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2019-03-31庞小梅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更发散的思维,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71-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中,解决问题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由此可以看出解决问题非常重要。教学过程其实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思维,让学生找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更深的思考和研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运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数学或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一、自己动手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教学时应加强引导学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可以运用制作模型或者画图的方式,将问题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问题。这时候,教师要用合理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教会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还不成熟,不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时非常吃力。所以,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更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时,教师要取长补短,让学生制作简单的数学模型,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画,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让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易懂。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比如,数学中常见的相遇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绘制图案,使学生了解运动的方向、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的关系,熟悉应用题的出题思路,学会寻找数学问题的解决规律,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热情地学习数学,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增强自信心,可以在解决这种问题时应付自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果[1]。
二、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打破以前的思维方式,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积极探索数学中的相关关系。但是解题方法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应该从自己的教学能力出发,积极地进行引导,先由学生提出解题方法,再由教师总结解题方法,最后将不同的解题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选出更好的解题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选出最好的解题思路,掌握各种解题方法,明白方法之间的联系,利用这种解题思路解决问题。这种多元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策略,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时,不会将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寻找解题思路上,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2]。
三、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转化思想。學生学习并掌握新知识,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原有知识进行转化,得出结果。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学生能否成功地将知识进行转化。教师在教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经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转化成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比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故事都是运用了转化思想。曹冲称象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借助等量替换法,用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画记号,让大象与石头的重量等量,再称出石头的重量,将“大物体”转化为“小物体”,称出大象的重量。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一些转化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转化学习新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并强调这种转化思想,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敏捷,解题思路更加畅通,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3]。
四、利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教学数量关系复杂混乱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局限,没有空间想象力,考虑问题时,如果只依靠学生想象会出现许多问题和差错,影响问题的解决。如果教师用简单的图示直观表达题意,学生一目了然地就会知道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牛奶店做了买五送二的促销活动,小红需要购买210袋牛奶,每袋牛奶1.5元,那么小红需要付多少钱?教师在教学这类问题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可以让学生动笔画一个简单的图式,用圆形代替应该付钱的牛奶,用三角形代替赠送的牛奶,在画的过程中发现牛奶的周期是7袋。由于问题是应该付多少钱,首先需要求出210袋里有多少个7袋,就可以求出所需要付钱的牛奶的袋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将数学语言用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从图形中理解题目中隐藏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方法。这种画图的方法,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图片要比文字更有吸引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图片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画图策略对于学生理解题目、整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五、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现阶段,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丧失兴趣。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过于机械化、太过古板,使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存在抵触心理,而要改变教学方法,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讲一些教学案例发散学生思维。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例如,可以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比如,小红有30元钱,她要去水果店买水果,怎样才能用最少的钱买到苹果、香蕉、梨等,让学生自主思考,互相讨论,经过计算得出结果,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观察,得到结论。比如,小明生病了,小芳想要探望,但是去小明家的路有好几条,她不知道哪条路可以最快到达小明家。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帮小芳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每一条路径的计算和观察,找到最佳路径。
结 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将解决问题融入生活,让学生有很好的发散思维,找到数学学习的规律,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小学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王艳玲.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王晴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胡潆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7.
作者简介:庞小梅(1971.3—),女,壮族,广西靖西人,专科学历,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