业康复技能训练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1):4548.

[12] 刘会国,刘灵江,杜香菊.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0):8083.

(收稿日期:2018-11-13 修回日期:2018-12-26)

(编辑:潘明志)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壮族(布偏)天琴文化的社会功能探微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