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妥协策略初探
2019-03-30刘宗海
刘宗海
摘 要:新世纪以来,很多班主任陷入了“放任自流”而良心不安,继续“严格要求”却无计可施,科学实施妥协策略不失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方法之一。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策略
一、教育妥协的价值特征
1.教育妥协是一种策略,具有目标性
妥协本身是一种策略手段,不是目标。实施妥协的目标是用“以非根本利益、非根本原则上的让步来保证对根本利益、根本原则的坚持,它是一种坚持原则稳步实现既定目标的适当方式”,也就是以退为进。在班级管理中,教育妥协不是回避矛盾,它的目标是建设和谐融洽共生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教学目标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2.教育妥协是一种责任,具有原则性
妥协具有底线。一味地无原则让步,这就不是妥协,而是怯懦、投降和逃跑主义。以放弃原则、牺牲大局来换取表面和谐、维持现状,妥协也就失去了意义。在班级管理上,教育妥协不是老师对学生无底线的迁就和让步,不是委曲求全。如果对学生的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是失职。因此,班主任讲原则、不迁就,解决问题而不激化矛盾,这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对学生的关爱、信任和宽容。
3.教育妥协是一种艺术,具有圆融性
在现代社会关系网中,冲突具有普遍性、随时性,则妥协就有相应的灵活性。它是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但是在不同对象、不同冲突和矛盾面前,是否要妥协,以及妥协的性质、方式、尺度、时机都不应相同。妥协是一种柔性的坚持,被视为处世哲学。在班级管理上,对个体差异、不同问题、不同环节,怎样来处理好师生关系,不可机械教条,而应该换位思考,收放有度,把握关键,为矛盾化解创造有利条件。
二、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妥协策略
1.转变师生角色定位,激活妥协的思维
(1)转变观念
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师生,二者是平等合作的关系。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并支持学生的话语权,创设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境。比如,传统教育情境下,很多“高高在上的班主任”和“乖乖听话的学生”,大家互动的是“我说你做”“我下命令、你听指挥”,这样的情境必须改变。
(2)善用沟通
班主任要提供适当的场景,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去陈述、去解释,而不能用权威或其他扭曲的办法令对方接受自己的见解。没有充分沟通的妥协,不是真正的妥协。比如,对于“回嘴”现象,班主任应给予他们“回嘴”的權利,不能指责他讲真话的勇气。只有通过“回嘴”,我们才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只有看到“爆发”,我们才可以洞察到孩子内心深处真实的纠结和困扰,才能一点点帮助孩子打开心结。
(3)学会妥协
西班牙剧作家英利纳认为,“因为妥协,人生才能更加圆满”。班主任不能无视学生在品德、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强调整齐划一的同时,必须尊重和接纳个体差异,较多地使用理解、宽容和克制的办法。比如,班级总有一些学习成绩优异、但对班集体“事不关己、不关我事”的学生,可以针对性地举办一些集体活动,引导孩子感悟集体的价值和力量。
2.使用以退为进策略,坚持妥协的原则
“以退为进”策略,实际上是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阶梯,先让一步、顺从对方,然后争取主动、达到目的。教育妥协要审时度势,不论时间、事件、地点的一味让步不是妥协。
一是把握是非原则。比如,有的学生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开辱骂老师,家长得知后先是代孩子向老师道歉,然后恳请学校不要追究处理。对这种“护犊子”式的要求,显然不能妥协。
二是把握适度原则。班主任妥协的底线就是班主任的责任,即教育好全体学生,维持班级管理的秩序,维护师生人格尊严。在底线之外的问题,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抓住不放。应该用宽容克制的态度,留足一定的观察时间,耐心地指出学生的问题,指明问题的后果和改进的办法。比如,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都可能会变得新奇、狂躁、焦虑、逆反、自闭。班主任一定要先绕过他外在的逆反行为,静静地“妥协”、观察、理解和消化。
三是把握相互原则。教育妥协不是一方让步,而是互相让步。在教育问题学生时,可以充分沟通,让学生用改善态度和改进行为的让步,换取班主任在惩戒教育上的让步,换取班主任的教育妥协。比如,在“退让”时,班主任必须掌握主动权,把握机遇做出退让,让他们体会到妥协也是相互的、有底线的,这样才会增强他们对于“规则”的尊重和敬畏。
3.营造爱的互动关系,把握妥协的本质
即要学会接纳。接纳可以让学生从情感上得到安慰与理解,接纳学生,就是要学会正视差异,学会包容,放宽胸怀,采取有意识的忽视,等待学生的改变。
4.融合妥协与坚守,追求妥协的圆融之美
水要跟大地妥协。但是,水最终还是往东流去了。河流曲折迂回,是与大地的妥协,但这并不影响它奔流到海。水有一颗妥协的心,终能海纳百川;水有一颗坚持的心,终能绕过艰难险阻。班级管理中,既有对学生的妥协,也有对梦想的坚守。班级中孩子们成长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差别化教育、个性化管理必然与教育妥协并存。对待班级管理,若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遇到困难,皆一味以妥协或反抗的态度对待,这才是在梦想的路上迷失了自己。
将妥协运用于班级管理中,这有助于优化师生关系,有效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妥协应该是现代教育的存在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彦明.课堂妥协:教学智慧的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2]詹大年.有一种教育叫妥协[N].都市时报,2014-03.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