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噪声暴露听力正常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2019-04-01李江丽刘积平文玉敏高欣

右江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耳蜗

李江丽 刘积平 文玉敏 高欣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职业性噪声暴露体检人员纯音听阈正常者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噪声暴露体检者DPOAE改变的意义。方法 分别对体检组90例、健康对照组88例进行纯音听阈测试(PTA)、DPOAE检查,分析比较两组间DPOAE结果。 结果 体检组90例DPOAE全频率点引出为57例(63.33%),对照组88例全频率点引出为85例(96.59%);体检组DPOAE高频频率点4.00 kHz、6.00 kHz引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噪声暴露可致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受损,DPOAE较PTA能更敏感地反映外毛细胞的显微变化,为早期发现、跟踪评估噪声性听力损伤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噪声暴露;耳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纯音听阈

中图分类号:R764.4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 of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 in physical examiners 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DPOAE in occupational noiseexposed persons with normal pure tone hearing threshold.Methods 90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group and 88 cases of healthy control group were examined by pure tone audiometry(PTA) and DPOAE.And DPOAE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57 cases(63.33%) in the 90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group and 85 cases(96.59%) in the 88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extracted in DPOAE fullfrequency point.The extraction rates of 4.00 kHz and 6.00 kHz of DPOAE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or 0.01).Conclusion Noise exposure can damage the function of outer hair cells in the cochlea.DPOAE can reflect the microscopic changes of outer hair cells more sensitively than PTA,which provides an objective basis for early detection,tracking and evaluation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impairment.

【Key words】 noise exposure;cochlea;DPOAE;pure tone hearing threshold

隨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工作环境中,已成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在世界各国的研究报道中,有53%~78%的职业性噪声暴露作业人员存在听力损伤[1]。噪声对机体最主要的危害是听觉系统,具有特异性,可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噪声性聋(NHL)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暴露于损害性噪声环境中,导致以内耳外毛细胞损伤为主的一种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能客观地反映耳蜗及外毛细胞功能状态。为了解职业噪声暴露体检纯音听阈正常人群的听觉系统状况,本研究比较噪声暴露体检组与健康对照组纯音听阈(PTA)正常者的DPOAE变化,探讨DPOAE改变的临床意义,为早期诊断及预防噪声性耳聋提供客观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1月~2018年6月,从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学检查室体检人群中随机抽样,进行PTA、DPOAE检查。职业噪声暴露体检组9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11例,年龄21~38岁,平均(27.31±9.35)岁,接触噪声工龄为2~15年。健康对照组88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13例,年龄19~38岁,平均(26.78±9.44)岁。体检组接噪前未患听觉系统疾病,对照组无长期噪音暴露史。两组耳内镜检查鼓膜正常,中耳分析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均经本人同意并签字参与该研究。

1.2 纯音听阈测试 丹麦ORBITER922型诊断听力计,在标准隔音室内[测试环境噪音﹤28 dB(A)]进行测试,用上升法测试双耳0.25、0.50、1.00、2.00、3.00、4.00、6.00、8.00 kHz的气、骨导纯音听阈。将0.50、1.00、2.00、4.00 kHz纯音听阈均值≤25 dB dBHL为纯音听阈正常。

1.3 DPOAE测试 采用MADSEN公司的CAPELLA耳声发射分析系统进行DPOAE测试,测试在本底噪音小于28 dB(A)隔声屏蔽室内进行。受试者坐位,保持安静和清醒状态,嘱闭目、勿吞咽、咳嗽和摆动头部等,以避免导线与衣服摩擦影响结果的准确性。DPOAE是以2个连续具有一定频率比关系的f1、f2纯音作为初始的刺激信号,信号强度分别为70 dB SPL及60 dB SPL,频率比为f2/f1=1.22,取2f2f1的频率幅值每个点叠加32次,记录0.75、100、1.50、2.00、3.00、4.00、6.00、8.00 kHz 8个频率点的反应幅值及信噪比。信噪比>6 dB SPL为检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比较,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  果

