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2019-04-01张云萍
张云萍
内容摘要:朗读指导不可面面俱到,不可蜻蜓点水,必须抓住文本语言的关键点、疑难点、规律点、突破点,有的放矢、重锤敲击。每一次具体的朗读指导。
关键词:语感培养 朗读教学 指导策略
朗讀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有声语言表达活动,是一种语言、形象和意蕴的再创造活动。
课标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但很少有人去关注三个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朗读的三个要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呈现为某种混沌的秩序。说“混沌”,是因为真实的朗读不可能刻意地区分“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中含着流利,流利中含着感情,感情中含着正确,它们圆融一体;说“秩序”,是因为读不正确就读不流利,读不流利就读不出感情,它们是层层叠加、步步递进的。但是,无论混沌还是秩序,必须明确一点,朗读要求的核心始终是感情,朗读要求的顶层只能是感情。一言以蔽之,情感是朗读教学的灵魂.
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朗读中所谓的有感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生理层面的自然感情,而是融入和沉淀了思想、知性、旨趣、哲理、智慧、态度、价值观的审美感情。这样的感情,既是朗读的内在动力,也是朗读的最高技巧,更是朗读的终极目的。
一.感悟:准确感悟文本的题旨和语境。有感情朗读的感情源自文本的题旨和语境:题旨是文本的写作目的和意图,是隐匿最深的感情;语境是文本一切语言关系的总和,是文本所营造的“物象世界”“想象世界”和“意义世界”,是感情的基本载体。对文本题旨和语境的感悟,既是有感情朗读所以萌生的动力源泉,也是有感情朗读致力于实现的表达效果。
二.想象:生成三维整合的再造想象。研究表明,并非任一“再造想象”都有利于感情的激活和涌动,只有将“表象”“题旨”“语境”三维整合的“再造想象”才能成为有感情朗读的动力源泉。如:朗读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感知全诗意象之后,学生通过“孤帆”“长江”提取出相关的生活表象;在观察课文插图之后,学生形成“黄鹤楼…送别”的图画表象;在想象李白和孟浩然告别时说些什么之后,浮现出依依惜别的话语表象;在设身处地地感受李白眺望孤帆直至消失的场景之后,泛起惆怅寂寥又豁达开阔的情绪表象。上述各种表象已经将诗歌的主旨和意境融为一体,感情的生发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求气:获得承载感情信息的气韵。三维整合的“再造想象”会触景生情,所以“因情求气”能获得承载感情信息的气韵(即“肺气流”),这是形成感情语调的动能。如朗读杜甫的《春夜喜雨》,诗的感情全都凝聚在一个“喜”字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欢喜,因为雨下得正是时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暗喜,因为雨无声无色、悄然而至;“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惊喜,因为“俱黑”中透出一点“独明”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欣喜,因为想象中的“红湿”该是多么光艳、希冀中的“花重”该是多么丰满。把握了“喜”这一情感基调,就能因情求气、顺情发气、动情荡气,获得指向“欢喜”“暗喜”“惊喜”“欣喜”等一系列感情信息的肺气流。有感情朗读,显之于外的是声音,隐之于内的是气韵。气韵不动,声音就失去了灵魂,即便发声,也不过是拿腔弄调、装腔作势而已。
四.反听:回馈情韵朗读的感情信息。学生结束朗读,但朗读教学却不能就此结束,因为朗读本质上也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一种沟通。因此,没有听者的参与和理解,朗读就不算最终完成。所以,我们常常会这样追问: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也常常会这样引导:他的朗读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怎样的场景、我们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其实,这是一种指向感情的朗读反思和评价。这样的反思和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更美地开掘文字的形式意蕴。
完成以上四个步骤,也就实现了有感情朗读。这四个步骤之间都是条件和因果关系:有了准确感悟文本的题旨和语境,才能生成表象和题旨语境三维编码的再造想象,由此形成的再造想象就会激发感情,再“因情求气”就能获得承载感情信息的肺气流,通过朗读就会产生独特的情韵语调,而独特的情韵语调会使听者和读者反馈接收到感情信息,从而完成感情朗读,确证朗读主体的在场。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研究》(GS[2018]GHB065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