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江湖儿女》的女性主义哲思

2019-03-28梁卫卫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

梁卫卫

【摘 要】电影《江湖儿女》中主人公巧巧是一个极具责任担当意识的人,具体表现在她对爱情的无私甚至是无畏的坚守、付出与奉献,以及她对道义的秉承。导演贾樟柯将女性与男性的行为进行对比,生动且深刻地展现出了女性的伟大,彰显出导演对女性的赞美之情。

【关键词】江湖儿女;女性主义;奉献精神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134-01

賈樟柯导演电影《江湖儿女》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主人公巧巧为了保护被小混混殴打的男友斌哥,毅然在街头开枪,以非法私藏、携带和使用枪支罪被判刑五年。巧巧刑满出狱后,第一时间南下赶去奉节寻找男友斌哥,但早已物是人非,斌哥以有新女友为由,拒绝与巧巧复合。因此,巧巧决定辗转回乡,在家乡自己当上了女老大。奈何造化弄人,下肢瘫痪的斌哥最终回来投靠巧巧,但两人只能再次分离。纵观整部影片,导演贾樟柯毫不掩饰他对女性的赞美之情,使影片具有厚重的女性主义反思意味。

所谓女性主义,是指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应该与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原则。此外,女性主义者还充分肯定“女性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和观念,肯定女性做人的尊严,以及她们对文化的贡献”[1]。在电影《江湖儿女》中,主人公巧巧是一个极具责任担当意识的人,具体表现在她对爱情无私甚至是无畏地坚守、付出与奉献,以及她对道义的秉承。

首先,《江湖儿女》的女性主义表现在巧巧对爱人的无私付出上。总体而言,全片呈现出的结构框架是由三段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串联的故事构建而成的,即主人公巧巧与斌哥之间感情纠葛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其中,第一个时间节点是巧巧与斌哥之间的爱情故事。确切地说,它是两个人感情的蜜月期。巧巧甘愿为爱人(斌哥)付出一切,哪怕是最宝贵的生命。在巧巧看来,爱情是她生命的全部。她认为自己与斌哥犹如磐石与蒲苇,因而心怀地久天长、从一而终的美好愿景。所以在斌哥在街上被小混混殴打的时候,她毅然举起了斌哥私藏的枪支,促使他们停止暴力行为,只为换取爱人的平安无事。在被审讯时,她主动包庇斌哥,犹如勇士一般,承担了本该是斌哥的罪名,并为其坐了五年牢。然而,在巧巧坐牢的这五年里,斌哥一次都没有去探望过她。当然,斌哥更没有在巧巧刑满释放时接她出狱。在爱情面前,原本该担负责任的男性却成为了懦弱的一方,甚至是有失道义的一方。在男性与女性的形象对比中,女性更为崇高。当然,导演贾樟柯所要表达的对女性的赞美不仅如此。

其次,《江湖儿女》的女性主义表现在巧巧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上。影片第二个段落讲述的是出狱后的巧巧第一时间寻找爱人斌哥的下落,不惜一路追到重庆市奉节县。可以看出,此时的巧巧依然对爱情抱有幻想。她认为斌哥不会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他选择不去探望她,一定是心有苦衷。所以她要去找他,主动甚至是“下贱”般地投怀送抱。然而,最终的结果事与愿违。在她千辛万苦找到斌哥后,斌哥却不愿见她,甚至以自己有了新女朋友为由,试图与她恩断义绝,从此天涯是路人,相逢亦不识。不过执拗的、对斌哥还抱有幻想的巧巧还是想听斌哥当面说分手。当巧巧在小旅馆中再次与斌哥见面,斌哥漠然以对。当台下巧巧与台上的歌手一起合唱《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时,心中必定充满了不甘、无奈、委屈与痛苦,即便她并没有流泪。最后她选择了释然,选择了原谅那个让自己荒废了整个青春的男人。于是,她坐火车离开了奉节。在这个段落里,导演贾樟柯还刻意添加了几个看似与剧情关联性不大的男性形象,比如上至财大气粗的由张译饰演的老总,下至假装科学家的由徐峥饰演的杂货店老板。他们都具有“不仁义”的一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人性缺点。导演贾樟柯以这些人物的形象观照女性,凸显出女性的伟大。

最后,《江湖儿女》的女性主义还表现在对传统道义理念的秉承上。当一个抛弃过你的人,多年以后在他落魄之时再回来找你,你是否还会重新接受他?亦或者说收留他?巧巧选择收留落魄的斌哥,并为他提供吃住,甚至在别人羞辱斌哥的时候,她会主动出面维护,以挽回他的尊严。斌哥说巧巧是永远都不会嘲笑他的人。的确,巧巧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当然,巧巧此时对斌哥的感情并非源于爱情,而是道义上的支持,毕竟两个人曾有过交情,更相爱过,只不过这份爱情被辜负后逐渐被现实和时间抹去。在影片中,男人口口声声在传颂“道义”二字,象征着“道义”的关公像也常作为男人供奉和推崇的对象。然而,在危难关头,他们却往往先退缩;在曾经的哥们落魄以后,不是帮助而是嘲讽。可见,男人是假道义,而女人却是真性情。

在导演贾樟柯镜头下的“江湖儿女”无论在不在江湖之中,女性的形象都较男性更加崇高。她们重情重义,敢于担当,彰显出导演的女性主义思考。此外,正如影片所言,所谓江湖儿女,不过是“宇宙的囚徒”。人们对美好愿景的期许与追寻,终究抵不过时代变迁与命运无常。

参考文献:

[1]许秀利.大学生网络欺负现状及其与自尊、疏离感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森太太》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的社会批判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