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研究

2019-03-30陈千惠王梓了郝苏会于海龙

科学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新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陈千惠 王梓了 郝苏会 于海龙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单单是一项必修学科,更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的教学理念、价值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等都纷纷做出了调整和转变,以适应当前的教学实践需要。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则是蕴含着挑战的机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当的实际教学需求,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教材体系、师资建设、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创新方式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伟大论断,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推动了思想价值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各大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衔接点,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要精神,就需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完善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评价体系,促进高校学生核心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任务的需求,更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的确立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成功召开之后,各高校纷纷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教学方式的调整,同时也暴露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思想政治理论中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思想政治理论作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的必修学科,其知识理论和相关的概念过于抽象,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知识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理论的提炼和总结,缺少思想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相关的概念性知识缺少生活化的解释和分析,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打消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导致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于形式化,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提升。

1.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影响了教育效果的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重要论断,这就使得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的问题。其中,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固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很难转变,无法快速的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并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面对更为沉重的教育责任和教学任务,部分教师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自身教学方式创新相协调。

1.3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少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在生活中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积极乐观的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核心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和缺少课程评价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化和课程评价主体也过于单一,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评价的互动,使得师生关系较为严肃。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核心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工作中来。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体系、教师的建设及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2.1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互动性

教材对于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应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材应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课“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时代性特征,及时更新教材知识,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是应该使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体系更加具有逻辑性,同时也应该使教材中的语言表述更加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和正确的政治信仰,同时也应该具备综合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方面,应该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我国思想政治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把理論与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通过言传和身教去影响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建立一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对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应立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在“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的课程评价原则下,坚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共同兼顾、共同发展的导向性,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另一方面,应注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应该把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都作为评价的主体,进一步协调教师与学生之前的关系。同时也应该采用多种课程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评价结果更加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和客观性,进而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结语

综上言之,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求逐渐增多,特别是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的伟大论断,这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加强了课程教材体系的完善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评课评价体系的建立,全面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福蕊.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20(07):114-117+123.

[2] 冯留建,刘国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4):4-8.

[3] 薛敏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探索[J].才智,2017(17):110-111.

(作者单位:1.河北承德医学院基础学院2017级学生2.河北承德医学院辅导员老师)

猜你喜欢

创新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