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十四村: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2019-03-29马洪军
马洪军
兴十四村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甘南县城东南17公里处,西临内蒙古自治区,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响应党中央开发北大荒号召组建起来的移民村。几十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村党委书记付华廷的带领下,兴十四村始终没有分田到户,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现已发展成为幅员4.2万亩,其中耕地2.4万亩、人工林1.5万亩,人口11600多人的高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成为拥有35家企事业,集农、林、牧、生物制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旅游、房地产开发和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黑龙江富华集团,形成了“生态农业、链条产业、集团推进、规模经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格局。为了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兴十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继续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时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通过一二三产业和城镇化建设实现融合发展,加快人口聚集,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018年,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总资产达到23.84亿元,总收入实现21.41亿元,人均收入7.68万元。
始终坚持做精第一产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现代化
兴十四村始终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现已实现了耕地机械化作业、农田节水化喷灌、作物良种化种植、土地集约化经营、牧业标准化养殖。目前,园区核心区面积已达2.4万亩,已建成万米智能温室1栋、实验控制中心2500多平方米、1个3000吨库容的马铃薯种薯窖,1200平方米的智能程控水稻催芽车间,棚室总数达到了1331栋。同时完善了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先后购置大型喷灌100多台套,耕地实现100%高效、节水喷灌。园区全部采用“3+2”生产模式(即空气、水、土壤无污染,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绿色种植,打有机牌,走特色路。目前,兴十四村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1万多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红小豆、白芸豆等10余个,认证绿色食品标识4个。拥有国产、进口等各类农机近600台套的黑龙江省高标准大型农机合作社,覆盖作业面积10万亩,代耕30万亩,兴十四全村耕地由村里2%的劳动力种植,98%的劳动力成为二、三产业工人。
始终坚持做大第二产业,实现了农区工业产业化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兴十四村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村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提质增量。狠抓了五个投产项目:一是黑龙江卫诺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酶制剂生产项目,公司全年完成各类单酶生产总计4800吨,同比增长35%。二是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2015年10月,兴十四村成立黑龙江兴十四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农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农务和便民服务平台项目。自运营以来,兴村网平台已实现甘南县内8大社区、10个乡镇、95个行政村的网点的全覆蓋。共建设信息站点393个。自成立以来,累计培训信息员、商家、政府工作人员2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本地商家入驻183户,发布商品2145种,完成网上交易79754笔,实现总交易额5214.9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占总交易额的80%以上。目前,在大米网销售排名第九。三是富华科技有限公司有机大米、杂粮生产项目。继续做大做强有机大米、大煎饼、葵花、杂粮杂豆的加工产业。双管齐下,通过原有的经销商和兴村网电子商务平台把兴十四村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四是北京科为博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微生态制剂项目。全年共生产乳酸菌4664公斤。公司研发的一个植物乳杆菌品种,已经进入到小试阶段。另外,富华有机肥厂有机肥生产项目2018年实现了新突破。
始终坚持做活第三产业,实现了农村经济多元化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兴十四村仓储、旅游等第三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全村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一是物流仓储产业。总投资2亿多元的黑龙江兴十四粮食仓储有限公司,已建成12个储粮仓,总库容达到50万吨,目前已收粮25万吨。二是旅游培训产业。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原有村史展览馆等30余处旅游观光景点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兴十四村文体馆、兴十四龙泉绿色庄园等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来自八方的游客16万人次。作为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河北省委组织部、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省农委等部门的培训基地,共接待超百人以上培训班30余期,全年培训学员4000多人。三是运输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带动了运输服务行业,全村来往于县城的出租车40多辆,私家车300余辆,2016年10月,甘南县到兴十四村的公交线路正式开通。同时带动了有机农产品销售量不断增加,超市、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进一步繁荣。
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实现了农民生活小康化
2011年,经省政府批准,已将音河镇政府迁至兴十四村,并将音河镇更名为兴十四镇,同时对兴十四村的项目立项、环评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比照“百镇”和旅游名镇试点执行。兴十四村始终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农民,早在1981年就实现了住房砖瓦化,1982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2002年以来,建设花园式单体村民别墅136栋,全村80%的农户住上了别墅,户均居住面积196.6平方米,每栋35万元的别墅村民只拿10万元,村集体补助25万元,产权归村民个人。目前,全村人口已由原来的不到2000人发展到11600多人,按照兴十四村5万人口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了解决新增加人口住房问题,兴十四村把原来的旧房子全部拆迁,五年来新建公寓楼34栋、52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车库、仓房、商服,同时完善了上水、下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成了商业服务一条街、省委基层干部兴十四培训中心、五保供养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兴十四学校高中教学楼、食宿楼,幼儿园,医院,计划生育辅导站,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全村住宅全部采用水源热泵取暖,安上了太阳能,实现了低碳、节约、环保。村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还享受吃粮、吃水、物业管理、合作医疗和学生上学等“十免费”待遇,村民生活富裕、和谐,完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2013年,兴十四村花园别墅小区先后被建设部授予国家AAA级住宅小区和十佳精品宜居小区等荣誉。2014年,兴十四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兴十四富华房地产开发公司被授予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最高奖项——广厦奖。2015年9月,兴十四村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2016年10月,兴十四入选了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2017年10月,兴十四村被原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始终坚持人工植树造林,实现了农村环境生态化
兴十四村坚持每年人工植树造林。2012年经省林业厅批准组建了兴十四生态林场,现已建成年产5000万株,集“育、管、造”于一体的苗圃1处,农防林网48条,累计人工造林1.5万亩。万亩人工林中主要有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红松、杜松、银杏、黄玻璃等20多个树种,最高樹龄达60年,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0%(村别墅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经国家林木专业评估机构评估总价值达6亿元,成为兴十四人的“绿色银行”。万亩人工林不仅自身创造经济效益,还有效抵御了风沙、净化了空气,调节了当地小气候,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始终坚持加强组织建设,实现了村务管理民主化
兴十四村始终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村两委班子坚持实行定期走访制度,实行“五不准制度”,实行“党员服务区”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制度,进行民主管理、民主评议,深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发挥出了极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村党组织显示出了极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两委班子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在新一届村党委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都采取了不设候选人的直选方式,只给每名党员和村民发一张白纸,愿意选谁就写谁。结果都是原任班子主要成员当选。同时,兴十四非常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后备干部。
兴十四村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受到国家、省、市、县各级表彰奖励500多次,其中1979年受到国务院嘉奖,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十大特色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佳范例、国家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村、国家级生态环保示范村、全国生态文明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
新时期,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将继续按照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县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中心环节,大力发扬 “拓荒牛”和“闯关东”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进一步做精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第三产业,把兴十四村建设成为一个高标准、现代化的城镇,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作者单位:兴十四村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