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之我见

2019-03-30楼宣

好日子(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数学对策

楼宣

【摘 要】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次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入学习情境中,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从而收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课堂教学中导入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对策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巧妙、新颖、别致的导入,就如同一块磁铁可以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既能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兴趣,又可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后面课堂教学的有序展开自然就会顺理成章。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各种策略,结合教学实际,正确巧妙地设计课堂导入活动,从而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教师所开展的课堂导入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课堂导入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以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因此,教师所开展的课前导入一定要富有情趣、新颖活泼,形式上要做到灵活多样,不要总是使用同一种导入方法。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幽默效果,以更加生动有趣,能够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更好地开展学习,以提升学习效果。其次,教师所开展的课堂导入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开展导入之前,应先对教学内容以及课型进行有效的分析,究竟是复习课、练习课,还是新授课,从而将新知、舊知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更好地提升最终的导入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探究

(一)温故知新导入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必须要重视温故知新,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各知识点之间都有较强的联系,只有掌握内在的联系时,才能够更加灵活与快速地学习。

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巧设这样的课堂导入: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课件中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正在快乐地玩耍,突然梯形走了过来,并和它们打招呼,这时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都非常惊讶地看着梯形,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看完之后竟然和长方形它们一样都是惊讶的表情。这时老师可以启发:学生们可以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再看一遍课件,它们和梯形有没有相似之处呢?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迅速进入到了新知的学习中,并明确原来梯形的面积就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组成的,这样的教学既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完善了图形面积的知识体系。

(二)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即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小学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小数的意义和认、读、写等数学知识,对这部分知识是完全陌生的,而这部分知识又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都有购物经验,在生活中已接触过用来表示价格的小数,只是不理解小数在理论上的内涵和意义,教师可以创设“买东西”的情景引入小数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如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商店里有学具、食品和数学书本等,价格有3.56元、5.78元、10.55元等等,让小学生各取所需,按价付款。这个过程是学生实际接触小数的过程,让学生对小数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认和读。这样的教学设计,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环境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并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完全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游戏导入

游戏对小学生有极强吸引力,游戏对于学生而言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课间的休息时间内,大多数学生都在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以至于学生初入课堂时心思并未归位,难以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而游戏式课堂导入则可以成为课间与课堂之间良好的过渡,教师在课堂讲授开始之前,可以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通过玩游戏而将其专注的焦点集中于课堂之上,通过参与游戏而对课堂所要讲述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导入新课,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大包1千克的棉花和一小块1千克的铁块在上课时先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有的说1千克的棉花重,因为棉花是一大包,而铁块是一小块,也有的说1千克的铁块重,因为棉花轻,铁块重,还有的说两种一样重,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教师可以适时引入新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利用游戏方式导入新课,能够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持久性,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四)悬念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悬念导入就是以认知冲突的方法设疑、以学生强烈关切心情为特点的导入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地选择符合实际、经过努力又能解决的问题悬念,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既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以教学“圆的认识”为例,上课伊始,我就向学生们抛出一个看似简单而又习以为常的问题:“同学们见过的篮球、足球什么形状的? 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篮球、足球吗? 为什么不能是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呢?”“橄榄球是椭圆形的,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篮球、足球作成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一连串问题的发出,学生们也进入了思考之中。我因势利导,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圆的基本特征。不知不觉中,学生认识到了学习这节课的现实意义,学起来更积极主动。

(五)教学模型导入

教学模型的具体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一些抽象概念。例如小学生在刚接触几何模型的情况下,在潜意识中很难形成对物体的具象概念,由此造成对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运算较为困难。但老师在教学课堂中,用具体的模具向学生解释说明几何各部分主要组成内容,能够逐渐组建学生的思维网络,加强对具体几何图形的掌握,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物体面积计算时,教师有两种不同的提问方法。方法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一些物品,问了如下的一些问题:什么是面积?这个球的表面在哪里?这个盒子的表面在哪里?这些物体的表面你们有什么感觉……方法二:教师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物品,摸一摸这些物体,并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同组的同学。小组交流后,让学生把交流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数学课堂高效性引入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学生在真实、开放的问题情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总之,课堂导入是否恰当合理,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充分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学习,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数学课堂焕发无限光彩。

参考文献

[1]蔡慧明.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导入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117-117.

[2]唐兴友.植根生活沃土,使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更接“地气”[J].小学教学研究,2018(2):45-47.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小学数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