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以生成性资源为媒介提高儿童阅读水平的实践研究

2019-03-30闫方宇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实践研究图书馆

闫方宇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生成性资源的概念和图书馆生成性资源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图书馆实现开放宣传后的儿童阅读形态变动现象,提出了图书馆以生成性资源为媒介提高儿童阅读水平的实践途径。要以读者推荐为核心,以馆员推荐为主导,以“阅读任务”形式为主,切实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 图书馆;生成性资源;提高儿童阅读水平;实践研究

一、引言

教育界普遍认为,阅读行为能够培养人们的语文素养,带动提升人们的社交能力和文学素养,更能够矫正人们的人格与品格,令其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概念中,阅读教育始终处在核心地位中。但从全方位教育角度来看,提升儿童的阅读水平不仅仅可以在教室中进行,具有开放性质的图书馆也可以利用某种媒介来完成提升目标。而从图书馆所拥有的资源内容来看,使用生成性资源作为媒介来提升儿童阅读水平,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

二、生成性资源的概念

生成性资源属于活性资源的一种,其诞生于活性学习行为中,具有教育教学辅助作用。一般情况下,生成性资源都会在课堂中产生,成为教师拓展教学的首选资源。但在其他的学习或阅读环境中,生成性资源也可以指人们通过学习行为而总结归纳出的经验。同样可以在固定范围内进行传递。但生成性资源在生成过程中拥有一定条件限制,那就是其生成和传播的背景中,必须要包含大量的知识资源,这样其才能够被称为“资源”,不断生成和应用。故当前在学习范畴中,教室可产出生成性资源,在图书馆等知识资源的集中地也能够产出生成性资源,两者均可为学生以及其他人员提供学习空间和资料。

三、图书馆生成性资源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1、其诞生于过程之中

生成性资源属于图书馆固定资源的一种,但其与藏书、图书类的资源不同,其具有绝对的活跃性特征。当人们在阅读和记录的过程中对固定的书籍产生全新的印象或见解时,只要见解具有应用价值和传播价值,那么这种诞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学习资源,就可以被归类为图书馆生成性资源。不仅如此,在生成性资源概念不断累积时人们发现,当某一群体依照同一本书籍产生交流性意见时,这种因团队探讨而生成的最终成果,也可以被归纳在生成性资源概念内。故我们可以分析,生成性资源的第一特征即为其必须诞生在阅读过程之中。

2、诞生条件限制在情境范围内

从诞生形态中可以分析,如若单人在阅读期间能够得出一些结论,那么他本人为了验证这种结论的可行性,其便必然要再度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验证。而这一整个验证的行为自然就会被包含在图书馆范围内。假使资源诞生于团队讨论中,团队之间为了证明各自的观点,其便也会不断进行交流,各自输出具有辩论性质的信息,信息在一定空间内会不断传递和交互,长时间后便會形成完善的信息交流网络,网络内部即为特定且随机的“情境”。故从生成性资源诞生形态来看,其第二特征即为必须限制在情境范围内。

3、所有资源均以开放形态呈现

图书馆空间内,绝大多数的生成性资源都以主动形态呈现。具体而言,人们带有目的的进行阅读,其目的就是为了在阅读过程中完成探索或积累。因此图书馆内部的阅读行为实际上就是不断探索、归纳、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人们共享图书馆内部书籍资源,那么当图书馆带有目的的开展教育辅助工作时,生成性资源的产出者也具有一定义务,将自身的阅读所得放置到共享空间中,与图书馆一同完成教育辅助工作。这一特征实际上也是图书馆提高儿童阅读水平时的重要推动力。其以公平、自由等概念为主,在图书馆内部形成了完善的读者资源共享空间,正式将儿童加入到了阅读与探讨的队伍中,为儿童阅读的入门和升级均做出了完善贡献。

四、图书馆实现开放宣传后的儿童阅读形态变动现象

1、参与到阅读情境中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多

事实上,虽然绝大多数的图书馆早已完成开放,但因为部分图书馆未能及时进行宣传,故而导致一些忙于工作的家长并不清楚图书馆已经进入开放状态。同时一些儿童虽然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但在图书馆并未进行完善宣传的背景下,儿童也很难对图书馆开放产生深刻印象。而当近年间图书馆均开始使用现代化宣传手段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接收到开放信息。不仅如此,各个幼儿园和小学也都开始宣传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家长们必然会受到关联影响。故在多个条件综合作用下,进入到图书馆内进行阅读的儿童数量便会极速增多。这种现象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可以号召更多的儿童进入到早读和阅读行列中,且能够有效充实图书馆生成性资源;但另一方面也会对图书馆的引导工作造成一定压力,也就是说,图书馆所面临的提高儿童阅读水平的压力也会越发加大。

2、图书馆内部儿童读者的类别将逐渐增多

虽然儿童在固定年龄阶段中会拥有相似的心境,但毕竟儿童生长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文化素养存在根本上的差异,故实际上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图书馆在利用生成性资源提高儿童阅读水平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必然会使用一些教育手法,例如“因材施教”等等。但无论如何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任务并非为教育,他们的专业性也无法与语文教师持平,因此在儿童数量增多的背景下,图书馆所面对的儿童性格类别也会增加,继而进一步加大图书馆工作的难度。

五、图书馆以生成性资源为媒介提高儿童阅读水平的实践途径

1、以读者推荐为核心

上文中说道,图书馆实际上并不具有完善的教育能力,因此其在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时,可以适当借鉴一些教育教学手段。当前在语文教育概念中,最常应用的阅读教育模式即为“群文阅读”。这种阅读教学法以交互性思维为主,旨在要求单人与单人之间依照自己的阅读所得和经验进行交流。图书馆可以适当应用这一手段,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其落实。

首先,图书馆馆员可以组织一场读书交流会,交流的主体为各个儿童,家长们可以在旁进行旁听,但不能对儿童行为进行引导或干预。这一前提则需要各个馆员提前与参与者的家长进行商议和确认,务必要保证整个交流会的秩序,尽可能的突出儿童在阅读会中的核心地位。其次,馆员可利用新媒体宣传手段提前言明读书交流会的参与规则,例如由儿童携带一本自己读过的书等等。在正式的读书交流会中,可以先由图书馆馆员充当“带领者”,先按照固定的流程介绍自己喜欢的书,以及自己看书后对于书中内容的体会。馆员完成介绍后,可选择一名相对勇敢的孩子继续介绍,而这名儿童完成介绍后,可先由手持同一本书的其他儿童进行再度交流。当持有同一本书的儿童交流完毕后,余下儿童可自我推荐,在获得大家的肯定后可以继续分享准备好的书籍与看法。这种以读者交流会为主的推荐形式,不仅能够为儿童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空间,令他们的阅读经验和语言组织能力得到充分提升,更能够通过“阅读过一本书”这种既定条件吸引儿童交往新的朋友。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实践研究图书馆
图书馆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