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代装饰玉的艺术特色

2019-04-01刘艺境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

刘艺境

摘要:中国古代的玉器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佩戴玉来装饰自己。商代是玉器种类丰富,制作精良,且开创了一系列独特风格的时期,对周及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這一时期,艺术与神权和王权融为一体,但在神权的背景下又有着浓烈的生命意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文明。本文主要通过对商代装饰玉的文化内涵、审美意识、纹样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找出商代装饰玉的艺术特色和时代风格,希望从中获得推动当代首饰创新和发展的新启示。

关键词:商代;装饰玉;艺术特色

一、商代装饰玉的种类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玉,石之美,有五德”,说明古人把玉当成美石的同义词,凡是美丽罕见的矿石均被列入了使用和制作的范畴。玉石经过雕琢后,成为精美的玉器。

根据玉器用途的不同,玉器可分为玉兵器、玉工具、玉礼器、丧葬玉、装饰玉、玉器皿和玉摆件等几大类。装饰玉属于其中的一类,也指佩饰玉,是用来美化人身的重要器物。商代装饰玉的种类造型丰富,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品种。有玉璜、玉环、玉玦、玉觽、玉笄、玉簪、玉韘、玉镯、玉佩、玉串饰等。

由于人们选玉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商代装饰玉的种类变得丰富,不再单指玉这一种材质,主要以透闪石质软玉为主,其它材质还包括玛瑙、玉髓、绿松石、孔雀石、珍珠、南阳玉、密玉、水晶、琉璃等。

二、商代装饰玉的审美思想

商代是中华文明走向成熟的开端,文字、青铜器、宫殿和神庙的出现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始的政治与宗教是结合在一起的,为了满足教权、政权等方面的需要,一些玉器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由于艺术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装饰玉在器型上具有庄重、厚实与凝练的风格。

玉最早在祭祀中使用时被赋予了神圣的价值观一直贯穿了商代的装饰品艺术。中国远古祖先认为玉是通灵之物,把玉雕琢成鸟兽等图案当作原始的图腾来崇拜。很多装饰玉的造型纹样为抽象的想象中的神灵形象,希望可以用其与神灵沟通。商代“以玉载礼”成为时代风格,到周代发展的更为成熟。由于专制国家发展,因政治需要,玉的地位就越来越高,根据玉的种类、尺寸、纹饰等形成了系统的用玉制度。从出土的墓葬中来看,虽然商代晚期玉饰的数量较多,但这些玉首饰多被王室贵族所享用,普通平民也只能挂一些小型玉饰。

三、商代装饰玉的纹饰特征

纹饰作为首饰的外在装饰,展现审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纹饰上。商代装饰玉上的纹饰很丰富,大多装饰玉以纹饰命名,如龙纹玉觽、人面纹玉佩等。纹饰的分布有的在局部,有的整体都有纹饰。主要有几何纹、云雷纹、双钩阴线纹、减地起阳线文、龙纹、连弧纹、重环纹、鳞纹、凤纹、“臣”字形眼纹等。其中“臣”字眼是商代的特色,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的眼睛都用“臣”字眼纹样。商代晚期的殷墟,装饰玉的品种已经大量出现,表现出更高的水平,纹饰繁缛,造型自由生动,题材接近生活。在各种装饰品中,以人物和动物类型的玉饰最为出色。圆雕玉人姿态多呈跪坐状,以象征的手法夸大头部,五官刻画精细,眼睛很有特色为“臣”字形。它表现出商代琢玉技术水平的高度发展,可以对人物头部进行细致的刻画。大多人物神态雕刻生动,以简洁概括的线条勾勒出各个部位,装饰衣纹柔和。动物装饰件主要为圆雕和片状两大类,绝大多数为极薄的扁平器。片状的只是对外轮廓的模仿刻画,内部用镂空或纹样装饰,很像动物的剪影。表现手段有抽象的和具象的,可以用写实的手法逼真的摹刻,也可以用装饰化的图案大胆想象来构成一个抽象的动物。这些动物类型的装饰玉具有高度写实,突出形象,概括与夸张相统一,形体与造型合二为一的艺术特点。可见对大自然中各种动物的模仿创造,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从古至今一直用于设计中。由于动物形玉具有装饰功能,所以它们在构思上脱离了当时礼制性玉器思想的束缚,工匠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自由的创造。

四、商代装饰玉的造型特征

由于商代玉器制作技艺的发展,使装饰玉在造型上丰富多样,形态讲究。运用写实与夸张的手法,外轮廓用概括的线条表现。特别是动物形玉佩,有的造型上写实,模仿的惟妙惟肖。有的则特意对某个部位进行夸张,突出其特有的美。商代工匠们在玉材料的使用上讲究因料赋形,善于运用玉料的自然形态,因材施艺。在玉料的使用上不浪费,善于废料利用。如以琮形器的心料制成柱状的圆雕动物,环形器的心料制成圆雕蟠龙。雕刻手法上讲究比例的恰当运用、形制的对称。玉雕的结构,从局部到整体,给人一种协调感。如殷墟出土的玉人,根据玉料的大小,确定人体的比例关系,正确比例关系的把握使玉人在造型外观上给人带来舒适感。对称的形式在很多首饰中也可以体现,如玉梳、双鹦鹉形玉佩、鹰形玉佩等。最具特色的是在雕刻动物头上采用“蘑菇角”、“牛角”、“羊角”的造型。“蘑菇角”的造型下部形如粗柱,顶端有一圆锤,形状似未开的蘑菇,这种“蘑菇角”多饰用在龙形玉饰上。

在一些玉雕的设计上,工匠们别出心裁,可以用途多样化。有些在玉雕上面钻上小孔,可佩戴;有的在某些圆雕的下部有一个孔或槽,可以把它插在其它器物上;而在一部分浮雕下部,往往有伸出的薄榫,有的还兼有小孔,既可佩带,也可镶嵌。可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可以看出商人工匠们的巧妙构思。

五、总结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与社会财富、政治、思想、文化最密切相关的可能就是玉器了。通过对装饰玉的研究,以小见大,可以从中反映出一个朝代的社会道德,信仰习俗,审美意识和艺术风格。如商人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玉器进行继承创新,还有在造型上有些佩饰即可以佩戴也可以用来插嵌的多用性,都会给我们的设计带来新的思路。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我们应该继承商人热爱自然,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和生活理念融入到作品中的精神,这样一件首饰才能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只是一件装饰品。

参考文献:

[1]古方主编.中国古玉器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03.

[2]朱志荣著.商代审美意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
少年小说的突破与期待
论林兆华戏剧的先锋观念及创作风格
论长阳南曲的艺术特色
指下云山意无穷 信手写来入化境
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绰号艺术特色分析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