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2019-03-29聂杨龙

商情 2019年5期
关键词:感染

聂杨龙

【摘要】目的:思考IOU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ICU科室培养的8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纳入实验组),再分为生存压组40例、死亡组40例:同期抽取未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评价其临床指标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①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生存亚组和死亡亚组608评分、血清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真菌感染及休克数据间存在差异(P<0.05)。②依据多元回归模型,可知GCS评分、低蛋白水平、机械通气和真菌感染、休克等均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ICU患者,GCS评分和低蛋白血症、呼吸机时长及真菌感染是均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若患者表现为休克则证明其预后不良。

【关键词】ICU科室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预后危险因素

鲍曼不动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自然感染率极低,但可对抵抗力个体予以感染,而这也是住院患者感染高发问题。相关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位居院内感染前5位,于非发酵菌中仅低于铜绿假单胞菌。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出现,使之在药物滥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引起耐药问题,即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而这不仅会增加患者并发症,还会影响其预后效果。对此,抽取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ICU科室培养的8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表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ICU科室培养的8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期抽取未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即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比为52:28;年龄中位数为(71.9±14.4)岁;GCS评分为(9.4±3.4)分、血清白蛋白水平为(25.2±3.7)g/L。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为50:30;年龄中位数为(70.4±16.1)岁;GCS评分为(11.2±2.8)分、血清白蛋白水平为(28.6±3.6)g/L。各数据间相似(P>0.05)。

1.2方法

收集各组患者相关资料,例如年龄、性别和侵入性治疗、机械通气状况等;科学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体温和血压等,同时做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及肝肾功能的测定,以此评估其脏器功能;精准记录患者病死情况。而在此过程中,若患者存在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则可证明为院内感染,且由《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相关依据诊断。

1-3统计学处理

借助统计软件SPSS 21.0,对本文数据汇总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s、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若P>0.05,则证明数据相似,无研究意义。

2结果

2.1生存亚组、死亡亚组指标比较

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生存亚组和死亡亚组GCS评分、血清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真菌感染及休克数据间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生存亚组、死亡亚组指标比较[n=40、±s]

2.2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死亡危险因素

依据多元回归模型,可知GCS评分、低蛋白水平、机械通气和真菌感染、休克等均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见表2。

3讨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内,能够长期在机体皮肤和黏膜组织、床单与床垫、呼吸机处定植,若患者抵抗力相对较差,则会增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特别是在ICU科室患者中,还会引起死亡事件。而在预后危险因素思考中,可知GCS评分、低蛋白水平和机械通气、真菌感染、休克均是引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H。例如:GCS评分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重要因素,也是鉴别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前提,因意识不清者会表现为自主性呛咳,在难以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同时,加重肺部感染;机械通气于某种程度上对机体呼吸道防御功能的破坏,使之在损伤气道粘膜和纤毛粘液系统的同时,使鲍曼不动杆菌于受损部位内定植、侵染。本文可知,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生存亚组和死亡亚组GCS评分、血清白蛋白、機械通气时间、真菌感染及休克数据间存在差异(P<0.05),且该指标还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总而言之,针对ICU患者,GCS评分和低蛋白血症、呼吸机时长及真菌感染是均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若患者表现为休克则证明其预后不良。

猜你喜欢

感染
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的临床检验及感染情况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手术室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