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淮安,寻访恩来足迹

2019-03-30马首山

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3期
关键词:宅院淮安读书

马首山

在江苏淮安,有个古老的小巷,叫驸马巷;在离驸马巷一公里远的城北,有一处秀丽的人工岛,叫桃花垠;在离驸马巷十八公里远的清江浦,有一座古老的宅院,叫陈家花园。在全国人民心中,将这三个地方连在一起的,是开国总理、全党楷模——周恩来。

“突出红色,坚守红色”是红色旅游的本质和主旋律。2018年,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在局长孙晓燕的带领下,以“聚力新时代,乘势新担当”为引领,开创了周恩来纪念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国革命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爱国信仰和道德滋养。走在冬日淮安的大街上,阴冷的天气难阻我坚定的脚步,因為这片土地上,恩来精神始终激励着我,给了我坚强的力量引领。

铁骨凌霜健,疏影映空阶

说起少年周恩来,最为人熟知的应是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体现出周恩来少年时代的宏伟志向。当我来到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时,仿佛能感受到这句话正回应着新时代的和声,在今天的求学者听来依然铿锵有力。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被称为“周塾”,坐落在淮安市清江浦区美丽的里运河畔,是周恩来6-10岁生活学习的地方。1904年,周恩来随母亲、嗣母与两个弟弟从驸马巷搬到了位于清江浦的外祖父家,到隔壁的陈家花园私塾馆读书。外祖父曾经担任清河县三任县令,周恩来经常到外祖父的书房阅读《西游记》等书籍。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前,有一个浮雕广场。广场上,有一尊汉白玉周恩来半身浮雕像,雕像背景是一株枝干遒劲的梅花。洁白的汉白玉浮雕与雕塑基座上青灰色的花岗岩相衬,象征着周恩来一身清白、高风亮节。书法家谢冰岩曾作诗:“铁骨凌霜健,疏影映空阶,年年花劲发,仍为伟人开。”以此赞颂周恩来高风亮节的品格。雕像背面,以黑色大理石为底,镌刻着周恩来青年时代撰写的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

进了读书旧址正门,就是陈家花园私塾馆。当时和周恩来一起在私塾馆读书的,还有他的两个弟弟和表妹万怀芝、万芳贞等人。

1907年,周恩来母亲生病后,家里十分困难,靠借债度日。在湖北做事的父亲无钱可寄,周恩来只好典当衣物为母亲看病。母亲去世后,嗣母陈氏也因肺病卧床不起,不久也离开人世。不满10岁的周恩来在一年中失去两位母亲,十分悲痛。

两位母亲去世后,周恩来和两个弟弟在清江浦难以维持生活,1908年年初回到了出生地驸马巷。周恩来在这里接受了早期的启蒙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桃花有垠,思念无限

周恩来纪念馆被称为“周馆”,位于淮安市淮安区的桃花垠,由纪念岛、宽阔的水面和环湖绿地组成。纪念岛上的主馆呈外四方形,内八角,四方八面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中华民族。四根花岗岩石柱支撑着四坡屋顶,使人联想起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寓含着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主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周恩来是中国人民忠诚的儿子,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

瞻台位于主馆南面,与主馆隔湖相望,由廊亭和东西两侧各一座高达16米的剑碑组成。剑碑由四根柱子组成棱形剑头,看似无形胜有形。

铜像广场位于文渠南岸,文渠是贯穿淮安城的一条古老的小河,它沟通城内的勺湖、萧湖、月湖三湖,流经周恩来故居门前。周恩来童年时,常在这条河里划船,到城北河下古镇去访古问今。

孙晓燕介绍道,纪念馆的仿中南海西花厅是经中共中央批准,江苏省委省政府向周恩来百年诞辰的献礼工程,与瞻台、主馆、周恩来的铜像位于同一轴线上。

仿西花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晚清风格的北方四合院,按照中南海西花厅格局,以1:1的比例设计和建造,再现周恩来生前工作、休息和会见国宾的场景,陈列周恩来生前的遗物。前客厅是周恩来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院内由西向东依次是活动室、周恩来办公室、总理卫士值班室、后客厅、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东西两侧厢房分别为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周恩来亲属和烈士子女的用房。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周恩来故居被称为“周家”,位于淮安市淮安区镇淮楼向西一里远的驸马巷中部,故居为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每个宅院都是曲折的三进院。东宅院现为原状陈列,有读书房、周恩来诞生地、主堂屋、周恩来嗣父母住房、乳母住房等,还有周恩来童年时用过的厨房、水井、菜地以及亲手栽种的榆树等。西宅院现有八婶母杨氏的住房,并开辟有“周恩来童年、家世、故乡图片展”“周恩来故居书画苑”等展厅。

从读书房向西跨过一个腰门,便是周恩来父母住的朝南的三间房屋,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里。屋里陈列着周恩来父亲的照片和母亲的画像。父亲周贻能生于1874年,曾在山阳县衙当过差,后来又在武汉等地教书。1927年,在上海的父亲曾帮助周恩来做过秘密通讯联络工作并掩护过周恩来。1942年7月,周贻能因病在重庆红岩村去世,终年68岁。母亲周万氏出生于1877年,性格开朗,直爽豪放,精明能干。传说,万氏在临盆之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一只鸾凤般的神鸟飞入怀中,全家人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孩子出生后,果然眉清目秀,气宇非凡。祖父周骏龙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叫大鸾,谱名为恩来。

周恩来从12岁离开故乡,到逝世时的66年中,一直没有回过故乡,但他生前曾多次接见当时淮安县委的负责同志,十分关心家乡的情况,曾为淮安县委题词:“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策划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使得周恩来精神宣传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周恩来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

猜你喜欢

宅院淮安读书
宅院
朱俊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老宅
“花儿总在种子里”
我们一起读书吧
游淮安府署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