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有边界意识
2019-03-30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赵 郡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具有较为清晰的边界意识。在物与我之间、我与他之间有着较为明晰的边界,而且能够守得住边界。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都有着较为清晰的边界。教育需要有边界意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育中的为与不为。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越俎代庖、包办代替的做法比比皆是。人们往往还会理直气壮地说:“都是为了你好。”作为父母和老师,总是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孩子可以不再走,希望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以为孩子成长搭起便捷之梯。于是,爱着爱着就分不清彼此了,边界就模糊了。
开学初,很多一年级家长送孩子上学,恨不得每天都把孩子送到座位上。低年级班主任指导学生做值日,常常是直接代劳;中年级的老师,有的还在手把手教学生练字;初中的老师,还会事无巨细地叮嘱学生……
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关怀中,蕴含的是浓浓的亲情和师爱。然而这些现象值得反思: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陪孩子长大?如何教育学生成长?在他们不同的成长阶段,我们应站在他们身旁的什么距离、哪个位置?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他们的独立能力是需要历练的,学习方法是需要摸索的……那么,这些道理的实践和验证是不是也需要时间和空间呢?作为教师,我们做好教育的分内之事就好,需要学生体悟历练的,就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吧。
教育的分内之事都有哪些呢?边界在哪里呢?其实这些老师们都知道,只不过做着做着就忘了,就开始各种担心。
作为班主任,分内之事就是管理好班级学生和处理好班级事务。对于新任班主任,学校通常会安排师徒结对和班主任培训指导会等,帮助新任班主任熟悉业务、提高水平。如果校长时常关心、过问一下班主任的工作,听听其困惑与收获,在班主任提出需求时适当给予点拨和支持,新任班主任无疑会成长更快。
但是,如果校长时常直接指导班主任如何排座位、怎么画黑板报、怎样选班干部……那么,班主任会怎么想?是不是心中除了温暖和感动,还会有些不太舒服的情绪?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依然受到如此“关爱”的话,那么最初的温暖和感动是不是也会消失殆尽?
新任班主任,非常希望得到校长或主管领导真正的信任、真诚的理解、适当的肯定、方向的引领和方法的指导。什么是真正的信任?或许就是“我远远地看着你放手去做,关注你,为你加油,但是绝不事事插手、事必躬亲。我相信你能自己搞定,也愿意陪你在困难中一路创造风景。当你求助时,我会坦诚指路绝不含糊,也绝不替代。”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便很容易理解学生希望得到师长怎样的指导和关照了。
教育需要有边界。可为之处,遵循规律,清晰透彻,竭尽全力;不宜为之处,尊重规律,静待花开,用爱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