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2019-03-29高铭宇

新媒体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电影产业主旋律中国电影

高铭宇

摘  要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特征,电影产业市场规模空前宏大,同时主旋律電影获得受众认可,在电影市场中劈波斩浪,电影类型也更加多元化,喜剧、爱情片、文艺片以及剧情片等都有所发展和突破,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挑战与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影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高质量电影仍然欠缺以及电影产业中虚假现象层出不穷,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应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着力:向主流人群传递主流声音,实现电影产业的“双主流对接”,在电影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推进中国电影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电影产业;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2-0110-02

电影被称之为第七艺术,它融合了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体现出其自身的综合性特征,欧美的电影作品一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韩国、印度以及伊朗等国家的电影产业在近些年里也是异军突起,同时近年来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速度以及整个电影产业的市场规模都实现了惊人的增长,步入新媒体时代,中国的电影产业既面临着挑战,也充满着机遇。虽然从当下来看,我国电影产业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忽略与其他国家在电影产业方面的差距,进入新媒体时代,我国的电影产业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目前学界也是关注到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路径问题,但是很多研究缺少问题意识,对于国内电影产业当下面临的问题以及挑战关注不够,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特征,然后论述了当下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路径给出了建议,期望本文能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1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特征

1.1   市场规模空前宏大

新媒体时代,我国电影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相当大的水平,近些年来,我国电影票房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0.71亿,增长到2016年的13.7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47%。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99.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8%。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上升、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电影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已达到559亿元,同比增长13.45%。在未来的几年里,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电影产业市场还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1.2  主旋律电影获得受众认可

新媒体时代,我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那就是主旋律电影。2015年由吴京自导自演的主旋律爱国题材电影《战狼》在国内引起了重大反响,创造了主旋律电影的现象级的场面。随后,《红海行动》《战狼2》等主旋律电影也在国内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也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

1.3  电影类型更加多元化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主旋律题材电影,新媒体时代下,青春爱情片、喜剧片、剧情片等多种类型的电影可谓是百家齐放、百花争鸣,在电影产业中科技元素也越来越受到青睐,这些多元化类型电影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同观影需求,科技元素的融入也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刺激。

2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挑战与问题

2.1  电影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当下我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大城市,电影产业十分发达,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及乡村,电影产业发展就比较滞后了,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电影产业市场规模巨大,但是很多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的电影文化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2.2  高质量电影仍然欠缺

虽然在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电影拍摄数量以及票房等都是相当庞大的,但是能呈现出优秀作品的却寥寥无几。很多中小影视公司由于受到资金、市场等外部因素的限制,“出炉”的影片大多以观众口中的“烂片”收场。这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至今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电影基础的薄弱、相关人才的缺乏等都是导致中国缺少好电影的因素。另外,电影产业中虚假现象层出不穷,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刷好评、刷票房的现象在近些年来也是不断被曝出,这对于我国整个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都是不利的。另外,电影产业中所存在的版权问题也是比较突出,这些都是我们所不能够忽略的。

3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3.1  向主流人群传递主流声音

北京师范大学胡智峰教授在2017年曾提出了“双主流对接”的理念,就是指在影视剧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应该实现主流价值观和主流人群的对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电影和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成为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不可替代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之一,同时它们也是主流价值观念传播的媒介。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导向意识,电影产业要利用技术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全球化时代各类信息和思想观念都会通过网络媒体传达给受众个体,所以要对个体的思想观念进行重新建构,电影就必须要把握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和传播,以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来逐渐地去影响个体的思想观念。在这一过程中,电影产业要充分地了解受众,特别是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年轻群体,要注重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吸引力强的内容来感染受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受众的思想观念,但是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通过电影的制作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来影响民众,不断地提升受众个体的思想精神境界,所以电影产业在大踏步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将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传递给受众。

3.2  在电影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纵向来看我国的电影,部分享誉世界的电影,诸如《霸王别姬》《刺客聂隐娘》等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在电影中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很多特色的文化,这些都是可以运用到电影产业之中去的。影视媒介推动京剧文化在多种平台上传播,为传统的京剧注入动力。以京剧为例,中国电影和电视在新时代快速发展,影视作品的记录性、艺术性、思想性对京剧文化提供了播种的土壤,两者之间也不断接触,并最终融合在一起,使京剧与影视艺术联系更加密切。电影《赵氏孤儿》的题材虽然取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但是首先将其搬上舞台的便是京剧,可以说电影《赵氏孤儿》与京剧《搜孤救孤》《赵氏孤儿》有很多相似点,很多地方电影借鉴了京剧的表达方式与故事情节。在电影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而这来说是相得益彰的事情,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电影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电影也可以使传统文化重焕光彩。

3.3  推进中国电影“走出去”,培养电影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道路上,电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和传播介质。依托“一带一路”的机遇,电影产业也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整个世界展示我国的电影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油助力。要推进中国电影走出去,优秀的电影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大众导向型的思维可能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电影产业的需求和发展了,所以应该注重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从导演、编剧、制片人,到演员、后期制作,这些工作都需要优秀的人才去支撑、去实现。电影产业的从业者对于媒介环境动态的把握应该准确到位,对于电影產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应当有一定的预见性。

参考文献

[1]李增斌.网络思维影响下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才智,2018(22):206.

[2]杜薇.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产业近两年的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8,4(11):89-90.

[3]靳斌.区块链技术支撑下的电影产业发展路径探究[N].中国文化报,2018-06-16(001).

[4]陆绍阳.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C]//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西北大学.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西北大学: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2010:6.

猜你喜欢

电影产业主旋律中国电影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如何提高我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从互文性看中国电影名称的翻译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用现代舞表现“主旋律”的成功尝试
国产奇幻电影的好莱坞元素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用户思维对电影内容的影响张才
厦门广电:如何将“主旋律”唱进百姓心坎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