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计量器具现场检定、校准管理方法的研究

2019-03-29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器具准确性计量

(新疆额敏县质量与计量检测所 新疆 额敏 834600)

计量器具按照组成可大致分为辅助设备形式和独立结构形式两种,通过两者的合并使用完成测量工作,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等都将成为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制约因素。国务院等上级部门针对计量器具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促进检定工作不断完善,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让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每一步都有法可依。

一、计量器具的检定以及管理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计量器具的检定不及时。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企业所建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通常情况下,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范围内并没有包括一些使用量或者使用频率较少的计量器具,在检定工作中容易被忽略,不能接受及时的检定。

(二)计量器具误差。误差是使用计量器具开展检定工作的常见问题,一般情况下行业内将其分为可避免误差和不可避免误差这两种。不可避免误指的是本身存在于计量器具上的客观弊端,导致不可避免的误差,比如标准器具误差和附件误差等;可避免误差指的是在制作计量器具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测量误差,比如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测量过程复杂性高、操作人员水平差异化、制作要求严格性高等,尤其是检定方法和标准、检定环境和人员差异方面的误差,这些误差都是可以通过人为操作管理得到控制的。

(三)人员误差。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计量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与专业能力对计量器具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别计量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不是很充足,难免在具体检定过程中缺乏责任心,不规范的操作很可能造成工作上的疏漏[2]。人为因素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计量检定数据的准确可靠,有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四)企业对计量器具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检定工作的目的一是评定计量器具的性能,确定是否合格;二是检查程序的合法性。通常情况下检定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这三方面,检定计量器具的过程也是一种量值传递和保证量值准确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部分企业管理不到位,使计量器具漏检、或者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送检;另有部分企业对检定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非压力管道上的仪表可以不用检定,甚至还有一些企业以计量器具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书代替计量器具检定证书,这些现象都是影响计量器具检定数据的准确可靠。

二、计量器具现场检定以及校准周期的确定方法

要进行计量器具现场检定、校准工作,首先必须要确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周期,只有在科学地确定了检定、校准周期之后,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计量器具的现场检定、校准工作。

(一)运行测试法。这一方案是依据校准设施来明确周期,通常情况下应用的校准设施都是便携式校准设备,依据在检定周期中存在差异性的计量器具,结合运行测试法对计量器具的相应数据实施检测,并让测试结果和标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若是存在较大的数据变化,就需要重新调节检定周期,若是不存在变化,就可以应用以往的检定周期进行操作。

(二)阶梯形法。这一方案也是明确检定、校准周期的重要方案,其全面分析计量器具的应用时间、次数以及寿命等因素,在周期检定的根本上进行确定。对不同的检定信息而言,若是超出规定的误差,就需要减少检定、校准周期,若是低于规定的误差,就可以适当的增加周期。

(三)图像法。这一方法在应用中展现出直观性,在对计量器具实施多次检定、校准工作后,可以将信息数据设计成折线图,从图中重点位置判断出最为科学的检定周期。

三、提高计量器具检定以及管理的措施

(一)提升检定科技水平。在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飞速进步的过程中,计量器具的检定也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因此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措施来提升自身的检测水平和专业能力,熟练掌握相应的计量检定方法,以此来提高传统计量器具检定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同时,在人员的选择上也要严格把关,积极开展有关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掌握更多新的计量检定方式,只有通过严格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能力和资格人员才能上岗,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目的,强化自身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计量器具的测试、检定以及现场校准,还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技术,进而有效构建出先进且科学的测量检定系统,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喜爱计量器具的测试、检定以及现场校准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进而让现有城二氯检定系统得以有效改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的目的,进而让计量器具取得良好的测试,检定以及校准效果。

(二)提高计量检定监管力度。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质量保证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最大程度的保证量值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际工作中要以严格的规范化要求管理计量器具的使用过程,不断优化检定工作质量,最后,还需要监管部门适当提升监管力度,为检定正确率和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4]。

(三)提升检定操作规范性。在计量器具的检定过程中,可避免误差基本上都来自于人为误差,这是普遍性存在的具有统一性的问题,因此保证检定工作质量和校准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让所有检定和校准管理人员夯实自身专业知识,提升对操作流程的熟练度,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的控制或者消除误差[3]。与此同时,检定工作人员和校准人员要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和学习,多多了解和掌握新的方法和技术,在培训与学习的基础上反复的在实践中练习,在保证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熟练程度条件下保证检定结构的准确性。

(四)按照相关标准开展工作。除上文所提及到的管理方法外,计量器检测工作人员还具体的测试,检定以及校准过程中,还需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做好相应的工作。由于不同的计量器具。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对问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检定规范制度,进一步指导了有关工作人员的实践工作,所以,工作人员在就具体的计量器测试,检定以及校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相关规范来进行工作。因此,这就要求计量器检测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计量器具的使用步骤,同时还需明确不同计量器所需的各种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的确保检定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计量器具在当前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中已经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所以,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器具检定的准确性,尽可能的控制与减少工作误差,让计量器具检定的价值与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器具准确性计量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古代器具灌农田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