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2019-03-28邓霄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真实乡愁文化

邓霄

【摘 要】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是被广为称赞的作品,贯穿于三部作品中的,与其说是他们在故事和人物方面具有真实的叙事连贯性,以及他们所横贯的共同的社会-历史-地理领域,不如说是他们具有共同的审美视点和叙事态度。

【关键词】《故乡三部曲》;真实;文化;乡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122-01

“如果电影是一种记忆方法,在我们的银幕上却几乎全是官方的书写。往往有人忽略世俗生活,轻视日常经验,而在历史的向度上操作一种传奇。我想讲述深埋在过往时间中的感受,那些记挂着莫名的冲动而又无处可去的个人体验。”[1]贾樟柯始终关注易于被忽略的甚至是多数人不屑一顾的内容,去肯定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肯定并宣扬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文化建构的过程中,不得不说,他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革命性质的影像体验。

一、《故乡三部曲》的审美视点——基于真实历史背景的生命经验

三部影片都表现了在政治、文化和经济上正在发生变化的年代,这些变化如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着并体现在细微的生活变化中。1976年毛泽东去世,文化大革命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邓小平于1980年代着手制定的一系列新政策。贾樟柯出生于1970年,個人动荡的成长经验和整个国家的加速发展如此丝缠般的缠绕在一起。这样的经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为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他将自己作品的背景均设置为这段过渡时期的不同阶段,并将自己真实的体验、观察与思考架构在不同的故事中去。

《站台》是时间设置最早的一部作品,1979年到1991年,汾阳县的农村文化工作队(文工团)经历了由政府赞助的事业单位到个人承包的团体的命运转变,以及个人在试图用更高层次的艺术来改变自身生存困境的努力最终因为环境导向由激进的理想主义向现实的物质追求的转变而最终落空的失落。《小武》则讲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扒手的故事,同样是在山西汾阳,影片中四个段落分别讲述了主人公小武兄弟情义的变质、爱情的幻与灭、家庭关系的断裂,最终他成为了完全丧失了自尊与存在价值的社会的异类。

更晩一点的是《任逍遥》,讲述了在后社会主义成长起来的无法适应社会的年轻一代,面对市场经济与物质消费盛行的弊病,在他们苦苦寻找人生方向的路上不断遭遇了道德困境和精神困境,他们所代表的是被时代潮流裹挟着的、挣扎着的个体生命。

二、《故乡三部曲》的叙事态度——真实感的营造

“真实只存在于结构的联结之处,是起承转合中真切的理由和无懈可击的内心依据,是在拆解叙事模式之后仍然令人信服的现实秩序。一切纪实方法都是为了描述我内心经验的真实世界……我追求电影中的真实感甚于真实,因为我觉得真实感在美学的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2]

电影的真实感体现在《小武》中的不仅仅在于手持摄影、长镜头的使用,还在于小武扮演者王宏伟的河南口音却被当成山西口音,《站台》在录音方面的设计则是导演主观的生活质感的体现,在实际拍摄时并没有影片表现出来的那样嘈杂。

三、歌颂失败者和批判社会同在——文化乡愁

“每个人都是有非常具体的原因,都是要承担生命力的一种责任,对别人的责任,就放弃了理想……我开始真的能够体会,真的贴近那些所谓的失败者,所谓的平常人,我觉得我能看到他们身上固有的力量,而这力量是社会一直维持发展下去的动力。”[3]这段话表明贾樟柯虽然在电影中更多的表现了人物和环境的冲突,但他却肯定这样一种存在,歌颂失败者的力量。

《小武》的结尾可以说是彰显贾樟柯文化乡愁最为明显的部分。郝有亮将小武铐在街边,他蹲在马路上引来很多人围观,但是这里有多重“看”与“被看”的关系,在小武的自我意识里,他在审视着这个世界与周遭的人们,他的自由思想彰显着他的尊严,那些被物质欲望蒙蔽的人是小武鄙夷的对象,导演对这个关系的描述体现了导演对于他们的审视。

《站台》中舞蹈段落与环境之间的明显冲突,不仅体现了影片内容本身的张力,跳探戈舞与整个文工团的人在作坊里随着张帝的《成吉思汗》的现代迪斯科摇滚歌曲的伴奏扭动着身体;这些段落暴露了片中人物向往更高级文化和他们自身环境之间的冲突,通过这样的并置,贾樟柯表现了深深的忧郁,但无可置疑的是他对于这群充满激情与朝气的年轻人的肯定。

《任逍遥》中最有趣的是贾樟柯对自我的调侃,同样表现了他对自己的认可与批判。他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个唱歌剧的人,同时又在影片即将结束时加入了小武向斌斌买贾樟柯前两部作品的盗版碟的剧情,这样的自我解构实际上也有一种文化乡愁的意味吧。

其实,不论是基于真实历史背景的生命经验的视点,还是贾樟柯客观的叙事态度,寻找故乡都是他的核心,而寻找本身则是经历过渡时期的动荡的整代人的宿命,是他们共有的文化认同困境,而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则是个体本身可以决定的,贾樟柯采取了最为健康的态度:通过自我界定、自我批判、自我超越,以尊重、宽容和自主的姿态去理解历史、现实和未来,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去,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本。

参考文献:

[1]贾樟柯.贾想1996-200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真实乡愁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