两组DPOAE检出率比较,体检组90例DPOAE全频率点引出为57例(63.33%),其中0.75 kHz未检出3例(3.33%);3.00 kHz未检出1例(1.11%);4.00 kHz未检出17例(18.89%);6.00 kHz未检出8例(8.89%);800 kHz未检出4例(4.44%)。对照组88例全频率点引出为85例(96.59%);其中0.75 kHz未检出2例(227%);8.00 kHz未检出1例(114%)。体检组DPOAE高频频率点4.00 kHz、600 kHz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8377和6.250,P<0.05或001)。见表1。

3 讨  论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持续性听觉噪声暴露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的、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可逐渐累及语频[2]。早期表现为听觉敏感度下降、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若长期噪声暴露则听力难以恢复。噪声对于听觉系统最严重的危害为永久性听觉损失。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高分贝噪声可使耳蜗内血流速度减慢及微循环内环境改变,内耳局部缺血缺氧而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和活性氮等自由基,这些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自由基团直接破坏耳蜗内的感觉神经细胞并诱导其凋亡[3]。目前评估及诊断短暂性或永久性噪声听力损失主要使用PTA测听。虽然PTA测听可以评估整个听觉通路,但纯音阈值对耳蜗微小变化不敏感。而耳蜗外毛细胞对于工业噪音的破坏最为敏感,噪声性聋的主要病理就是耳蜗毛细胞功能受损。DPOAE因其具有明显的频率特异性,可以更直接、可靠地反映耳蜗功能的细微变化。

本研究中,体检组DPOAE在0.75 kHz、3.00 kHz、800 kHz检出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4.00 kHz和6.00 kHz检出率明显下降,这与文献报道的长期噪声刺激所致的听力损失通常在3000 Hz~6000 Hz处形成U形或V形听阈提高相对应一致[4]。其原理为耳蜗接受高频声音的细胞多位于基底部,是传至耳蜗内液体脉冲波的集中作用点,承受着频繁而大的声负荷,使得耳蜗基底部(感高频区)比顶部(低频区)更容易受损[5]。虽然体检组PTA正常,但DPOAE高频区已有变化,提示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已经受损,这就表明,DPOAE较纯音测听能更敏感地反映外毛细胞的显微变化,这是噪音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信号。本研究提示纯音听阈提高之前,DPOAE已经检测到耳蜗功能的受损信号,说明在早期检测耳蜗轻微损伤方面,DPOAE较PTA更为敏感,当耳蜗外毛细胞只有轻微损伤时,PTA 阈值尚无变化,而更为敏感的DPOAE会出现高频检不出的改变,即DPOAE 异常时,PTA 可正常[6]。因此,对职业噪声暴露体检者在常规检测PTA结果正常时,推荐配合DPOAE检查,对早期发现、跟踪评估噪声性听力损伤具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吴静娴,缪汉韬,刘佳佳.汽车产业工人听力状况调查及噪声性聋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5):713716.

[2] 王云慈.职业性噪声聋的危害程度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8):12361237.

[3] 周彩玲,贾月芝,李 静.噪声对作业工人听觉影响的动态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10):582583.

[4] 洪志军,刘秀丽,翟立杰.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职业噪声性聋早期检测中的作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6):291294.

[5] 张 转,劉 涛,白治丽.氧化应激与噪音性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5):101106.

[6] 姜晓琴,顾明华,章敏华.客观听力组合测试在噪声聋诊断中鉴别伪聋和夸大性聋的应用初探[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7,30(1):7376.

(收稿日期:2018-11-29 修回日期:2019-02-13)

(编辑:梁明佩)

猜你喜欢

耳蜗
补肾活血通窍汤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人工耳蜗事件,丢失的是科普
人工耳蜗植入——听觉重建的希望
不同程度突发性聋患者血清心钠素水平与疗效的关系
钱可人的亲情“耳蜗”:人生有许多种可能
成人前庭蜗器标本的制作
“螺蛳壳”里“听”到新世界
噪声所致耳蜗毛细胞表达NF-κB中维生素E的调节
人工耳蜗可使聋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