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与美:周敦颐《爱莲说》里的美学观
2019-03-29周硕人
周硕人
摘要: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其著作《爱莲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爱莲说》集中展现了周敦颐的君子美学观,其具体的内涵概括而言可分为理学美、自然美和人格美三个方面。周敦颐以莲花作为审美对象,表达了清静淡泊、和谐致远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周敦颐 莲 君子观 美学观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湖南道县人。周敦颐在年少时期历经波折,24岁初入仕途,担任洪州分宁县主簿一职。公务之余,周敦颐喜好讲学,因此兴教办学,大获好评。周敦颐晚年在濂溪书堂讲学,因而被世人称为“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学说著述富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其思想融合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于一炉,因此被后人尊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的一生传世作品不多,著有《太极图说》、《爱莲说》、《通书》、《周元公集》等。其中,《爱莲说》是周敦颐与友人在游山玩水之时兴起而作的一篇散文。全文虽然仅有119字,但在字里行间中都透露出周敦颐的美学思想和人生志趣。
一、理学之美
通观《爱莲说》全篇,可知周敦颐的文学创作皆是以“理学”为思想基础。周敦颐所描述的莲花,具有内涵丰富的理学之美。
在周敦颐的理学思想中,其中一点就是主张以“静”为美。通过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来借此表达君子在世俗之间心理状态的“宁静”。君子的修养方式在于“主静”。周敦颐在《通书·圣学》中提出:“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周敦颐为何喜爱莲花?周敦颐笔下所描述的莲花首先是没有欲望的,“无欲则静”,“静则明”,“明则通”。由此看来,周敦颐所喜爱的莲花首先体现出来的实质上是一个关于君子道德修养的命题。君子必须拒绝各种欲望的诱惑,方能进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理想境界。这是身心的自我修养。这种修养方式对于审美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陶渊明把菊花视为花中君子,而周敦颐将莲花比喻为君子,二者都体现了同样的审美情趣。审美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排斥各种欲望和贪念,进入一种无欲、忘我的境地。而这种“无欲、忘我”的境地在周敦颐看来就是要达到“静”,从而才能获得思想境界上的提升,进入一个明练、通达的世界。
此外,从《爱莲说》一文中,可以看到周敦颐“文以载道”的理学之美。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文以载道”是周敦颐最先明确提出的学说,这也是周敦颐理学思想的要点之一。周敦颐所作《周子通书》中云:“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勿庸,徒饰也,况虛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业。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周敦颐所论的“道”,是人道,是天道。其所作之“文”皆是为了达到“道”的目的。周敦颐把“文”和“道”联系起来,明确了“文、道”之间的关系,要求文辞要有助于德行事业。如此看来,周敦颐的文道观蕴含着深刻的道德理念。周敦颐一方面指出了文辞是为了传道,另一方面又认为文辞能够创造美。因为美能够受人喜爱,因此得以流传下去。这是周敦颐对美学的肯定。《爱莲说》中对莲花形态美的描写,体现了周敦颐用文辞传达美学的理念,也是“文以载道”的理学之美的展现。
总的来说,在周敦颐的美学观中,理学是占据主导的地位。他所提倡的以静为美、文以载道等观念,都在《爱莲说》这篇散文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理学作为周敦颐总体的哲学理路,是对其美学观的抽象概括。
二、自然之美
理学是周敦颐美学观的主导,而自然美则是周敦颐美学观的外化表现形式。在《爱莲说》一文中,周敦颐以描写自然美景为主,刻画了生动的莲花形象,集中体现了其美学观中的自然美。
周敦颐从小就对自然生长的花草很是喜爱。他岁自然界的勃勃生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据说,周敦颐窗前所长出的杂草常年不除。周敦颐任其生长,常常在窗前欣赏草丛的蓬勃生气。周敦颐的自然美学观以宇宙“化生万物”的思想为基础。宇宙之中的气可生万物,万物生生变化无穷。这就是宇宙赋予自然万物的无尽之美。在此基础上,周敦颐的文学创作都充满着宇宙万物、自然生长的气息。在周敦颐的作品中,多以幽静、清美的自然景物和淳朴的田园风光作为审美创造对象,体现了周敦颐以自然为美的美学观念,表现出淡雅、质朴、洁净的美学特征。
在《爱莲说》中,周敦颐选择莲花为审美创造对象。《爱莲说》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周敦颐以自然为美的美学观。在周敦颐的笔下,莲花是自然界中“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植物。这是植物自带的洁净、质朴的特性,是自然美之所在。莲花的美平淡自然、洁净素雅,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周敦颐赞美和欣赏莲花的原因,首先在于莲花象征着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性。其次,从美学上来说,莲花所具有的清新自然之美与作者恬静淡然的审美情趣相吻合。在莲花自身之美的基础上,注入了周敦颐艺术形式上的审美情趣,成就了周敦颐笔下的莲花,使它成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周敦颐对自然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制约了他对审美对象的选择。《爱莲说》中的莲,是周敦颐在面对世间万物时所选取的审美对象。这同时也影响了他在写作中艺术传达的表现形式。无论从《爱莲说》来看,还是从周敦颐的其他文学作品来看,周敦颐诗文创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其所用的艺术语言简单朴素,写作的艺术结构自然流畅。
在《爱莲说》一文中,周敦颐的感情态度始终是平淡从容的。整首词中不见丝毫的激动愤慨,却能用寥寥几句就勾勒出莲花的神韵,这是周敦颐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周敦颐在语言上都与自然相贴近,他选用的是浅近通俗的词汇,渲染的是淡雅素净的色调。全诗的语言十分简洁明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全诗的结构自然流畅,娓娓道来。周敦颐在水陆草木之花中将莲花的特质刻画出来。这样的艺术结构体现了作者以自然为美的审美情趣。周敦颐从菊花、牡丹说起,把自己对莲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独爱”一词,就能生动地说明周敦颐对莲花的情有独钟。
因此,通观《爱莲说》全文,可知周敦颐通篇都在赞扬莲花的自然之美。周敦颐对自然美学观的运用不仅体现在遣词造句上,而且在艺术结构和行文构思等写作手法上都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