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9-03-30张云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中学课堂提升途径数学教育

张云鹏

摘 要: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一方面需要学生能够扎实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对其自身的探究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进行提升。本文主要从多方面探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提升,以期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数学教育 中学课堂 思维意识 提升途径

处于思维发育关键阶段的初中生,教师需要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既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锻炼,又能够保护学生思维意识获得更好完善。而数学学科内容严谨,且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因此不少学生经常在参与数学知识学习时感到力不从心,最终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方案设计工作时,能够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相结合,使其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时,既能够快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又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进而获得更好发展。[1]

一、创设数学情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知识虽然严谨且抽象性较强,但与现实生活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一味地将教学精力放在如何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上,而是需要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构建出可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情境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既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又可以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探究,进而保证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双重进步。[2]

例如在进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课堂教学活动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相交线、线段、平行线以及角等方面的知识,空间观念也较之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的知识内容时,可以快速对三角形的顶点、边以及内角的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并通过对三角形边长的度量,探究其各边之间的不等关系。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出数学情境课堂,使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如房屋桥梁、金字塔以及交通标识等,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并鼓励学生积极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形进行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各种三角形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对三角形各边关系的探究。这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境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快速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也在不断探究中保证学习效率的快速提升。[3]

二、合理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

初中生由于思维意识十分活跃,往往更喜欢对各种新鲜的事物进行探究。但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使整个教学环节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学生日复一日地在这种单一式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创造性思维被严重抑制,也很难提起参与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落实。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手段,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特点,对授课环节进行重新安排,并通过对课堂数学问题的科学设计,鼓励学生能够激起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进而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构建高效率课堂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活动时,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同时,能够理解同一方程式中出现的字母,相同量只能使用相同字母表示,并在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同时,能够将解代入方程中以检验其正确性。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意识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数学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将篮球赛问题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如“A班参加篮球赛,已知每场比赛一定会分出胜负,获得胜利的班级可以赢得2分,败北的班级不扣分且可获得1分。A班一共参加了十场比赛,共获得16分,请问同学们A班的输赢场次各是多少?”通过课堂问题的提出,学生将x、y分别设为胜场和负场,最终写出方程组。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不仅可以通过对自身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获得正确答案,也能够在保证学习质量的提高。[4]

三、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鼓励其发散思维

灌输式教学模式雖然能够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但这种忽略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做法,不仅很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在抑制其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同时,阻碍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身课堂引领者的地位,将课堂主导权还给学生,使其可以在自主把握学习节奏的同时,在思维意识更好发散的过程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5]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旋转 ”授课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可以在与组内成员的协作中,通过探讨与相互间思维的碰撞,更好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本节课需要学生在了解旋转后图像特征的同时,形成更加清晰的空间观念,进而完成对自身空间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方格纸分给每个小组,将不同的平面图形出示在课件上,要求学生在相互协作中,按照30°、45°、90°、135°、180°的顺序对图形进行旋转,并将旋转后的图形画在纸上。学生在合作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性思维,也能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进而获得更好发展。

结语

初中教育不仅是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锻炼其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阶段。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既需要注重教学质量的切实提升,又需要引导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落实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变革自身教学理念的同时,积极寻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发挥创造性思维以及探究能力的同时,保证学习成效的快速提升,进而在提高考试成绩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推动学习活动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陶积斌.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42.

[2]费彦斌.初中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构成及发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43.

[3]王斐蓉,朱文成.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70.

[4]周仪.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4.

[5]陈圣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02-203.

猜你喜欢

中学课堂提升途径数学教育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中学生课堂不良纪律行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