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2019-03-30王仕涛
文/王仕涛
新时代条件下,创新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说它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是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以改革创新为鲜明特征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前所未有地需要创新,但人们在对于创新的认知上仍有不少模糊的地方。
说它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是因为创新目的是引领发展,它是用来践行的,不是用来清谈的。无疑,创新正越来越多走入中国科技经济实践,但清谈不能说已完全杜绝。
尤其是当前,在国际迎来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国内经济形势稳中有变的情况下,实现我国产业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发动创新引擎的现实意义更加重大。
国家发展新时代、经济发展新阶段为今年两会赋予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19年我们迎来建国70周年,深入讨论并实践创新这一新时代命题,影响深远。
亟待厘清的一个常识性基本问题是,我们讲的创新究竟是什么?当前,一些领域、一些地方较为强调“狭义”的创新,而一些领域、一些地方则较为强调“广义”的创新。
过于强调创新的“狭义”容易把创新理解“小”了,过于强调创新的“广义”又容易把创新理解“虚”了。尤其是同一场景下两种创新话语的交叉使用,极易导致逻辑的跳跃和实践的无所适从。
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创新的内涵和要求都有过明确的阐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并坚定落实。
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其中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科技是引领创新的第一要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需要我们做好中长期准备,在增强历史耐心的同时加快步伐,统筹出成果和用成果,着力突破事关国计民生的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基础前沿和成果应用两个“最后一纳米”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创新需要我们在“全要素”上下功夫,通过科技和其他要素的高效配置实现成果转化;在“全面向”上下功夫,重点聚焦“三个面向”,把科技创新效用体现在国家发展各方面;在“共同体”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生态化、体系化、多层次的创新体系。
新形势下,面对烽火四起的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没有一招鲜或几招鲜,我们就会在核心关键技术上被“卡脖子”;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就如逆水行舟,不升级就形同降级。我们尤需避免新旧发展动能“青黄不接”,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这一发展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站在建国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需要更深刻理解创新的历史价值。下一个70年,我国将总体穿过21世纪历史风云。我们坚信,创新将始终是引领中国穿透重重历史迷雾的第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