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9-03-30陈岩勤康惠马良会文波沈祥春
陈岩勤?康惠?马良会?文波?沈祥春
【摘 要】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主要是:制定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重视实验教学,强化实践训练;实施双语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改革课程評价体系,加强师生交往。
【关键词】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社会对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适应当前大健康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是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1]目前,人类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主要集中在制药业,我国新药的研制逐渐由仿制向创制发展,基础研究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生物技术制药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培养一批适应我国生物制药发展的高素质、高能力、创新型的实用人才。生物技术制药作为药学院药学相关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就如何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以能够适应制药行业的发展需要,来探讨生物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制定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教学大纲是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的指挥棒,是决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大纲的制定首先要明确主体是授课的教师和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其次是针对性强,需要明确详细地规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所负有的责任;另外,生物技术大纲的制订要考虑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及时对大纲做出相应的调整;再次,大纲对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明确师生双方在课程当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要遵守所规定的内容,即教学大纲作为高校师生间对于课程预期的一份教学合同,蕴含丰富的教学理念和诉求价值,具有明显的“契约”精神。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生物技术制药涉及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药学、化学工程、分析化学、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课程体系,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各相关学科之间的不断渗透,生物技术所包含的内容不断扩大、更新。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是在生物学科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适应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生物技术制药的研究内容与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改进和完善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抗体工程等生物技术,并且把生物技术内各项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生物技术制药与药学相关学科的联系需要不断地加强,获得用于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是生物技术制药的目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学重点突出,对于交叉学科内容雷同部分,可以忽略或者简要叙述。结合大健康理论在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网络课堂、慕课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三、重视实验教学,强化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技能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体系实验课与理论课同等重要,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开放科研实验室让一些对生物技术制药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一些科研项目中或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带动其他同学的科研意识,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相应的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为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运用文献查阅能力,并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分析以及论著写作。
四、实施双语教学,培养学生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
中国的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晚于世界上发达国家,近年跟踪仿制,发展迅猛,但也存在着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性不足、下游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与国际生物技术制药技术接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采取双语教学是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药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培养他们训练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并在学习中让他们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也有所突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其自主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其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能够在未来的国内外生物制药人力资源市场中占居高端。[2]生物技术制药双语课程的开展便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资源,创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最新技术领域接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领略到本学科的先进技术理论,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五、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改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交往
课程考核是高校本科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人才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体系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根据生物技术发展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传授知识,专任教师应根据社会对生物技术制药人才的需要,采用撰写生物技术制药有关的论文、综述并结合基础知识考试、创新实践活动等多种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多种考核形式并用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解决生物技术制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融入其中。教学理念是从先进的教学理论中演绎出来的有关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反映着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的价值期待和理想追求,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实践于教学中并反作用于教学实践。[3]随着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逐步完善,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互动为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4]
在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增强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内容改革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生物技术和药学复合人才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根据生物技术制药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现状,进行资源的利用及优化,促进相关课程的整合,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要结合学科特色,及时补充新内容。同时,对教学方法以及理论与应用技术的融合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力求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生物制药人才。
【参考文献】
[1] 严爱芬, 蒋泓, 唐冬生. 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方法初探[J]. 现代医药卫生, 2013(7)1093-1094.
[2] 吴胜昔, 蔡家利, 陈忠敏, 姜和. 浅谈生物技术制药双语教材建设[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1)40-41.
[3] 韩雪, 吴金文, 徐海璐. 教学理念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实现——以《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7(7)138-142.
[4] 赵颖. 构建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新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2)139-144.
【作者简介】
陈岩勤(1972—)女,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感染与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