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需要在“慢教学”中克服“软暴力”
2019-03-30刘晓涛
刘晓涛
摘 要:语文课改热闹轰烈,但有时矫枉过正,形式大于内容,表面“自主合作探究”,实则“根底浅”“腹中空”,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不甚了了,教学的效果只有面子,缺少里子,距让学生形成能力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语文教学切不可为了追求表面的繁华,而忽略对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传授和掌握。语文教学中很多因追求“快节奏”而产生的“软暴力”现象,亟须教师采用“慢教学”的对策去进行纠正。
关键词:朗读指导;文言文教学;慢教学
一、朗读教学缺少指导
“披文入情”“先声夺人”“情感熏染”等都印证了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实际教学中有极少数教师还未引起高度重视,对朗读教学简单化或边缘化、形式化,这种走过场式的朗读,起不到应有的导向、感化作用,未能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品鉴。比如,有教师上七年级课文《黄河颂》,整节课既没有范读,也没有学生的初读、试读,大量时间花在了作者、写作背景及对内容的机械讲解上,一篇朗诵词被上得味同嚼蜡。笔者在执教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时,大约花了20分钟,对朗读教学进行了指导:1.教师范读。2.学生初读。3.教师启发引导:如何读一首古诗?(1)读出节奏(四言二二节拍,五言二三节拍);(2)读出重音,动词、形容词读重音可增强作品表现力;(3)读出升降调:喜悦奋进的上扬,受挫失落心理的降调。4.学生分角色朗读(分性别读,分组读,独读与众读,领读和跟读)。本节课,笔者不仅范读,还教给学生读的方法。我想,这种“慢教学”,比起架空、忽略阅读环节或缺少具体方法指导来得更加脚踏实地和扎实有效。
二、文言文教学对断句和翻译不重视
文言文教学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学生只会读一篇课文,但不会读一类课文,学生只会读现成的文言文,但不会断句,对文言文關键词缺少理解。笔者的教法是把整篇文言文的标点符号全删除,还原文言文的本来面貌,让学生试着断句。于是乎,学生从学会断句中便会感知,《醉翁亭记》中21个“也”字成了断句的标志,25个“而”字成了文章连接的标志。
不仅学生学文言文怕,教师教学生翻译文言文也因“慢费差”而直接给译文,让学生死记硬背了事。而为什么要这么译,却缺少分析指导。由此,对文言实词本来的本义,可能要结合语境而解释的引申义,学生因缺少追本溯源而不甚了了,也因缺少直译与意译的探究,导致掌握不了翻译的原则与技巧。笔者的做法是:(1)掌握重点词汇,在原句语境中让学生试译;(2)让学生根据现代译文,再“背”出原文。翻译的步骤简要概括就是:文言文—现代文—文言文,回归文言文文本,回归语境进行试译,才能回到文言文教学的“初心”,才能学到文白对译的真功夫。
三、文本阅读缺少体验感悟和深刻思考
很多现代文阅读教学,教师侧重对文本进行单向灌输式分析教学,而缺少对文本进行体验式教学。笔者认为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朗读中体验,在对比中体验,在分析品味中体验,不急于告诉学生是什么,而重在让学生在体验对比感悟中分析为什么。比如笔者在执教游记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时,在分析“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明镜”一句的修辞和作用时,学生的回答是: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圆大和明亮。而缺少对文本的深刻感悟:为什么要写“擦拭”?原来此句既写出月亮朦胧的美,也呈现出了丽江古城的文化特色。可见,缺少对文本的对话思考,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就不深刻、全面,强拉硬塞给学生的东西,一定是消化不良的。
四、作文教学缺少范本指导
笔者的做法是在给要求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最后还要给出文本示范,否则好作文是什么,学生连个影子都不认识,怎么能写好作文呢?其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千言万语不及一个好例子,纯粹的理论指导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罢了。笔者在上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白杨礼赞》后要求学生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描写一种植物,并给出了有关“梅花”“落叶”“星星”礼赞之类的范文五篇来作他山之石,此后学生的作文便佳作迭出。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写下水作文给学生做指导。在授完八年级下册以演讲词为主题的第四单元课文后,笔者呈现出本人的五篇下水演讲词,并当堂作示范演讲,学生无不拍手叫好。学生此后写出的有感而发的作文也纷至沓来。作文教学,依笔者之见,重在示范,省略了示范的作文教学是“暴力教学”,学生会缺少作文创新的引爆点。
语文教学琐碎繁杂,课时紧凑,很多教师急于完成授课任务,对教学中的一些宜慢的环节缺少耐心引导,不小心就出现了“暴力教学”,急于求成,把需要读出韵味的诵读齐读化,把需要文斟句酌的课文阅读简单化,浅尝辄止,文言文断句教学缺席,文言文翻译以背代译,而作文教学更是粗暴地给出一个题目了事,这样的语文教学似快而实慢又无效,欲速则不达。上了一学期的语文课,学生仍然站在语文的山麓,始终领略不了语文的大雅风景。笔者呼吁,语文教学必须拒绝“软暴力”,要把重点的内容讲深讲透,重视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留给学生品读感悟的时空和机会,语文教学需要“慢教学”。
参考文献:
[1]江文龙.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04.
[2]芦海芳.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养成的几种能力[J].学周刊,2016(20):175-176.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