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虫病原线虫及其与药剂混用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

2019-03-30金立新董代幸张佩胜孙泉良陈建仁蒋群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露地线虫病原

金立新,董代幸,张佩胜,孙泉良,陈建仁,蒋群峰

(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土肥站,浙江 杭州 311400)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Fabricius)〕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芜菁、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许多地方十字花科蔬菜连年种植,给黄曲条跳甲的连续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南方地区,黄曲条跳甲已经成为蔬菜上仅次于小菜蛾的第二大害虫,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

青菜是杭州市富阳区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黄曲条跳甲在富阳1年可发生7~8代,目前主要以啶虫脒等化学药剂防治为主,防治效果不甚理想。昆虫病原线虫(EPN)是昆虫的专化性寄生天敌,是寄生于昆虫体内的线虫。EPN不仅防治效果好,无农药残留问题,且主要针对靶标昆虫,对植物、人及动物无害,加上有效防治害虫时间长、使用方便,目前国内已开展了大量应用病原线虫控制土壤害虫的研究[2]。为此分别通过露地及大棚进行试验,以明确EPN对青菜地黄曲条跳甲的使用方法和控制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杭州市富阳区受降镇大庄村进行。地势平坦,肥水管理良好。试验地分为大棚和露地两部分,其中供试大棚3个,每个大棚约400 m2,种植广东菜心,于2018年9月27日播种,前茬作物为叶菜;露地面积为0.2 hm2,种植青菜黑大头,于2018年9月17日播种,前茬作物为玉米。种植前进行统一的土肥管理,试验地条件一致。

供试作物为青菜品种黑大头和广东菜心。供试药剂为昆虫病原线虫(EPN)绿保安®-ALL,每袋1亿尾,海绵制剂,浙江绿神天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商品名福戈,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商品名倍内威,美国杜邦公司生产。施药器械为WBD-16A型电动喷雾器。

1.2 处理设计

进行露地和大棚2个试验,每个试验的处理小区均随机排列,重复3次。施用药剂浓度均为667 m2昆虫病原线虫1亿尾,倍内威1 500倍液,福戈1 875倍液,啶虫脒1 250倍液,667 m2用水量为30 L。每袋EPN海绵制剂浸泡在适量水中用力挤,洗2~3次(海绵发白为止)成为母液,母液加水30 L 以上进行喷雾使用,喷施后可适量浇水,让EPN随水一起渗入根部土壤。试验中,各含EPN 的处理均为作物幼苗叶面及土壤表面均匀喷雾处理,常规用药为作物叶片喷雾处理,选择在傍晚时间用药。

露地试验。共施药3次,第1次施药时间为播种后3 d(2018年9月20日),之后每隔10 d再施药1次。试验共设6个药剂处理:处理1,第1次用EPN+倍内威,第2次用EPN,第3次不施药;处理2,第1次用EPN+倍内威,第2次不施药,第3次用EPN;处理3,第1次用EPN+倍内威,第2次用EPN+倍内威,第3次不施药;处理4,第1次用EPN+倍内威,第2次不施药,第3次用EPN+倍内威;处理5,第1次用EPN+倍内威,第2次用倍内威,第3次用EPN;处理6,第1次用EPN+倍内威,第2次用EPN,第3次用倍内威。并以3次均喷清水作为对照(CK)。小区面积80 m2。第3次用药后10 d调查叶片受害情况。

大棚试验。共施药3次,第1次施药时间为播种后3 d(2018年9月30日),之后每隔10 d再施药1次。试验共设置3个药剂处理:处理1,3次均用EPN;处理2,第1次、第3次用EPN+倍内威,第2次用EPN;处理3,第1次、第3次用福戈,第2次用啶虫脒;并以3次均喷清水作为对照(CK)。小区面积100 m2。第3次用药后12 d调查统计叶片受害情况。

