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2019-03-30李波

中文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推进科学发展观

李波

摘 要:财政税收是国家体制的经济表现形式,制定现代化的税收体制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因而要求能够在我国的税收体制改革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税收体制和格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所提出来的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战略思想,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于财政税收体系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推进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能够完善我国税收制度,提高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体系的建设。而如何展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要的统领思想,实现对当前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财政税收体制的主要任务内容,并且指出如何有效的展开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一、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1.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全面

早在之前我国就实现了分税制改革的目标,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央集权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财政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方式,调动地方和中央的积极性。但是经过多年的尝试分税制改革并不能够有效的改变政府的收入的分散幸亏,如在省级以下缺少规范化的制度,导致乡镇的预算收入难以维持政府的运转,为了维护正常的运行,地方政府采用分税制改革制度外的措施增加政府的收入,以便维护政府的正常运行但是事实上,该种方式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预算的难度,不利于我国税收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2.财政税收的监管力度不足

众所周知,在当先的财政税收制度下,存在着一些重复性的行政性收费,并且对于税收监督管理的执法力度不强,导致出现乱收税等现象,因而影响财政税收预算收入的科学性,导致财政税收的外流,增加了国民的税收负担。

3.税收治理不科学

在财政税收体制下中央占据着主要的财政权利,省市政府紧随其后,由上自下的税收权利的降低同地方税收自付盈亏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我国税收治理的矛盾化发展。对于农村税收治理而言,其不利于我国农村村民的收入的增加,不利于缩小城乡的发展距离,更不利于推动我国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可以说,在十一五期间,财政税收的发展面临着较大问题,影响着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财政税收体制的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要求能够从各项财政体制的建立健全入手:

1.健全财政体制,推动各个地区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在分税制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财政发展仍旧面临着地方财政收入不足的现象,严重危害我国财政税收的科学性发展。因而要求能够实现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2.要求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性能够提高国家的财政管理的科学性。首先是要求能够完成预算体系,勉强对预算的科学性贬值,取消预算外资金的支出,实现对政府所有财政税收的有效监管,从而才能够有效的展开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其次是要求能够建立健全管理预算制度,即建立规范的税收收入管理体系,通过规范预算编制方案,对于预算的内容进行细致化划分,提高地方对于税收预算收入的统筹管理,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地方的财政税收的管理的科学性,发挥财政税收的公共服务支持。

3.建立健全预算公开制度

财政信息的透明度直接影响我国政府的服务职能的贯彻和落实。政府在编制预算方案过程中,只有细化预算内容,并且将其进行信息披露,才能够加强社会对财政税收的监督,推动各种责任的落实,从而实现预算方案的有效落实。

4.完善税收制度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下的财务税收体系改革要求能够以“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为原则,层层推动税收制度结构改革,规范税收的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效率的发展,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因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下的税收制度建设要能够全面协调地方税种和中央税收在种类、管理等的差异,通过培育地方水中的方式,提高地方对于税收的权,以便提供地方能够利用财政税收展开地方公共服务的建设,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财务税收体制改革内容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下的财务税收体制改革要求能够以农村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委主要的目标,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推动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以统筹协调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对于农村的财政税收体制发展而言,其同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它的税收收入结构不需要承担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筹集,但是在事实上,农民需要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付出税率,这大大加大了农村村民的财政税收负担,因而要求能够基于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统筹兼顾农村同城市的差异性所在,改变我国公共支出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尽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供给体系。从而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平衡性发展,尽快的缩小城乡发展的差异。

2.以人为本,完善农村财政的投入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城乡发展不均衡一直都是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难点所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下的财政税收体制要求能够基于农村村民的实际需求,加大对三农问题发展的项目投入建设,从而保证农村的投资行为能够获得利益。如地方政府能够立足于农村的实际发展,实现对其农业发展的项目进行投融资,推动农业的根本性发展。如在农村项目的投入建设中,要求中央政府能够主动承担其风险大、效益高的农村发展项目,并且为农民的投资建设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以农村村民展开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家要能够为其提供必要农技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形式多样的投融资服务,引导农民展开科学有效的投资活动。

3.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税费制度

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其根本目的在于能够减少农民负担,推动农村的发展。因而要求能够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税费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如对于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农村地区,要能够加大对其的财政支持,而非是通过税费的减少来推动农村的发展。

总之,以可续发展发展观为统领下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最关键的还在于能够建立有效的财政税收监督体制和提供透明的收费标准。从而才能够带动城乡的经济平衡发展,并且能够有效的统筹地方和中央的税收制度。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强调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于发展实际,将其作为推进改革的根本依据,因而在面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时,要能够保证深度分析,深刻的把握在该阶段我国发展所面临着的挑战,并且自觉的走科学发展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开拓新的了前景和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要求能够以农村税收体制改革为主要切入点,才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发展距離,实现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财政税收体制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白庆敏.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21):52-53.

[2]董春付.关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模式创新与规范化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6(11):123-124.

[3]孟慧超.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模式创新与规范化发展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5(06):30-32.

[4]高培勇.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关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讨论[J].财贸经济,2014(03):5-20.

猜你喜欢

推进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完善司法责任制度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试论推进黔南州森林资源普查工作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