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9-03-30王石磊张海波
王石磊 张海波
摘 要: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对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的文明古国,其本身便是一部人类文明成长的浓缩史,经过千年的风雨和坚持,积淀下了深厚而灿烂的文化财富。随着当今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文化软实力竞争进而提高自身影响力的趋势愈演愈烈,如何做到传承和弘扬我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促进当今社会的文化繁荣,便成为了历史教学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历史;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至今,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有过传承,有过文化断层,而所有现今保留下来的,皆代表着我国历代文人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经过漫长的发展和积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慢慢凝聚,成为我国如今乃至将来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内在灵魂。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堂向学生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人文精神,增强自身历史素养,成为了当今学校教育的重點课题。本文通过深切结合历史教材,对课堂的相关教学作如下的阐述。
一、博大精深的思想+传统文化
凡是稍微有些历史素养的人谈起我国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无不对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心向往之。所谓百家争鸣,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发源,代表着我国人文自由、思想自由最初的形态。而虽然经过漫长的历史洗涤,这些百花齐放的思想被不断取舍、保留,终于又回归到最初的模样,被如今的人们不断解读和发掘。在高中的历史教材当中,也收录了关于我国这一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的相关介绍,对于向学生弘扬传统文化有着很好的优势,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教材资源,进而达到历史课堂的相应
目的。
例如:在对“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借此来对“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加以深入挖掘。以诸子百家中影响力最大、传承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儒、墨、道、法四家为例。
儒家:儒家思想内容丰富,从个体来讲,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代表着儒家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而这些思想正是组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
墨家:以墨子为首的墨家学说,主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即“兼爱”;并且反对以侵略为目的的战争,也即“非攻”。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对我国有着重要的贡献,还在科学领域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中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
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而成的精华。以此为思想精髓的道教也是我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对后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艺术、人文、商业、军事等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法家:以韩非子为首,提倡以法治为核心,以富国强兵为己任。除了纯粹的理论之外,法家还是积极的行动派,以入世作为自己的人生观。它的以法治国的核心理念一直被沿用至今,影响
深远。
通过对这些思想派别的深入了解,学生得以窥探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斑,进而使得传承和弘扬的目的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二、深厚积淀的文墨丹青+传统文化
说起传统文化,不得不提其我国独有的、底蕴深厚的文墨丹青,这些对于在历史课堂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有着十分巨大的优势。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或介绍优秀的文墨丹青的作品,以实物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的积淀,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笔墨丹青”一节课的教学中,在教学之余,我向学生们展示了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一传世名画,去了解我国山水类绘画独有的特色和境界;之后,我又陆续向学生展示了王羲之的《兰亭序临帖》书法作品的图片,以及最为世界所认可的元朝青花瓷器的图片等等,这些古代的艺术作品,以其自身强大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了解,更加认可和承认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从而为达到课堂的教学目的奠定坚实的
基础。
三、爱国精神+传统文化
从我国封建社会的“忠君爱国”精神开始,到近代民主革命的流血牺牲,再到现代的保家卫国,无一不体现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可贵的“爱国精神”,而这也是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我们应当积极地通过宣扬爱国精神的形式来对课堂的教学进行引导。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在我国历朝历代的发展和更迭中,都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事迹,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了报答祖国,为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献出宝贵的生命。如:南宋灭亡之时,为了保全自己的民族精神而背着小皇帝跳海的陆秀夫,又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无一不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优秀的爱国精神。通过这些历史事迹的讲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密切结合历史教材内容,挖掘历史资源,以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加以设置,如此,才能为学生创设出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夏西.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8).
[2]李克军.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堂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