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革命电影音乐

2019-03-28雒婵玉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聂耳

雒婵玉

【摘 要】革命电影歌曲作为中国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内容多是艺术家为表达感情而创造的歌曲,是诗与曲的结合。电影歌曲更是将画面与音乐糅合在一起,让人置身于充满灵感的氛围中,有着更为直接的感触。《铁蹄下的歌女》更是革命电影歌曲的典范。本文通过对具体作品歌曲演唱形式的把握作出了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铁蹄下的歌女》;聂耳;革命电影音乐;演唱情感

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072-01

一、革命电影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正处于旧社会时期,封建军阀常年混战,外国列强胡作非为,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反封建斗争情绪日益高涨。1927年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小城镇,工农革命运动被日渐削弱。反之鸳鸯蝴蝶派文学日渐兴盛。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联盟积聚了各种优秀的文艺骨干,使这种文化风气日渐壮大起来。左翼电影工作者充分利用电影这一新的视觉技术的政治与革命潜力,试图把它发展成为自觉的批评社会的大众艺术。从上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这时期的影视作品与音乐舞蹈紧密相连,走民族化道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生活并成为了中国通俗音乐的主流。

二、《铁蹄下的歌女》演唱情感与方式分析

(一)作品演唱情感分析。艺术歌曲几乎都是独唱,要求演唱者有很高的演唱技巧。歌曲节拍为4/4拍,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大调式的色彩很浓厚。全曲共三个乐段,每个乐段有四个乐句。歌曲的前奏便是两个沉重低音又是下行旋律,更是奠定了歌曲悲伤且低沉的基调。尤其是前奏的尾音,落在了主和弦上并加以延长,更能使歌曲的情感得以累计。

前奏结束后,主歌开始。歌声以弱拍弱音开始,“我们到处卖唱”“到处”两字都在高音上还有着较长的时值,且“处”有装饰音,使情感更加细腻流畅。接着第三乐句节奏加快,乐句短小紧凑,力度加强显得气氛极为紧张。第四乐句“为什么被人当做商女”反问句语气哀怨,更是对现实的一种质问与对生活的愤懑。第二乐段间奏,力度减弱,节奏减慢,旋律下行,为了第二乐段的乐句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前两乐句“为了饥寒交迫,我们到处哀歌”乐句以弱拍起,音时值短,力度由弱到中强更加具有诗句的诵读性,感情哀怨深沉。第三乐段的乐句在节奏和力度上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这句节奏不强不弱,给人一种柔缓悠长之感。随后单突出“滋”一个字,强音强拍,“味”一字是弱音,情感变化由强变为弱,使舞女内心的忧伤与悲哀表现地淋漓尽致。

接着就是乐曲的高潮部分,第三乐段。此乐段速度加快,上行旋律力度也越来越强,与前面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谁愿意让乡土沦丧”连续弱拍起的节奏,使乐句急凑紧张,同时两个反问句,加重了语气,更使感情到达顶峰。第三乐句“可怜是铁蹄下的歌女”是感情最丰富的乐段,不仅是最高音,最低音也在此段中,情绪波动非常强烈,从第二乐句紧凑的节奏到以抒情为主的第三乐句,节奏突然转变,歌女们的对自己身世的悲愤以及不平之感跃然而出。第四乐句“被鞭挞的遍体鳞伤”更是写出了当时女性对社会不公的声声控诉。

(二)作品的演唱方式分析。《铁蹄下的歌女》歌曲是描述一位歌女的内心情感,从歌曲中可以看出她富有爱国热情,但备受黑暗社会蹂躏折磨与歧视,有强烈的戏剧性,歌曲深情悲痛。 歌曲的前奏是加重音符号的下行低音,给整个歌曲就充分围绕了沉痛的气息。歌曲弱起开始跟前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且在乐句开始之前便有了一个延长的休止,所以演唱时要投入更多的感情。 有很多乐句是弱起,所以要注意重音的后移,这在乐句音节多、快时尤为突出。作品中没有很多的技巧方面的要求,因为歌曲整体音域不宽,演唱者需要有丰富的感情,要注意气息的巧妙运用,一定要流畅。作品通过许多弱起节奏表达内心的情绪与情感,演唱时尤其需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把握,大体上我们能看到很多强弱符号夹杂在作品中,这点需要尤为注意。在此基础上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渲染歌曲的氛围,不仅能使主人公的情感得以抒发,同时还能表现出作品的风格特色。

三、结语

在革命电影歌曲中,不仅仅有充满力量进行曲,还有着比其更加打动人的部分,就是抒情曲。《铁蹄下的歌女》便是其中的典型。抒情歌曲中,主人公大多是以悲情的形象为主,歌曲旋律整体流畅、舒缓,情感基调沉重且富有感染力。《铁蹄下的歌女》篇幅短小,但是十分准确地刻画了一个旧中国饱受压迫和苦难的妇女形象。革命电影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深刻,它善于站在普通人民的角度表达问题,通过不同的情感变幻反应出劳苦人民的生活,催人泪下的音乐旋律再加上电影中充满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来使画面更具有感染力。革命电影音乐是推动社会革命进程的重要因素,其内容充满着革命意义,同时也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其不仅在无产阶级音乐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更是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代音乐史[M].北京:中央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岚清.中国近代音乐笔谈[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樊祖荫.聂耳歌曲调式研究[J].音乐研究,2006(09).

猜你喜欢

聂耳
化险为夷靠淡定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聂耳的家乡
——玉溪改革开放这四十年
化险为夷靠淡定
改革开放40年 聂耳精神世代传
——玉溪打造聂耳文化品牌在全国创造了“十个第一”
玉溪市领导会见聂耳亲属
——缅怀聂耳,弘扬聂耳精神,推动玉溪建设发展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
1934年是我的音乐年——聂耳的歌曲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