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2019-03-30鹿麑
鹿麑
摘 要:历史是一个国家的记忆,其中包含着经验、教训和未来的方向。而中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所以更好地了解并学习历史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更是命运的必然选择和责任的传承。老师将如何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进行更好地学习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初中历史老师运用多种有效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增加积极性,不仅是对自己职业的负责,更是一种对国家的奉献。
关键词:明确位置;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效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正确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就必须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这也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更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于很多中学生而言,历史仅仅是他们需要学习的一门科目,更像是一种带着考核目的的任务,他们没有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所以此时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一、明确教师历史讲述者的身份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其职业的要求,更是道德的体现。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更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历史的教学中更是如此,老师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的师者形象,更是站在向他们讲述历史的发生和影响的一个叙述者的位置。历史作为一个国家的记忆,其中种种的人和事件不仅仅是代表着他们本身,更是一种现象或是一个朝代特征的反映。所以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这节课是想让学生了解到什么,学习到什么,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所发布的任务。学生在这节课将会对所讲述的历史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这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在这里,历史老师是历史的讲述者,老师对历史的看法和观点则直接关系学生对历史的印象,所以老师必须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让学生对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和感悟,从而让他们对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精心制作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行的模式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作为课堂上的主导者,主导课堂的节奏,学生被动地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课堂失去兴趣和积极性,不能更主动地去学习。而在教学模式和科技日益更新的今天,传统课堂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并行的模式走进课堂教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产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从而才能更好地学习历史,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的背后所隐藏着的信息。在丰富他们阅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故事导入法
笔者通过研究初中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发现,中学生往往对历史中的某些故事有着极大的兴趣。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之前,收集与课程相关的故事,无论是神话、民间传说或是自己所编写的与历史所反映现象有关的小故事。在课堂开始之前以一个故事开始,并设下悬念,引发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课堂中贯穿,让他们更主动地去探索历史、学习历史,找到他们的答案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历史的深刻认识。
2.歌谣导入法
历史作为一门比较客观的学科,具有极高的严谨性,同时也导致了历史课堂的枯燥与乏味。所以对历史老师来说,如何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是一大难题。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民间总有一些可以代表这一历史特点并流传较广的歌谣。某一时代的歌谣不仅仅是对这一时期历史现状的反映,更是对其本质的一种体现。所以教师如果能够搜集一些歌曲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更能提高他们对这一时期的记忆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3.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今时代,多媒体教学已走进课堂并成为大部分课堂的主体。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从照片、视频、音频中了解历史也是一种能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历史课堂中,并通过一定的技术让他们比较直观地感受历史,突出历史的进程和对今时今日的影响,让学生在感叹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
(2)印发期刊重温历史
一些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通过印发期刊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让他们对今天和昨天都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并在对比之中有自己的思考,增强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注重课堂学生互动和课后反馈
在进行历史课堂的同时,老师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回应和合适的引导,增加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和老師成为一个互相影响的共同体。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让老师引导课堂,而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带领课堂的方向,共同促进课堂的深入开展。同时在课堂结束以后,教师也要收集学生在课后的反馈或者是对课堂的意见,做出回应并改善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个时代的教育质量是一个国家未来的体现,在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水平代表着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向,而历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过去更应该被人们所牢记。以史明鉴,将历史作为过去的镜子,希望它不仅能照出过去的模样,更能照向未来。中学历史教师作为中学生的历史讲述者,一定要牢记使命;而中学生作为历史的传承者,一定要肩负起未来的希望,牢记过去、放眼未来。
参考文献:
[1]王筝.教育模式改革的反思[J].教育科技,2016(7):234-241.
[2]王剑方.以情育人以境树人: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和塑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6):34-39.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