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西思维差异看汉语美感的流失

2019-04-01贺耀萱

文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诺贝尔奖莫言

内容摘要:美感是人们在实践中历史积淀的产物。汉语在英译过程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汉语语言美感的磨蚀。翻译过程中必然要涉及思维与语言之间关系的处理。中西语言思维的差异,致使目的语读者难以完全体会到汉语独特的美感。尽管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还是会长期存在。在英语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无可奈何“美”落去。

关键词:美感磨蚀 思维差异 诺贝尔奖 莫言

1.语言美感与文学翻译

美感是人类的感性活动,是在美的事物的刺激下对审美主体内部的感受和体验,是对美的心理反映,是情感、认知、理解,想象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对于美的体验主要源于其社会实践,作用于人的身心。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和民族性。语言美指的是语言体系固有的审美属性,是语言体系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美学特征的总和。各民族的语言无孰优孰劣之分,不同语言在不同的民族看来,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语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提到唐诗的境界:“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音、形、词、句,意分别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形象美、音乐美、典雅美,简约美和意境美的感受,给人一种悦目赏心的精神状态。许渊冲先生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翻译之难莫过于传递原文语言之美。中国文学作品语言美感特性对文学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汉语美感通过翻译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使其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汉语之美感,让译入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并非易事,它受到了原文和译者的双重限制。英译中国文学作品时,汉语语言美感很难完美地呈现在国外读者面前,美感的流失在所难免。这主要根源于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2.思维差异与美感磨蚀

所谓思维模式,应该是指思维活动中最为宏观的,由多种要素组成的认知图式,是思维活动的整体模型,是作为主体的人类大脑在反映作为客体的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路线、思维顺序以及思维倾向等诸因素的统一体。语言是思维和信息传递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意识形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连淑能先生提出:“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差异自然会造成语言方面的差异,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所以,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特殊而復杂思维活动。语言美感生成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思维模式,它对翻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中西生产方式、历史背景、哲学传统,地理环境等差异,中西思维必然存在差异,而且必然导致译文中汉语语言美感的流失。一般来说,汉语语言美感的流失主要与中西思维以下几个差异有关:

2.1模糊与精确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提出:“汉语区别于西方印欧语系语言的根本之处在于模糊性”,“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程度不同的模糊性,而汉语则是模糊中之特别模糊者。”汉民族性格内倾,喜欢与外部世界的客观事物形象相联系,结合重现在大脑里的相关物像进行思考,讲究意会,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和模糊特征,偏向于模糊思维。

西方人讲究形合,常借助文字符号及其语义联系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倾向于用逻辑严谨,精确的词汇去描述事物。例如通过连词、关系词、分词、动名词以及不定式等连接形式构建语句。汉语运用模糊语言写人叙事,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峡内重峦叠嶂,连绵不尽,奇峰异岭,高插入云,云雾弥漫,迷幻莫测。

英译为:On both sides of the gorges there are ranges upon ranges of rolling mountains. Everywhere you can see cliffs of unique shapes and peaks of fantastic aspects towering into the clouds. The mist and the low-lying clouds add an aura of mystery to the raw natural beauty.

原文用简洁的四字结构,表达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朦胧意境,而译文写实性,逻辑性太强,精确的英译使得模糊语言所产生的意境美骤然消失,模糊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成为一大憾事。读者体会难以体会到原文的言外之言和象外之象。

2.2顺向与逆向

思维方式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内容上,还表现在语句的顺序结构上。受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下,汉语自古以来倾向于求同思维,顺向思维,常常按时空、大小、轻重、因果,逻辑顺序,逐层展开。

西方人具体强烈的个性本位,崇尚标新立异,主题鲜明,要点突出,注重细节或局部,倾向于求异思维,逆向思维。例如:

水火fire and water新旧 old and new好坏bad or good

自学self-taught您(先)请after you

无论晴雨rain or shine稀世珍品something rare in the world

救死扶伤heal the wounded,recue the dying

在国外学习的学生students who studied abroad

不要因为时间紧迫,就马马虎虎的。

Dont scamp your work because you are pressed for time.

晚饭后, 他经常和妻子去散步。

He often goes for a walk with his wife after dinner.

2.3主体与客体

内倾的传统汉民族偏爱以自己的情感,态度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来描述客观世界,往往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故语言表达主观性较强,习惯用有生命的词做主语,注重人称的表达,语言上常常表达为主动语态居多。

外倾的西方民族总是把心力倾注在外物上,偏爱以物本为主体,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探索真理,强调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习惯用无生命的词做主语,注重物称的表达,导致了英语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

例如:他一脸悲伤。His face was filled with sadness.

他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his footsteps.

