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管理视域下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研究

2019-04-0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项目管理教育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态势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迄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高校教育基金会依托学校资源,在拓宽资金渠道,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成为学校面向社会筹资、校友捐赠的重要平台。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部分中提出,要通过不同途径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多渠道汇集资源是“十三五”期间高校建设的若干目标之一。高校教育基金会作为新的财务供给方,正在逐步释放其组织活力。

2018年3月17日,《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报告(2018)》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6日,全国各级各类大学(学院)教育基金会已达527家。在地域分布上,除西藏自治区外,我国内地其他省份均有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数量较多。

报告梳理了全国高校教育基金会2012年至2015年的财务状况,整体上捐赠收入总量为60亿元至70亿元规模,捐赠支出始终维持在40亿元规模上下,净资产超过300亿元,占全国非公募基金会净资产总量的50%以上。

2016年全年高校教育基金会捐赠收入过70亿元,捐赠收入占基金会总收入的比例90%以上,公益支出超过50亿元。

表1显示,2016年,排名前十的高校教育基金会捐赠收入均超1亿元,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收入超15亿元;公益支出有7家超1亿元,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公益支出超7亿元;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净资产分别为 63亿元和44亿元。随着捐赠收入、公益支出、净资产的不断增加,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有了显著提高。

表2显示,2016年我国部分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收支占学校总收支的比例都偏低。从收入占比来看,最高的清华大学占比9.86%,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为4.92%和8.44%,其他学校都在2%-3%左右;支出占比来看,最高的清华大学占比5.16%,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为4.7%和4.29%,其他的学校都在1%-3%低位。高校教育基金会收支占学校总收支的比例,反映了基金会在学校财务体系当中的分量和贡献,也是大学多渠道筹资的能力证明。

高校教育基金会在我国已走过了20余年,多方拓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教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共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管理模式以及运作方式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以国外教育基金会为借鉴对象,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表1 2016年捐赠收入前十的高校教育基金会部分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表2 2016年部分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收支在学校总收支的比例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职能

筹资、投资、项目管理是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三大职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三大职能在高校教育基金会中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

高校教育基金会作为一种资源依赖性机构,必须要依靠社会各界资源,尤其是校友资源才能发展,拓宽筹资渠道是基金会的首要职能。只有源源不断的捐赠资金才是高校教育基金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资金来源的缺乏,资金投资要做到保值增值也无从谈起,项目管理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源之本。项目是基金会开展活动的载体,而基金会的资产只有转化为具体项目并去运作,才能发展基金会事业。

目前我国高校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就成了高校教育基金会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作为基金会工作的重要一环,如何对项目进行管理,规范、透明、高效完成项目预定目标,建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教育基金会健康和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研究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规律,特别是要研究高校教育基金会的项目管理问题,确保教育基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的特点

(一)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为主要目标

综观各高校教育基金会章程,均明文规定其基金会宗旨是支持本校教育事业发展,受益对象是本校师生。高校教育基金的项目支出也主要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扶贫助困、公益、文化等领域。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公益支出达到42.31亿元,项目支出达到37.44亿元,其中89%的支出用于教育方面,达到33.49亿元,剩余的11%用于科学研究、扶贫助困、公益、文化等方面。在用于教育领域的支出上:教育服务(教师培训、教师资助、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教学发展、教学用品)16.44亿元;奖、助学金8.47亿元;校园建设8.42亿元;其他(海外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0.14亿元。

(二)以校院两级层级体系为主要形式

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从层级来看,可分为校级项目和院级项目。以校院两级层级体系为主要形式,是高校教育基金会区别于其他社会慈善组织的重要之处。校级项目是指由学校基金会统一规划,委托相关部门负责执行的项目。院级项目是指校内某一学院为受益单位,受益对象为某一个学院的师生。高校教育基金会通过校级、院级两级项目的展开,支持本校教育事业,推进教学科研和学业的完成。

(三)筹评分离的项目运作模式

高校教育基金会按项目用途可分为六大类:(1)学生奖助、创业就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2)教职工的奖助、师资队伍建设等;(3)基础建设、设备、图书等;(4)科技文化体育活动等;(5)教学科研、学科发展等;(6)其他社会公益项目。项目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特点,统一性体现在都是为学校教育事业建设服务,多样性体现在项目受益对象不同和目标各异。针对项目多样化这一特点,建立筹评分离的项目运作模式,是提高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整体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筹评分离是指基金会负责捐赠物资的筹集,捐赠资金的使用、受益对象的挑选则按照其用途交由不同部门来负责。在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捐赠金额、捐赠项目有限,基金会往往同时承担着资金募集者和分配者两大任务,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项目管理工作量也不断加大,同时扮演资金募集者和分配者的基金会感到力不从心,也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筹评分离的项目运作模式,便于发挥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有利于提升项目运作的专业化程度和效率,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目前在我国运行成熟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基本上已建立起规范有效的筹评分离的项目运作机制。

四、对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从1999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九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捐赠事业捐赠法》,到2004年3月8日国务院令第400号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再到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上法规条例的颁布,为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强高校教育基金会内部建设、规范开展筹集资金和项目管理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高校教育基金会要得到大力发展,亟需建立和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制度,确保教育慈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得高校教育基金会注入更多的教育资金,为高校建设发展减轻压力、增添活力,注入动力。

要遵照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宗旨,制定出系统、完整、统一的项目管理制度。具体来讲项目管理就是要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规范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精细化管理是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可实际操作性,重在细化过程,细化目标,个性化管理是要针对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制定出具体的不同目标。基金会的项目可以根据项目金额、项目意义等分为重点项目和普通项目,重点项目精细化、个性化管理,普通项目规范化管理。

(二)加强过程控制,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和“基金会监管”模式

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时代趋势,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基金会、财务、人事、资产等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加强过程控制,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和“基金会监管”的管理模式,保证项目执行落实到人,确保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合规。“项目负责人制”是确保证项目执行落实到人,“基金会监管”是确保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合规。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流程

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捐赠项目管理的共享机制,针对项目特点优化管理细节,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流程化程序,突破具体项目分散化管理方式,确保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完成等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建立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流程最大作用在于各相关部门能够明确各自所要承担的职责,有利于对同类同质项目进行提炼汇总,为更好地吸引社会捐赠打下基础。

(四)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目标绩效导向

建立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目标绩效导向,确定科学、系统、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公众公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基金会内部管理水平,经得起审计、评估以及社会的监督,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形成良性互动。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四项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原则、动态性调整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基金会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影响到基金会评价机制的结果能否被社会接受。由于高校教育基金会评价主体的特殊性,使其不能以高校、企业绩效评价工作的标准开展工作,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设计应结合高校具体的发展环境和现实情况,力争做到评价指标设计多元、完整。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要充分考虑到基金会项目评价目标的客观条件,主要是一要易于采集,二要易于操作,从而能够客观的完成评估目标。

3.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原则。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也可以说是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为了确保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要针对不同的项目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指标,并且要利用评价体系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即可以与基金会之前的项目纵向比较,也可以与其他基金会项目进行横向比较。

4.动态完善原则。由于环境的不断演变,高校教育基金会绩效评价工作也应做到与时俱进,应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完善,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使评价的结果可信度更高,更好的被公众和社会所接受。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整体处于发展初期,各个高校基金会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每家高校教育基金会都要建立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高校教育基金会的透明度,提升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项目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题解教育『三问』
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