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实践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03-29汉思

商情 2019年8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汉思

【摘要】在现令人才教育中,创新可以说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人才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将就基于创新实践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1引言

在社会发展中,创新是重要的动力,也是现今世界经济发展当中的关键。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精神的人才进行培养,已经成为了现今各大院校积极开展的一项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即可以对实践基地进行建设,通过基地作用的发挥实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建。

2基地建设模式

在创新基地建设中,其主要功能即是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设备与场地,在配备教师资源的基础上保证具有良好的资金支持。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兴趣驱动。在基地中,学生可以联系自身实际爱好与兴趣组队进行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的代入下进入到基地中开展创新活动。对于课题组,可以对学校的创新基金进行申请,在经过审批通过后即可以获得支持,能够在基地条件下无偿开展实践研究。在该过程中,可以由基地教师为学生做好辅导帮助的提供;第二,自主创新。即将创新设计课题为目标,对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互动以及独立探索进行积极的引导启发,对其自主学习当中的探索性以及自主性进行增强,在教育当中对学生的问题分析以及解决能力进行培养,使其更好的掌握创新技能与精神;第三,竞赛引领。在将创新基地为支撑的基础上,将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载体,对学生提供支持与引导,使其能够参与到活动当中。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机械创新大赛以及活动等方式开展竞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也需要对科技类协会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与鼓励,包括有创新作品展以及社团科技沙龙等等,在校园范围内实现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使各类活动能够在校园当中蓬勃开展,保证不同学生在在校期间都能够接受创业项目训练,保证相关活动的覆盖面;第四,特色培养。在同机械行业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智能制造等项目选题进行鼓励。即鼓励学生将机器人技术应用研究、技术研究、智能制造等为主题进行选题,保证能够做好互联网以及机电控制间的结合,对科学创新创新项目群进行建立。具体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需要在教育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资源进行统筹,积极做好第一、第二课堂间的结合,以系统的方式开展创新实践相关活动。在具体教学当中,可以将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将各级科技创新活动、计划作为载体,通过学术科技竞赛以及创新創业大赛的方式实现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3发展方向

为了能够使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在人才培养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即需要能够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第一,深化教学改革。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此,即需要学院能够将学生创新意识、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当中的重要出发点,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与内容进行积极的改革深化,向着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方向进行转变,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方式等精神进行培养。具体来说,在教学中即需要能够做好问题探究、团队协作、翻转课堂以及启发讨论等手段的应用,对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对混合式课堂项目进行尝试与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效果;第二,深化科教融合。在教育当中,需要对校园、企业等多种协同教育机制进行建立与探索,同多个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同企业实现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稳定建立,联系实际对协同培养机构进行建立。在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能够积极参与到对于学生的培养当中,以此为专业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动力;第三,加强过程管理。在现今全过程、全员创新要求下,学生在具体学习当中也具有了更高的创新参与度。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在具体参与到创新实践的目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目的包括有保研以及获得相应的学分等,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虽然对于创新也具有较高的热情与意识,但在具体创新技能以及思维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缺乏情况,在具体创新设计训练效果方面存在不够理想问题。对于该种情况,即需要在未来教学当中进一步做好教学过程管理工作,做好考核机制的强化,对学生同教师间的沟通交流进行进一步增强,切实实现创新教育质量的提升;第四,加强项目评价。对于创新项目,做好评价是保障项目开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即包括有立项、中期以及结题这几个阶段的验收评审,根据之前所制定的评审细则,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评审。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答辩、网络评审以及功能演示等方式进行处理。在该项工作开展中,要做好立项评审工作,将具有较强创新性以及新颖思路的项目选拔出来。在项目开展中期,即需要能够做好指导以及监督作用,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需要结合下一步工作给出建议与意见,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最后,也需要做好项目的验收,整理相关的材料,如实验数据、检查报告、验收报告等等,切实提升学生在实验当中的科研素养;第五,营造文化氛围。在教学当中,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可以通过创新论坛、讲座等方式对优秀作品的表率作用进行发挥,以此实现浓郁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在项目研究完成后,即可以对科技文化节以及创新论坛进行举办,为参加项目的师生做好展示成果、作品平台的提供,通过项目讲解答辩以及现场观摩方式的应用鼓励创新文化的培育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4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基于创新实践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院校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对创新人才培养引起重视,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创新水平,为我国综合组织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