1.3 调查方法

收获前调查青菜叶片受害率,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每个小区定5个点,每点随机选取15株青菜,统计最上面的4张完全展开叶,按照分级标准记录受害程度并计数。计算叶片受害指数和综合防治效果。分级标准:0级,无被害状;1级:叶片上有零星被害状;3级:叶片上有1/3以下面积被害;5级:叶片上有1/3~1/2面积被害;7级:叶片上有1/2~2/3 面积被害;9级:叶片上有2/3以上面积被害。

观察各处理有无生长异常现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露地试验

表1表明,昆虫病原线虫与倍内威联合使用,不同的施药时间、次数及配合方式对防治叶菜黄曲条跳甲的效果均有影响。使用2次EPN+倍内威(处理3、4、5、6)的防效均能达到86%以上,其中防效最高的为处理5(第1次EPN+倍内威,第2次倍内威,第3次EPN),其平均防效为91.4%;而仅第1次使用了EPN+倍内威(处理1、2)的处理其平均防效只在60%左右,其中处理2(第1次EPN+倍内威,第2次空白,第3次EPN)的防效最低,仅为57.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与对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2次EPN+倍内威的处理(处理3、4、5、6)与使用1次(处理1、2)的处理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使用相同次数EPN+倍内威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1 昆虫病原线虫对露地叶菜黄曲条跳甲的 防治效果

2.2 大棚试验

表2结果表明,使用EPN(处理1)对防治叶菜上黄曲条跳甲有较好的效果,防效为74.2%。在第1次和第3次搭配化学药剂倍内威1 500倍液(处理2),可显著提高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效,达88.2%。常规化学药剂福戈与啶虫脒轮换使用(处理3)对防治黄曲条跳甲也有明显的效果,防效可达86.6%,略低于EPN+倍内威的处理,这2个处理间防治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EPN+倍内威处理和常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均极显著高于纯线虫处理和对照,纯线虫处理与对照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2.3 安全性

观察露地及大棚试验中各处理叶菜的生长情况,植株生长健壮,叶片颜色浓绿,均无异常现象,未出现药害等症状,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及其与常规化学药剂倍内威共同使用时对青菜生长安全。

表2 昆虫病原线虫对叶菜黄曲条跳甲大棚 试验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显示,无论在露地还是大棚中使用昆虫病原线虫(EPN)+倍内威2次及以上,对防治黄曲条跳甲均有显著效果。使用EPN防治3次的效果比使用 2 次的好,但均不如搭配化学药剂的

防治效果。EPN与化学药剂倍内威的不同搭配方法及用药情况对防治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同用药次数内的不同组合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总结出比较合理的用药方式为,播种后3 d在青菜出苗后使用1次EPN+倍内威,间隔10 d 左右使用1次倍内威,再间隔10 d使用1次EPN,其防治效果最好,且到叶菜采收时农药残留可降到最低。

露地试验中,只在第1次使用了EPN+倍内威,后面间隔10或20 d再使用1次EPN的处理防效较差,其原因为试验时猿叶甲为害较重,且未进行其他药剂的处理,而其他处理中后期使用的倍内威对猿叶甲有一定的防效。在叶片受害指数统计时未能明确区分是否为黄曲条跳甲为害,因此对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试验中不同的EPN+倍内威处理组合对防治效果有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化学药剂的使用间隔期存在一定的关系,2次药剂的使用间隔期为20 d的防治效果要低于间隔期为10 d的,其可能是因为一般化学药剂的防治有效时间为7~10 d,之后容易受到外来跳甲成虫的为害。因此推荐2次化学药剂间隔时间以10 d左右为宜,且在前期使用为佳。使用EPN+化学药剂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减轻黄曲条跳甲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可以作为绿色防控的一种植保技术。

大棚试验中,常规药剂的处理与EPN+倍内威的处理效果相当,这与黄曲条跳甲基数及气候条件也有一定影响,气温较低,黄曲条跳甲活动减弱,试验结果差异不显著,这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露地线虫病原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化学合成杀线虫剂的分类概述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抗旱保水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基于培养池阵列微流控芯片的单线虫并行分离条件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