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2019-03-29朱强
朱强
摘要:通过结合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之上对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期望能够借此有效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同时完善我国房地产投资的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对房价进行合理调整,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房地产投资;经济增长;关系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1.00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现今,我国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我国住房体制的改革,我国房地产行业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我国房价的不断增长,其也给我国带来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对此,我国与2010年开始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许多城市之中都出台了房屋限购政策。这些调控措施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什么影响?房地产投资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以上问题均需要我国有识之士进行深入研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因此,如果只对房地产投资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没有注意城市化建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的话,那么将会导致最终研究结果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将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以及我国经济增长归纳到一起进行研究就势在必行。
1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以及社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1.1城市化建設和社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第一点,城市化建设能够有效拉动内需,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今,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居民,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之中,我国消费市场还会因此进一步扩大,促进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并且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如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地产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大大增加;第二点,城市化建设会对供给产生影响,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的数量以及规模都得到了有效扩张,这使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被聚集到城市之中,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对于知识外溢、技术创新和扩散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点,城市化建设能够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今,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第一产业的占比正在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占比正在逐步上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民众的收入水平也随之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民众的消费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购买生活必需品开始朝着购买奢侈品进行转变,更加注重教育、文化等精神方面的投入。此外,由于城市之中关于这些产品的供给要远远优于农村,这也促使更多的农村人口朝城市转移。同时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产业结构的变革。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空间上也会更加倾向于城市聚集,因此其也会促进更多农村人口朝城市转移。除此之外,在当前我国重城轻乡政策的影响之下,非均衡的经济增长将会导致城乡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并且由于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以及养老资源等等,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人口朝城市转移,有效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1.2房地产投资和社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房地产投资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第一点,投资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而房地产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点,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非常长,并且它与其他五十多个行业都存在关联性。因此,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能够带动其他五十多个行业的共同发展,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第三点,房地产行业以及其相关产业有着非常强的吸纳就业能力,就业岗位的增加不仅能够提高民众的收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房地产投资也会随之增加。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只有社会经济发展了才能够保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基本资金保障;第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也素质大大增加,这使得我国民众的购房能力大大增加,有效激发出他们的购房欲望,从而拉动房地产投资。
1.3城市化建设和房地产投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城市化建设有效带动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长。第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将生产、消费、土地以及人口聚集在一起,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效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地域空间也随之不断扩张,空间结构也随之不断改变。许多农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大量的房地产投资进行建设。并且,城市化建设还会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造成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进而对房地产开发的空间布局造成影响,最终影响到房地产投资结构;第三,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之中,这部分人口的安家置业也使得城市之中对于房地产的需求大大增加,有效促进了房地产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房地产投资有效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第一,通过房地产投资能偶有效拉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进程;第二,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能够加快如公路、桥梁以及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效提高了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非常长,同时和房地产行业相关联的其他行业也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其能够有效解决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所带来的就业问题,有效保证社会的稳定性。
2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以我国江西省为例,从长期来看,江西省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经济关系。但是以因果关系为出发点,随着江西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江西省社会经济也因此得到了明显增长,但是社会经济的增长并不能说明江西省城市化建设进程得到加快。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近些年江西省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之中,加快了江西省城市化建设进程,同时江西省的生产、消费、土地以及人口聚集到城市之中,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效加快了江西省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反过来,经济增长却无法有效加快江西省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以及我国民众普遍存在的乡土情结。现今,我国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之中采用的主要方式就是进城打工,虽然这些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之中,并在城市之中安家落户,但是这部分人口之中绝大多数人的户籍依然属于农村,而我国城市化指标当中采用的依然是城鎮人口比重,这就导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动作用需要较长实践才能够体现出来,而短期内过快的城镇化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这也突出了江西省在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一点就是在城市化建设初期,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之中,但是城市之中的配到基础设施却没有建设完成,导致城市无法有效消化这些人口,并且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之中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种种因素导致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对于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无法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
江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也是单方面的,也就是社会经济的增长能够有效增加房地产投资,但是房地产投资的增加却无法有效促进江西省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这也说明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是经济发展下的自然状况,想要通过刺激房地产投资来加快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能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仍属于较低水平,随着近些年来江西省内房地产投资的飞速增长,其也挤占了江西省其他行业的投资以及银行贷款,由于资金有限,这一情况加重了投资结构失衡的问题,并且在房价不断飙升的情况之下,江西省城市中企业的商务成本以及投资成本也随之大大增加,最终导致出现房价和民众收入脱节,民众购房意愿大大下降的情况发生。较强的挤出效应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抵消了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市化建设和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也是单方面的,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能够有效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开始转移到城市之中,这部分民众的安家落户产生了大量的住房需求,刺激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并且这一效果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会随之不断增长,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性。房地产投资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化建设进程造成阻碍,这充分说明了江西省的房地产投资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之间并没有形成良性共同发展,房价过高以及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的缺陷阻碍了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不利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3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但是房地产投资无法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了房地产投资的增加,但是房地产投资却无法有效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有识之士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借此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杰.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03):6468.
[2]陈淑云,付振奇.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以湖北省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2,(02):3035.
[3]陈淑云,付振奇.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2):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