英语原文中主语用的物称“her face”,“the thick carpet”做主语,而其汉语表达则采用了人称“他”做主语。

2.4圆形与线形

汉语语言偏向圆形思维,具有较强的立体性和间接性,围绕主题起、承、转、合。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尚圆为美的审美心理习惯。汉语的篇章发展往往采用迂回的方式,不直截了当地阐述主题,而是声东击西推迟主题出现,再螺旋式逐步回到主题。这种思维常常表现出重复性的深化阐述,更进一步,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思索与论述。

英语偏向于线形思维,讲究逻辑,西方人往往以直线推进的方式,进行严密的推理分析,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表明看法或观点、直奔主题,然后再展开论述,依次说明背景、条件、原因、方式等。

例如,西方人会说:“I love you so much, because you are not only beautiful but also kind.”而中国人會稍带绕圈的表达:“你那么美丽,善良,我倾慕你许久了。”

2.5整体与个体

中国人习惯于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认识对象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由整体到细节的进行描写。将其各个部分、属性、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偏向于综合性思维,擅长概括归纳,注重宏观与整体特征,强调整体平衡。语言上表现为叙述全面,突出整体性综合框架,而不惜重复等。

西方人习惯于对认识对象从个体上进行把握,对个体细节作逻辑上的推演以得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因此常常将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以细节分析为基础,观察事物本质,偏向于分析性思维,擅长条理分析,注重微观和局部特征,强调形式结构,语言上表现为结构组织上的严谨性。无论是选词造句,还是组织篇章,都注重语言形式上的连接和完整的句子结构。

例如:酒不醉人人自醉。

It is not the wine that intoxicates but the drinker who gets himself drunk.

再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许渊冲的译文:

I ask your ladneath a pine-tree.

“My masters gone for herbs,”says he.

Amid the hills I know not where.

For clouds have veiled them here and there."

原诗仅用二十字便完整呈现了复杂的问答,寥寥数笔,寓问于答,虽然诗中没有一个主词,但中国读者确能明白其中的言简意丰和情深意切。在译成英文时,不得不加入“I” “my master” “he” ,以求结构严谨,表达清晰。

3.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思考

中国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一流的文学作家。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国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发行到海外。但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多年以来都与中国失之交臂。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英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异,思维差异直接影响着译者对原文美感的再现。直到2012年,首位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奖项不仅给予了莫言作品的高度肯定和荣誉,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学精神和内涵。

范武邱教授提出:“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不仅要靠作家本身,也要靠“旗鼓相当”的译者。”莫言的成功,除了与其本身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有关,更离不开其能引起外国读者共鸣的英文翻译质量有关。也就是说,此次获奖要归功于译者和作者的双重努力。其译者“公认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架起了莫言通往诺贝尔文学奖的桥梁。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妻子戴乃迭也曾说:“葛浩文的译笔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也就是说,葛浩文的译文很容易为西方读者接受和欣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翻译工作为中国文学跨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汉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汉语文学作品在音、形、义等各层面所独有的语言美感,留给了读者自由的想象力和美感享受。但是,由于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语言美学生成机制和语言表现形式等差异,中国文学作品的译文中难免会显得语言乏力, 内容苍白,影响着中国文学翻译作品的传播。若以外国读者为主,将汉语本土化,用外国读者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原文内容,虽能使其理解原文意思,但要使其也能完全感受到汉语之美,就比较困难了。由于英译过程中汉语语言美感的流失,若以英语译文来评价汉语的美学效果,中国要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范武邱教授提出:“莫言的获奖,有助于缓解国人期待“破蛋”的焦躁,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会长期存在,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4.结语

杰文斯(Jevons)认为“美是翻译的灵魂。美之所在,即灵魂之所在。”语言的共性和个性是并存和并重的,各民族的语言并无好坏之分,每一个民族都认为自己的语言是最美的,本文不是为了说明英汉这两种语言高下优劣,对比中西思维主要是为了寻找汉英语言的差异,目的却为了达到统一。为了更深入地从思维模式差异方面的根源来探讨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流失。使我们在汉英翻译中能更加注重译入语的行文表达效果,把握好英汉语言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把握好英汉思维的民族性特征即个体差异性,尽力做到在中西思维和审美差异的融通,以努力达到最大的审美效果或审美价值,更好地促进翻译交流。

参考文献

[1]崔丞.用译者角色身份解读“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现象[J].语文研究,2013(1).

[2]丁国旗,范武邱,毛荣贵.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兼谈对中国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

[3]范武邱.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4]范武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依然存在---写在莫言获奖之后[J]. 当代外语研究,2013(4).

[5]范武邱.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J]学术界,2010(6).

[6]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7]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8]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9]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l.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10]张尚信.英汉语言美的对比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系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级立项课题“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中的磨蚀研究”(编号:HY1605010201)的部分成果。

(作者介绍:贺耀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诺贝尔奖莫言
过去的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一点儿都不“丑”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莫言与鸟叔的关系
搞笑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