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成长回归本真
2019-03-28许小红蒋建春
许小红 蒋建春
【摘 要】学校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课程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形态。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从学校百年“真”文化出发,追求“真”教育,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以培养“真德行、真体魄、真学力、真视野、真本领”的“五真”少年为目标,构建实施“五真课程”。真学力,让学习真正发生;真视野,打通学科的边界;真德行,学段定制促发展;真体魄,练就学生好身心;真本领,指向解决真实问题。“五真课程”的建设提升了校本课程品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引领着学校未来教育的变革方向。
【关键词】五真课程;内涵解读;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2-0043-03
【作者简介】1.许小红,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江苏常州,213119)校长,高级教师;2.蒋建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江苏常州,213119)副校长,高级教师。
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指明了学校的教育走向,表明了其基本的教育主张。江苏省常州市横山桥中心小学始创于1912年,当时的办学者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学校铸就了“求真”校魂。百年来,“求真”成了打开学校文化大门的“钥匙”,成了守望学校精神家园的“窗户”。“求真教育”成了横小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学校全力建构“五真课程”教育新模式,让学生在成长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崇真向上,学到真知识,求得真本领,练得真体魄,努力成为具有改造社会生活能力的“真人”。
一、“五真课程”的内涵解读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围绕培养具有“真德行、真体魄、真学力、真视野、真本领”的“真”少年为目标,带着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精心建构“真课程”。“真德行”对应核心素养之“责任担当”,包括“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文化”的认知和践行。“与社会”包括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与文化”包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也包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理解和包容。“真体魄”对应核心素养之“健康生活”,包括“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身体、坚毅的性格”。“真学力”对应核心素养之“学会学习”,包括“乐学、会学、学会、恒学”。“真视野”对应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包括“崇文、重理、跨界、贯通”。“真本领”对应核心素养之“实践创新”,包括“动脑质疑、动情合作、动口表达、动身实践”。“五真课程”体系遵循成长规律,聚焦核心素养,传承学校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
二、“五真课程”引领儿童精神成长
以给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为引领,结合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学校实际条件,学校将课程结构调整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三大类。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展课程以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培育特长为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课程以培养创新实践、综合研究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关键能力提升与自主发展。
(一)基础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载体
1.真学力,让学习真正发生。
如何高质量地实施国家课程?抓课堂转型是唯一的路径。学校的基础性课程以“求真课堂”为基本抓手,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达成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学校从教学范式的构建、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时空的拓展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努力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范式,实现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从而推进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课堂教学范式建构的关键是要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由此,学校用心建设“求真课堂”。真情、真学、真知,这是学校“求真课堂”的基本精神和特质。真情,即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学氛围生动活泼。通过师生课堂共情,影响和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彰显学科育人的价值。真学,就是让学习真正发生,师生一起通过优化过程与方法发生有高阶思维含量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真知,即学生掌握一生受用的知识与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初步建立了体现“以学为核心”基本理念的五段式教学范式“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学教互动—总结提炼—练习反馈”。
2.真视野,打通学科的边界。
学校每学期都会用几周的时间组织围绕一到两个主题进行跨学科学习,主题来自于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科课程内容。
如四年级的中秋课程,蘇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有篇课文《但愿人长久》,有一次教学这篇课文,恰逢中秋佳节。学校四年级年级组长邀请四年级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信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一起集思广益开发设计中秋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有关中秋的诗词,音乐老师引导学生欣赏中秋团圆主题的音乐和歌舞,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设计中秋月饼图案,班主任启发学生感悟人生、感受家国情怀等。在这里,以学科教学为主线,以年级组为单位,多学科教师联合进行课程开发实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舌尖上的中秋——品尝月饼,足尖上的中秋——寻访中秋印记,指尖上的中秋——制作月饼等。课程的主题就是感受“中秋”这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和育人价值。围绕主题开展学习,实现了学科打通、知识融合,让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地呈现了,学生参与其中,整个过程,策划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二)拓展课程:指向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在规范执行国家课程、科学安排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设置,学生在不同学段需必修的心理教育、品格养成、足球健身等拓展课程。
1.真德行,学段定制促发展。
在校训“求全人格”的引领下,学校着力学生品格养成教育的研究,确立了横小儿童关键品格的培育目标,即一个核心(求真精神),三个维度(爱国情怀、科学态度、开拓精神),十个必备品格(真诚、严谨、自律、勤奋、乐学、善思、探索、责任、勇敢、担当)。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课程主阵地、学科主渠道”进行德行教育。2017年,学校组织教师开发了《品格养成》校本教材,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基础,从个性、生活、学习、交往、社会五个方面,选择了30个优良品格的主题内容。每个主题设计了阅读感悟、问题探究、实践体验三个板块的活动,材料丰富,形式活泼,体现了知、情、意、行相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着力引领学生在阅读、观察、思考和实践体验等活动中领悟道理,发展情感,增长能力,提升品格。学校将《品格养成》纳入课程计划,共计25个课时,在三四年级开设。
2.真体魄,练就学生好身心。
早在2006年,学校就自主开发了心理教育校本教材《心海扬帆》,教材分“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交往”三个板块,内容涉及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感训练、耐挫力培养等方面,课程每周一节在一、二年级必修共20学时。经过多年的实施,阳光、自信、乐观成了学生的最大特质。学校深化体育课程,组织教师开发足球校本课程,编印足球校本教材《足球小子》,并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保证每周不少于一节课。同时在三年级以上普及足球运动,学生在学校兼职教练的指导下,经过足球游戏、足球操、足球技能的学习,基本能初步掌握足球的动作要领。在横小,学生除了会做广播体操,还要学会一套自编的足球操,上千名学生脚踢花式足球,场面蔚为壮观。
(三)研究课程:真本领,指向解决真实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的课程形态,它成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学校附近有一座松竹茂密的小山,春季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去“寻找春天”,采摘野花,收集标本;在山顶俯视家乡美丽的小河、村庄和田地。带领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研究当地老街历史变迁,邀请专人在田间课堂讲解农作物栽培,指导学生研究小组到市场、水源地调查研究等。“魅力横山”校本课程应运而生,课程分中高年级两个学段,每个学段分成四个单元“寻古迹”“看新颜”“品特产”和“访基地”,中间渗透“社交礼仪ABC”“旅游知识知多少”“景点介绍我来讲”三块小导游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美丽从头做起”让学生对比实验研究出健康染发用品;“身边的水环境”鼓励学生考察身边水环境的现状,借助实验器材进行污水处理,掌握净化污水的方法等。将“课外”引到“课内”来,把“课内”延伸到“课外”去。一个“引进”,一个“延伸”,使学校内外的整个生活都成了教育教学的内容,使自然与社会都成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