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当代社会音乐审美趋势
2019-03-28孙钰涵
孙钰涵
【摘 要】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生活中的重要习俗,是集歌唱、音乐、舞蹈、游戏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艺术活动。现在大部分维吾尔族人进入城市中生活,其传统文化也随之改变。传统的麦西莱甫为了适合城市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习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本文以维吾尔族麦西莱甫为例,探究当代社会审美领域存在的现象与变化趋势,运用当代文艺思潮与审美文化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音乐;麦西莱甫;审美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241-01
一、麦西莱甫现象调查
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生活中的重要习俗,是集歌唱、音乐、舞蹈、游戏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艺术活动。每逢吉庆佳节以及举行婚礼和亲朋好友欢聚时,在广场地头、家中庭院,或是葡萄架下或果园草坪都可以看到维吾尔族人民进行着麦西莱甫。人数不受限制,可以是十几人、几十人,甚至上千人。每一个能歌善舞的人们都会聚在这里,通过交流、唱歌、舞蹈增进感情,尽情地享受此刻的心情。民间麦西莱甫分布在各个地方,其种类繁多,但相互之间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现如今,大部分维吾尔族人进入城市中生活,其传统文化也随之改变。传统的麦西莱甫为了适合城市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习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改变最大的是,其地址更多是选在城市中的宴会厅或是共同决定在某一个人家中进行周期性聚会活动。当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人来到宴会厅,维吾尔族人会非常热情好客地邀请他们来到舞池中跳起欢乐的“麦西莱甫”,融入浓郁的维吾尔族歌舞氛围之中。这不仅改变了麦西莱甫的形式,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城市中其他民族的人们,成了各民族间的娱乐方式。
家庭式聚会内容与民间麦西莱甫非常相同。但在城市中生活的维吾尔族人因为工作形式、生活习惯都有了巨大改变,人们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麦西莱甫聚会中复杂的程序,使得传统习俗中的礼仪在城市中被简化和提炼,从而形成了麦西莱甫现在的模式。
二、审美意识走向的因素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并且因受历史和本民族条件的限制,这种审美意识具有相对性。就维吾尔族来说,他们的审美意识同样是既具有民族特点,又有其相对性。传统麦西莱甫走向城市化的原因可以从社会思潮和审美文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城市中融入了不同差异的民族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同存在。麦西莱甫现在发展成城市中各民族之间交往的一种特定方式,音乐内容也与之前发生了改变,融入了其他民族的音乐舞蹈。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载体对20世纪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是空前的。从之前乐器伴奏到现在网络音乐的传播,促使流行音乐这种商业化的音乐快速发展,大量的音乐产品和大众媒介产品进入市场,影响着城市人群的文化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多元的社會文化认同、审美意识以及文化不断融合。麦西莱甫也因此走向商业化。传统麦西莱甫是由维吾尔族群众自发组织、并商议决定举办麦西莱甫的各项事宜。而城市麦西莱甫在宴会厅举行的歌舞活动以经济消费作为基础,举办者需要租用专门的场地、准备食物、雇用乐队和伴唱歌手演唱等节目,这样的民间歌舞形式有了商品化的特点。
传统麦西莱甫有着教育作用,在享受的同时,还可以接受本民族传统道德、民族习俗、文化艺术的影响,对教育规范族群起到教化作用。而城市麦西莱甫更多反映的是以娱乐为主的聚会活动。城市中生活节奏快速变化,现代文化不断冲击,人们更注重情感的交流、慰藉与宣泄等精神世界的需求,而对于承担本民族厚重的文化艺术的责任明显有些不足。
三、当代艺术审美评价
笔者认为麦西莱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在发展整合过程中吸收了各地维吾尔族人的礼仪习俗,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聚会形式。同时麦西莱甫中娱乐、教育、传承、协调的功能,对人们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而在现代化的城市进程中,形式和内容上与民间麦西莱甫相比都产生了很大变化,这与社会现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
纵观历史脉络,人类社会的各种思潮的新旧交替,正是表明了历史在不断地前进。但是,并不是所有新出现的东西都一定能体现出时代精神,社会思潮的发展也是如此。当一种新的社会审美思潮席卷而来的时候,应该清醒地辨析潮流的方向和性质,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以时代审美精神为检验标准予以不同对待。尤其是我们处在一个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更要去适应社会审美思潮的变化趋势,更好地确立自己的文化标识。向城市输入传统的音乐文化时,也要认识到其文化具有的独特价值,以免被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形式所消磨,并提高城市中人们对其文化品位的程度,以此来丰富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J].文艺研究,2006,(8).
[2]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学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34.
[3]周吉.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5]李西建.审美文化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1992年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