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京剧老旦行当基础教学

2019-03-28周丽娟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础教学京剧

周丽娟

【摘 要】京剧是我国重要的戏曲艺术,京剧中的老旦行当更是舞台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以研究京剧老旦的基础教学为主,分析教学中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从气息、喊嗓、唱腔、身训等四方面入手,分别谈谈这几方面的教学心得。希望以此可以有效的提高现代京剧教学事业,让更多的人知道老旦,认识老旦行当。

【关键词】京剧;老旦专业;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190-01

一、气息基础训练

气自古便是人的精气神,古代很多修习武术的人士更是把气息作为练功的根基,其实这种气的训练不单在武术上是至关重要的,在京剧的训练中也是极为关键的,尤其是老旦的教学中更是把气的基础训练看着是教学的第一个科目。气息的熟练掌握关系到演员演唱中声腔的饱满程度,更是发音准确与否的衡量标准。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采用闻花的方式来吸气,然后把气息送入到肺部储存起来,此时的气息大约在8成左右即可,过少则没有意义,过多则身体难以负荷,因此学生要保证气息的储存量。气息存入气库后尽可能保持的时间久一些,然后缓慢、均匀地向外呼气,舌尖顶住上牙与牙龈衔接处向外推送,同时发出“呲—”的声音。气息的训练对学生的演唱非常有用,有时老旦在唱到叫好的部分,便需要通过气息来使观众感觉到这个时刻,如果把握的好,便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会得到观众的回应,那么场内的气氛便被调动起来了。反之如果演唱中气息把握的不到位,便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气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喊嗓基础训练

喊嗓是老旦基础教学的一个环节,是演员练习声音的一种方法,更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训练既可以在学校完成,还可以单独在家自己完成。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另外,喊嗓也是現代基础教学中的必要的过程,更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课程,对初级的学生要根据十三辙和常用音的需求,参照声带闭合的原理,练习发“衣——”“啊——”等拖长音练习。这种训练一般都是在每天的清晨进行训练,教师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间里训练,同时在训练中要遵循着从低到高的层次发音,在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长久的练习,这样才能学习如何控制嗓子的发音,更是把握好京剧发音的最佳方式,有的时候训练中还可以增加一些基础性的身段练习,这使得学生在喊嗓的同时还能增加一些动作。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会使得学生在舞台开口演唱中声音变得更加清晰,音乐更为宽广,而音色也更为悦耳。

三、唱腔基础训练

唱腔是老旦基础教学中的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考验演员基本功能力高低的指标,气息与喊嗓的教学可以说是为唱腔做的铺垫,因此唱腔也就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唱腔教学中要以小班化教学为主,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还需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好嗓子,不能因为过度的训练到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老师授课时应注意字、气、劲、味的指导训练,从每个小的滑腔、拖音、擞音、衰音、气口、节奏等细节上下功夫,不厌其烦的反复指导训练直到学生基本掌握,确保唱腔字正腔圆,又不失老旦声腔特有的韵味。老旦的演唱中,演唱力度的强弱和演唱声音大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也是演唱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实际应用当中,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的,比如有些时候,音量较小,但是演唱力度却很强,有些时候,音量较大,但是演唱力度比较弱,由此可见,演唱力度不仅仅是根据声音大小来判断的,一般来讲,演唱力度会因为一些心理因素或者是外在客观因素而受到影响。

四、身训基础训练

身训基础训练是帮助老旦完善自身的基本功的,像老旦行的各种台步、圆场、跪磋步、栽步、踉跄步、水袖、哭头、摔跤,以及各种手势的抖动训练等都属于老旦行训练的内容。有的时候学生在舞台表演中往往是难以跟上舞台的节奏的,长时间的表演使得学生身体素质跟不上,紧接着就会软腿,软腿下身就会跟不上,继而就会发生动作不达标的问题出现,甚至是会受伤。而身训的训练正是增强女性的身体素质的,这样才能让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时间增长,也会使得演员的动作更加的自如,老旦行已不仅仅局限于唱、念、做,譬,如新编历史剧《对花枪》中的老旦角色,就有着厚底,披大靠,手持兵器与对手厮杀的动作技艺。《八珍汤》中的老旦角色除唱功外,还用了一些长水袖和跪磋步等动作技巧,所以教学应该加强身训中的基础训练,从最基础开始练习,要把身体上、中、下三个部分的训练都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能对学生基础技巧有着重要的帮助。在戏曲舞台的表演中有很多的技术技巧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所以说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训练,这个时候身训力量的作用就毫无疑问的凸显出来了。

参考文献:

[1]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78.

[2]张庚.戏曲艺术论[A].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659.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3.

[4]付晓盼.浅谈京剧老旦《罢宴》中的唱腔特点及人物塑造[J].音乐时空,2014(17).

猜你喜欢

基础教学京剧
京剧表演开始了
关于京剧穿越历史传唱不息的思考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