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探究
2019-03-29张舒
张舒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生存现状的分析,针对其中存在参与人群越来越少、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独特风格逐渐流失等问题,分别从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功能、高度重视并加大传承人培养力度、积极改革创新凸显民歌特色等方面,提出了原生态民歌生存的有效路径。旨在能够从根本上推动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的生存和发展,促进其有效传承。
【关键词】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生存现状;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2-0074-01
一、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
(一)参与人群越来越少。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大,人们日常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缩减了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空间。老一辈艺术家作为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的最忠诚的传承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许多艺术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作为原生态民歌最有希望的中年传承人,在社会的影响下,为了生活而逐渐放弃了原生态民歌,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而前进。可作为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广大青年传承人,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念与原生态民歌相差较远,许多年轻人并不喜欢原生态民歌的风格,对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导致了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面临着传承危机。
(二)生存环境越来越差。两淮流域的原生态民歌属于一种依附在自然与人文环境需求的口头继承的声乐形式,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的不同而构成众多具有当地特色化民族艺术表演风格。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对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生存方式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也让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最初的演唱形式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及发展空间而面临传。
(三)独特风格逐渐流失。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的演唱大部分都是用的民族性语言或是当地的方言,进而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不同的艺术风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十年的舞台性实践变革及演出中,逐渐造成方言和本土化的逐渐丧失。这主要是因为外地人学习本土语言较为吃力,无法充分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舞台性的实践和逐渐增多的歌唱大赛,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着两淮流域的原生态演唱者为了不同目的而不断固化自身演唱及表演风格,久而久之,形成了几首代表作而确保自身长久发展的形势,最终与两淮流域传统的原生态民歌现场性及创新性的需求相违背。
二、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生存的有效路径
(一)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功能。首先,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应加强保护以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举措,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其次,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设立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加大资金投入。最后,应积极鼓励并支持广大文艺基础理论工作人员重视并探究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可组织有关专家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搜集和整体,深入挖掘斌两淮流域地区出色的原生态民歌,通过先机技术将原始表演资料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来,进而转换成长期保存的探究性材料。
(二)高度重视并加大传承人培养力度。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从事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方面的基层工作人员越来越少,这就导致大部分偏远落后区域的優秀民歌无法得到系统化的整理,进而逐渐消失。更让人感到可惜的是,通过老一辈音乐工作人员的搜集整理过的相关原生态民歌材料,也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失传危机。对此,相关部门应对这种现象高度重视,并要努力培养一批属地两淮流域传统文化、精通当地特色语言且愿意参加原生态民歌继承工作的年轻人培训,让广大青年群体主动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当中。一方面,这些青年人既能够亲自观察并记录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发展的情况,同时还能借助多媒体等有关技术手段对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实施有目的、有针对性、有价值的保护。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具备先进传播技术和较强理论水准的专业人士进行深入详细的田野调查,对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自身的传播规律加以探究,并向当地人传授一定的技术和理论。
(三)积极改革创新凸显民歌特色。原生态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想要使其独特魅力受到广大青年群体的认同和肯定,就需要积极健康的思想创新和创作发展。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当代许多优秀青年歌唱家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吸收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重新理解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用当代文化价值重新制作出更加满足现代人欣赏需求的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但改革与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发扬与摒弃,而是要在充分理解两淮流域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保持其艺术的独特性,同时还要对其发展具有一种真诚性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李平平.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的“活态”传承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2):106-109.
[2]余璐.原生态民歌视阈下的民族声乐传承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33(03):104-105+109.
[3]刘磊,李晓燕.如何对原生态民歌进行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5,(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