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境设教 因材施教

2019-03-30马腾伟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契机对象个性化

马腾伟

摘 要:教育需要寻找必要的契机,也需要考量对象的差异。在合适的教育情境内展开相应的教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育契机找寻不当,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所以教育者应该重视教育契机的捕捉,因境设教。基于此,对困境设教,因材施教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契机;对象;个性化;效果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紧巴巴地教,学生松垮垮地学。教师殚精竭虑地去钻研每一个知识点,去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学生却往往会对这种单向的关注,嗤之以鼻,一笑而过。造成的情况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不轻松。

也许我们时常会问,为什么学生的学习会缺乏主动性呢?在我看来这一方面是现有教育体制所存在的弊端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重心处理不当造成的。教育体制的问题不是一线教师可以去解决的,但教学重心的处理则是教师个体应该去解决,也是必定能够解决的问题。具体地来说我们太过于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拉锯。日常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学情的考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之后也就更容易滋生倦怠情绪,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去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我想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关注学情:因境设教,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恰当的情境中得到最适合于自己的教育。由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关注了具体学情,教学就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教师把持下的“满堂灌”,不再是不问效果的“填鸭”,而是学生主动觉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教学的过程也就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个的故事:校园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教育情境,对这个孩子进行了及时的表扬,我想这个孩子也会因为这一次表扬而理解“感恩,一定会赢得喝彩”。一次意料之外的表扬,其效果远远要好于意料之中的批评,正是对这些情景恰到好处的把握使得孩子的善念没有被指责。

教育的过程并不是将知识和能力从这个容器拿出来放到另外一个容器中的过程,而是通过各种情景来启迪学生智慧,指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教师如何努力,学生从教师身上直接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因境设教,争取教育效果最大化。

现有的教育体制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有一个错误的预设,似乎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的。是的,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因为共同的目的坐在教室里,他们面对同样的课本和练习,将来还会面临同样的一份高考试卷,在学习上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本质上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特殊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特殊性,也就等于否定了学生个体的可塑性。基于学生的个体性展开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换一句话说,只有坚持因材施教才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因材施教就是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第一名”。我们必须明白所谓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均衡发展、同步发展,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这方面做法很值得学习,也正是孔子在这方面卓有成效的建树,才使得他的弟子在各个领域都有出类拔萃之人,子贡擅长经商,子游、子夏工于文学,子路、冉有行于政事,颜回则砺于德行。这首先得益于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教授不同的知识,将教育的内容分做了“文、行、忠、信”四個部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另外,孔子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也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现实教学中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就是应该激励以使其渐悟,有些学生就是适用批评促其顿悟。如颜回在性格上较为内敛,孔子就经常对他进行鼓励,促进他的自身内省提升。正是孔子的悉心培养使得孔子的弟子可以“为圣成贤”。孔子那一代人的因材施教成就的是中华民族缤纷多彩的底色,跨越千年我们仍能从其中汲取到无尽的智慧。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句话要落实就应该在现实教学中因境设教,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契机对象个性化
神秘来电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