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2019-03-30李水英

科学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形势下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李水英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在新形势下,新课程理念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一步步前进,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不仅需要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众多的教学理论是我们教育智慧的源泉,立足实际,聚焦课堂,必将迎来小学教学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小学教学实际,根据新形势下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下;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小学教学工作者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实现数学学习思维和意识的塑造,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将生活化情境教学与动手实践教学以及现代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为培育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提供教学指导。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利用外部的事物给孩子以刺激,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兴趣或困惑,目的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吸引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能引起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需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强调数学教学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根主线逐步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应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来点燃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认识》时,课前将已经准备好的装有10~100粒不等黄豆的纸袋放在每个同学的桌上,学生会感到很好奇,于是我告诉他们这节课要进行数黄豆比赛,看谁把袋子里的黄豆在桌子上摆好后能让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桌子上有多少粒黄豆。学生听了觉得很新鲜也很兴奋,在我的一声“开始”后很快就讨论和行动起来,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当我在学生中间巡视的时候看到有的学生以“十”为单位摆豆时,就马上告诉同学们老师知道这堆豆子有几粒,学生很惊讶,课堂一下就安静下来等待老师的答案,眼神里充满好奇。此时的学生很是不解,为什么老师能不要一粒一粒的数就能知道是多少粒呢?该怎么摆才能让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黄豆粒数呢?这时我适时引出数量较多时以“十”为单位的摆法。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了教学情境中,整个过程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二、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获得新知

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同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分数的意义"前,我先提问学生:"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主动地面对新知去回忆再现旧知,并通过变流互相启发补充。接着提出:"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想像和问题自学课本,并把获得的知识在小组、班级中交流,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归纳、表述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小组有分工,人人有事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收获。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即使是学困生,他的自卑感和紧张的压力也会消失;合作学习中组与组有竞争,如:汇报学习成果时,哪个小组先讨论出来,就先回答,小组成员可以积极发表见解,若回答不完整,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其他组的汇报如有不同见解,可以自由提问、辩论,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注重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水平

课程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培育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各项能力塑造的过程。对于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而言,学生首先获得的是感性认知,然后将其转化为内在的思维与认知,从而达到培育自身思维能力和逻辑力的目的。动手实践练习有助于学生实现抽象概念的内化,进而对应数量关系,得出答案。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的教學中,数学教师为学生准备图形教具,组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求面积的方式,从中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法,最终在实际操作中获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方格纸切割平行四边形,然后通过数格子算面积的方式推导公式;也可以通过拆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方式进行推理。通过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学习,有助于学生转化学习思想,从而深刻理解长方形、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联。从中可以得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最大程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而言,教学方法的改进必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但是,教师应当意识到,任何教学策略都是建立在课堂教学实际的基础之上,并且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也要充分考虑在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及外在表现,积极引导。只有这样,教学策略才能发挥最优效果,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济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7).

[2]杨庆余.我们应该怎样教数学[J].学科教育,2001,(12).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东县洋塘完小)

猜你喜欢

新形势下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