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汶马高速克枯大桥危岩发育特征及破坏模式

2019-04-01许立胡卸文

四川地质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交线危岩产状

许立,胡卸文,2



汶马高速克枯大桥危岩发育特征及破坏模式

许立1,胡卸文1,2

(1.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成都 610031;2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都 610031;)

以汶马高速公路克枯大桥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查明了危岩发育特征,结合赤平投影分析了其稳定性;利用离散元软件模拟,再现了区内典型危岩体WYT3-1的变形破坏全过程,并根据其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建议。

汶马高速;危岩;稳定性;破坏模式;

汶马高速克枯特大桥危岩位于在建克枯大桥左线高陡斜坡上,斜坡表面因早期崩落而呈锯齿状,除岩体层面外,坡体内构造裂隙、卸荷裂隙发育。危岩区现状稳定性较差,表层多有危岩体脱离母岩而发生崩落,严重影响汶马高速建设安全及进度。

图1 克枯大桥危岩全景图

图2 工程地质平面图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危岩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为河谷陡斜坡地貌,河谷整体呈V字型。杂谷脑河宽15~20m,无阶地发育,杂谷脑河自西向东横穿危岩区。在建的汶马高速克枯大桥顺河右岸而建,岸边发育一陡崖,崖顶高程约为1 540m,垂直高差较大约140m。研究区年均降水量753mm,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全年降雨量的80%集中在5~9月份。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全新统(Q)、更新统(Qp)及志留系茂县群第二组(Smx)。根据现有资料,确定本区域地震烈度为Ⅷ度

2 危岩发育特征

克枯大桥危岩所在高陡斜坡,坡度80°~90°。陡崖出露基岩为志留系茂县群千枚岩,呈薄~中厚层状,薄层最薄2cm,厚层最厚35cm,岩层产状326°∠56°,坡体结构为横向坡。危岩区主要分布高程1 349~ 1 538m,长约150m,宽约250m,总面积约为37 000m2,整个危岩区根据不同部位可分为5个危岩带,其中在3个危岩带内发育有4个底部呈凹腔的单体危岩(图1、图2)。除岩体层面外,危岩带所在坡体发育有两组明显节理,产状分别为J1:137°∠55°,J2:117°∠34°,其中节理J1较发育,一般呈张开状,可见延伸长度长(大于5m),间距较小(一般小于2m),节理裂隙J2表现为发育程度弱。结构面切割危岩块体尺寸一般0.3~0.5m。

危岩区各危岩带基本特征见表。

克枯大桥危岩基本特征表

危岩带顺坡长度(m)平均宽度(m)立面面积(m2)分布高程(m) WYD1119991527~1538 WYD221204201500~1520 WYD3955038951413~1500 WYD435289801390~1420 WYD5393112091390~1430

3 危岩带及单体危岩稳定性分析

野外调查显示,危岩区边坡坡向35°,坡度85°;岩层面产状326°∠56°;区内发育两组节理:J1:137°∠55°,J2:117°∠34°。边坡结构面的赤平投影见图3:

从赤平投影上可以看出,两组结构面J1,J2与岩层面C共同切割边坡,结构面J1与岩层面C组合交线产状为52°∠7°,结构面J1与结构面J2组合交线产状为63°∠22°,结构面J2与岩层面C组合交线产状为47°∠13°,边坡临空面产状为35°∠85°。根据野外调查,节理面J1延伸较长,且多松弛张开,将薄~中厚层状岩体切割成条块状,因此,节理面J1与岩层面C的组合是危岩的控制性结构面。其组合交点与边坡临空面在同侧,即组合交线与临空面倾向一致,但倾角小于坡角,交线产状为52°∠7°,边坡临空面产状为35°∠85°,交线与边坡临空面倾角相差达78°。综上所述,两者组合结构面切割形成的块体稳定性一般,且可能形成坠落式破坏,对下方在建克枯大桥构成威胁,应加强对危岩及其可能崩塌落石的工程治理,以确保高速公路运营安全。

图3 赤平投影图(上半球)

4 危岩变形破坏的离散元模拟

为了进一步分析克枯大桥危岩的变形破坏过程,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区危岩变形破坏的全过程。以危岩体WYT3-1(照片及剖面图见图4)为典型建立模型,模型高159m,宽100 m,固定模型左、下边界,其他为自由边界(模型见图5)。并根据研究区针对变质岩的微观结构和力学特征实验结果,综合选取计算参数。

