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3-30黄露
黄露
【摘 要】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我国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部分,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部分,党的组织建设影响党的建设。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调研和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工作实践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对党务工作者和大学生进行访谈,归纳出新时代高职院校在发展大学生党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提高高职院校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员发展;问题;对策
一、发展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
1、发展党员程序把握不准。存在落实发展程序把关不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混淆不清,入党申请人考察培养时间不够,党组织找申请人谈话不及时;发展对象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未突出重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和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与培养对象之间联系不够,往往存在联系而不培养,培养过程走过场,填填考察表应付了事现象;相关入党材料填写归档不及时、不完整;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流于形式,不够充分;对实习生、毕业生接续培养工作做得不够等等。
2、学制和办学模式影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专业均实行三年学制,并且普遍实行“2.5+0.5”或“2+1”的教育模式,即前 4 个或5个学期在校学习,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或最后一个学年离校顶岗实习,即使是前4或5个在校学期,高职院校许多专业实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校相对稳定的时间不长。而学生党员发展需要一个在校相对稳定的过程,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省直机关工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程序的通知》明确,一般情況下,对经过6个月以上的培养考察,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的入党申请人,经支部委员会研究方能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分子经过至少1年以上的培养考察,具备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经支委会讨论同意并报党委备案登记后,才可列为发展对象。
3、基层党组织培养力量不足。2014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2015年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的通知》要求,党员发展程序共五个环节,七大步骤,四十五个要点。这些环节、步骤、要点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对党员培养教育和管理缺一不可,需要专职组织员或专门的党务骨干来贯彻落实。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的人员配备基本上为兼职,很少有专职支部书记或党务骨干,教育教学是主业,党务管理与党员培养变成了各级基层党组织成员的副业,加之部分党务干部业务钻研不够,党员培养管理专项工作研究不深入,党员培养程序就会出现偏差。
4、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我们同时在做一个校级党建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党组织主体责任研究》中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关于“理想目标”和入党动机方面,选择坚定共产主义者的2%,选择“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占8%;选择充实自己生活寻找精神寄托的占14%;选择“能够更好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早日成才的占31%;选为了找工作更加方便占39%,其他方面,占6%。从调查数据情况来看,说明部分学生信仰缺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亟待培育,更多关心自己的命运、自身的发展状态和现实利益需求等小我意识严重。
二、提高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1、做好学生党员培养的统筹工作。做好学校统筹、二级院系分工负责的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模式。出台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分级分类培养管理制度,理顺培养管理关系,明确学校和二级院系的培养管理职责。
2、充实党务力量,加大对党务骨干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能力水平。按照支部五化建设要求配齐配强支委班子,建立专职组织员制度,为每个二级学院党总支配备1名专职组织员,给予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专心专意抓好二级学院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加大支部书记、专职组织员等党务骨干的业务培训,定期举办支部书记、党务骨干轮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方式,利用学校党校平台、定期选派干部赴上级党校参加高端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特别开辟发展党员细则的专题培训,让党务骨干全面把握党员发展程序及要求。
3、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计划。针对高职院校学制短,培养时间很紧的问题,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提前做好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党务骨干要做好党员发展的“星探”,将有入党意愿的好苗子做到“早启发、早引导、早选苗、早培养。同时同步完善发展党员资料。确保第一学期考察好入党申请人,第二学期期初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为后期党员发展留足时间、打好基础。
4、进一步构建科学规范的发展党员机制。要严格发展党员程序,认真审核党员材料。发展党员程序繁杂,资料较多,党支部要及时做好资料归档,如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推优材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党内外群众座谈纪律、调档函、政审材料、志愿书、新发展党员审查登记表、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等。大力推行党员评议制,预审制和备案制,牢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在确定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前,要严格执行“一推、二评、三公开”的方式,增强群众话语权。组织部门要严格把好程序关,坚持做到“六个”不发展,即:没有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培训班的不发展;没有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不发展;没有经过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不发展;手续不完备的不发展;政治思想一般、学业成绩不突出的不发展;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查清或党内外意见不一致有争议的暂不发展。
5、实行毕业设计和入党介绍人“双导师”制,探索“入党答辩制”模式。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教育培养期间,要有意识的将入党联系人、入党介绍人,与毕业设计导师有机结合,这样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也要将党的纲领、章程,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同时传授给学生,也便于导师对学生的入党动机、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另一方面,学生发展对象除了要进行毕业设计的答辩,还要求参加入党前的答辩。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按照3:1的比例,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按照2:1的比例,在发展为预备党员之前,探索增加入党答辩环节。发展对象要围绕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汇报并与答辩委员会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入党答辩制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强化考察环节、扩大民主监督,将党性不纯、条件不满足人员阻止进入下一个环节。
6、发挥好新媒体在学生党员培养中的作用。高校院校要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推动党员教育培养的工作创新,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开设专题网站,建设学生党员的网上学校,开通在线学习功能,进行在线考勤、考核。通过设计微党课,建设学生党员的网络课堂,将党章党规、党史党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和国家的最新大事等内容,经过精心制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送给学生党员,让学生党员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增强党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7、做好学生党员接续培养转隶工作。对毕业生或学校确实监管不到、培养不了的顶岗实习环节培养对象,要及时与培养对象工作或实习单位(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将学生党员发展情况和管理关系按要求转隶,保证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工作的连续性与培养监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