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炎,该如何提防
2019-03-29汪明明
汪明明
医生手记
今天出门诊,我一连看了三个药物性肝炎患者。
第一个是28岁女性,因觉得自己有点胖,便按广告买了一种名叫“奥斯利他”的减肥药,吃了1个月。5天前,她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化验发现,血清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显著异常。
第二个还是女性,42岁,因嫌自己长了不少白发,便去看了位老中医,连续服了3个月的汤药。半个月前,她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肝功能显著异常。我查询患者服用的中药方后发现,每方都有何首乌。
第三个是54岁男性,7天前因牙痛自行到药店买了扑热息痛服用,服药后牙痛未缓解,便加大剂量服用。3天前,他出現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化验发现,血清转氨酶比正常值高5倍左右。
一天见到这么多药物性肝炎,有很多话不得不说。
“妖孽”的减肥药
减肥药“奥利司他”2000年在我国上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与脂肪形成无活性中间体,通过对消化道的多种脂肪酶产生可逆性抑制,使膳食脂肪吸收减少约1/3,逐渐消耗机体储存的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了肝损害。2010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奥利司他的肝损害数据进行了全面评估,确认1999年至2009年8月间因使用奥利司他而发生严重肝损害的病例有13例,其中2例因肝衰竭死亡,3例需要进行肝移植。尽管奥利司他与肝损害的关联性尚不明确,但考虑到其严重性,我国相关部门于2010年9月对奥利司他的生产企业提出了要求:需在药品说明书中增加可能出现肝损害不良事件的警示。
减肥主要靠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使用奥利司他的消费者,务必谨慎、再谨慎。
何首乌的“魔影”
何首乌是传统中药,在400多年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谓之能“乌人发”。按中医理论,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可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何首乌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在我国民间使用广泛,认同度较高,但盲目使用出现问题者也不在少数,其中最常见的是肝毒性。现代医学揭示,何首乌含蒽醌类衍生物,其中的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是重要的肝毒性物质。
何首乌的肝毒性是明确的。因此,慢性肝病患者切不可盲目服用何首乌或含何首乌的保健品。即使是健康人,服用时间也不宜过长,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可超过1.5克,制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可超过3克。
“暗藏”的解热镇痛药
很多解热镇痛药具有肝毒性,以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为扑热息痛)最为常见,很多“感冒药”的复方制剂(如“感康”“泰诺”“感冒灵”等)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细胞毒性,主要是由于药物在生物转化过程中产生毒性较大的自由基代谢产物所致。超剂量服用,在服药期间饮酒,都会增加肝损害的风险。
如何防范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肝毒性?最重要的是要看清复方制剂的配方,不要重复用药,用药时间不可过长,服药期间要多饮水,不要饮酒。
专家提醒:有些药物的肝毒性有时是无法预料的,其毒性与剂量无关,与个人的特异体质有关。怎么办?正是应了这样一句话: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就尽量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