图4 WYT3-1危岩体剖面图

图5 离散化模型图

通过将模型分别迭代5×104次,10×104次,20×104次及25×104次,并观察记录每个计算时步下,危岩变形特征,可再现克枯大桥危岩变形破坏的全过程。

第一阶段:由于凹岩腔的存在,在重力作用下,斜坡内应力调整并在斜坡上表现出一定的变形特征。模型迭代到5×104次、实际计算持续0.64s时,斜坡上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危岩体顶部,岩体被拉裂松动,并沿陡倾坡外的主控结构面形成拉裂缝,裂缝深度约为0.5m(图6)。

图6 迭代5×104 次

图7 迭代10×104 次

第二阶段:模型迭代10×104次,实际计算持续时间为1.37s。危岩体后缘边界上拉裂面继续发展,同时下部由于重力荷载作用发生剪切变形;开始有小块岩体沿着陡倾坡外主控结构面滑移变形,进而发生坠落运动(图7)。

第三阶段:危岩体后缘拉裂面开裂贯通的过程时间较长,所以此变形总过程较缓慢。但是当危岩体后缘结构面贯通之后,危岩体的向下坠落的过程是迅速的,具有突发性。当模型迭代到20×104次、实际计算持续2.34s时,拉裂面即将贯通,并且危岩体下部发生了明显的剪切破碎现象,WYT3-1危岩体整体有脱离母岩的趋势(图8)。

图8 迭代20×104 次

图9 迭代25×104 次

第四阶段:模型迭代到25×104次,实际计算持续时间为3.12s。拉裂面贯通,危岩体沿着陡倾坡外的结构面迅速坠落,由于危岩体内部被结构面切割较为破碎,岩体在向下坠落过程中,接触坡面后沿结构面分解,形成小块石(图9)。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1)克枯大桥危岩区所在地形高陡,坡体结构为横向坡,在整个危岩区呈阶梯状发育有5个危岩带及4个较大规模危岩单体。

2)通过危岩区不同结构面组合的赤平投影图分析,显示节理面J1与岩层面C构成了危岩的主控结构面,主控结构面的交线与临空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角,倾角相差达78°,易发生坠落式破坏。

3)利用离散元程序对危岩WYT3-1进行了变形破坏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危岩体因底部临空(凹岩腔),岩体顶部逐渐受拉,当拉裂缝扩展至一定程度时,岩体再沿着陡倾坡外主控结构面迅速滑移坠落,为典型的坠落式危岩。

5.2 建议

1)对危岩区4个重点单体危岩进行清除,对高位残余危岩进行主动网防护;

2)加强危岩治理前、中、后的变形监测巡视与监测预警工作。

[1] 陈洪凯, 董平, 唐红梅. 危岩崩塌灾害研究现状与趋势[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6):53-60.

[2] 胡厚田. 崩塌与落石[M].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9.

[3] 程强.汶川强震区公路沿线地震崩滑灾害发育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9):1747-1760

[4] 王孝健, 苏生瑞, 成良霞. 基于赤平投影法的崩塌类型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9):198-201+213.

[5] 崔晓光. 汶马高速公路崩塌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分析[D]. 成都理工大学, 2015.

[6] 何满潮. 工程地质数值法[M]. 科学出版社, 2006.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Patterns of Unstable Rock Mass at the Kuke Bridge of the Wenchuan-Markam Motorway

XU Li1HU Xie-wen1,2

(1-Faculty of Geo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2-State-Province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High-Speed Railway Safe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This study finds out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unstable rock mass at the Keku bridge of the Wenchuan-Markam Motorway and analyzes its stability with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the typical dangerous rock WYT3-1 in the region is reproduced by use of the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and some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its de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Wenchuan-Markam Mortorway; unstable rock amss; stability;failure pattern

2018-05-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41731285,41672283);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学研究计划(KJ-2014-10,KJ-2015-18,KJ-2016-8);

许立(199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

胡卸文(1963–),男,博士,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huxiewen@163.com

P642.2

A

1006-0995(2019)01-0109-04

10.3969/j.issn.1006-0995.2019.01.026

猜你喜欢

交线危岩产状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勘查中的应用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球面与简单多面体表面交线问题探究
某水利工程高边坡危岩稳定性分析及防治研究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培养数学空间想象力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坑石墨矿中的应用
柱锥面交线研究
激振作用下坠落式危岩振动特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