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当代广西民歌的传播类型与发展探讨
2019-03-28蒙玲玲
蒙玲玲
【摘 要】广西民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值得被世人传唱,但是随着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广西民歌的传播和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向数字化发展,相对于传统传播方式更加便捷高效,如果在广西民歌的传播中引入大数据的概念,那么广西民歌的传播方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民歌资源信息会得到扩充,传播的趣味性也会增加,传播变得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广西民歌的影响力,确保广西民歌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广西民歌;传播类型;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067-02
一、当代广西民歌的传播类型探讨
(一)口头传播。广西民歌的传承就是利用口头传播方式,即老一辈的广西民歌老师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民歌传给下一辈的年轻人,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没有其他特殊的传承路径,也没有明确的传承记载——广西民歌都是映在这些民歌歌手脑海中的。在广西民歌最初发展时是没有文字的,不存在文字记录,所以传播都是依靠歌手口传,之所以广西民歌能通过口传方式流传这么长时间,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广西壮族人民爱好唱歌,直到今天,他们的情感表达都是依靠歌声来传递的,不管是大喜还是大悲,不管是劳作还是休息,他们都善于通过民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口头传播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第二是广西民歌朗朗上口,精炼不累赘,因此很容易被大家记住,口头传播方式更合适那些缺乏文字的少数民族。
(二)文字传播。广西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民族的发展之初还没有文字,基本上都依靠口传的方式,但是口传的范围很小,因此后来在民歌传播中引入文字,就加大了民族传播的范围,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了广西民歌的魅力,从而扩大了广西民歌的影响力。广西民歌的传播者,将民歌记录在歌书上,然后通过书的传播,让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可以学习广西民歌。文字传播为广西民歌的大规模传播打下了基础,对广西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三)媒体传播。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字传播方式也逐渐被淘汰,人们更希望通过电影、电视等方式来享受广西民歌。在电影传播方式中最经典的就是电影《刘三姐》了,整部电影里面贯穿了广西民歌。片中不管什么场合,都用民歌的方式展示了广西人民的生活,通过这部电影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广西民歌的魅力,更让观众认识了广西少数民族,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意义深远。还有电视媒体,不少电视台都会举办一些歌曲类的节目,少数民族的人民也可以站在舞台上演唱自己的民族歌曲,让民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四)新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主要通过网络实现,喜欢广西民歌的听众可以通过网络检索自己喜欢的民歌歌手和歌曲,想听什么就可以听什么,增加了广西民歌的趣味性、流传度。广西民歌爱好者还可以通过网络结交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一起交流心得,探讨广西民歌的艺术魅力。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把爱好广西民歌的人们连接起来,对广西民歌的发展意义颇深。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广西民歌传播的优势
(一)收集大量民歌信息,丰富传播资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数据资源,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广西民族各类资源收集得更加完整,不仅包含了歌曲的文字、音乐,還有图片、人物、风景、文化等各类信息,通过一段文字或一个人物就可以链接到与广西民歌相关的各类信息。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广西民歌的传播依靠政府工作人员、民歌歌手,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只要是了解一点关于广西民歌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知道的与大家分享,不管是歌曲创作的背景,还是歌曲中提到的人物等。在网络上只要是志趣相投的人都可以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大家可以通过这个交际圈了解到更多的民歌知识。将大家分享的各类广西民歌的信息形成一个大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还具有保存、归类、检索、分享等功能,广西民歌信息会更加完整,在传播过程中会感染到更多的人。
(二)精确分析听众心理,定向推送资源。大数据最强大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分析每个人的心理,通过用户经常浏览的信息可以分析出用户比较关注的东西,以及近期比较困扰的东西。大数据可以将一个用户经常关注或者浏览的东西进行归类分析,有人最近经常浏览有关音乐书籍的资讯,那么很可能这个用户最近有音乐学习的需求,因此大数据库会向这个用户推送更多的与音乐教育相关的资讯,通过用户的浏览量分析归类,还可以精确地分析出用户对哪一类型的艺术形式更感兴趣,这样一来,广西民歌的传播效率会提升很多。
(三)优化传播渠道,保证传播内容真实。如果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则会因为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传播内容容量比较小,使得传播效率不高,而且还会出现传播信息失真的情况。例如通过电视传播,观众能获取这个民歌信息的影响因素很多,首先是在电视播出的时候,观众正在观看,其次是电视播出的广西民歌曲目刚好是观众比较喜爱的类型,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观众对广西民歌信息的获取。在大数据背景下,传播的渠道很多,大家可以通过贴吧、微博、朋友圈等方式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随时随地观看,不受时间和次数的限制。
(四)增加听众之间互动,提高民歌趣味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类的信息化软件应运而生,首先是直播软件,主播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向网友们展示广西民歌,网友们也可以通过弹幕的方式与主播或者是其他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传播的趣味性,其次是K歌类软件,例如全民K歌,大家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去演唱擅长的歌曲,系统会根据用户唱得好坏进行打分,大数据还可以将用户的演唱水平与其他用户进行对比,互动性更强,大家使用的频次也会增多。另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互动性软件,例如现在很多图片、视频等都会插入一些背景音乐,而这些音乐的影响力会因为这些图片或视频的趣味性得到提升,这样的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传播的受众人数,提高了传播效率。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广西民歌的发展道路
(一)提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大数据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技术,但是广西民歌的传播者对这类技术的应用水平不一,会导致广西民歌的传播效果也不一样,因此为了抓住大数据技术给广西民歌传播带来的机遇,就一定要提高广西民歌传播者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对于少数民族的人们来说,他们一般都生活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不管是文化水平还是经济水平都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上与城市居民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目前很多广西民歌的传播者并不是来自于少数民族,而是由专门的机构或者政府部门来负责,但是他们能够掌握的广西民歌信息毕竟有限,为了更好地发展广西民歌,一定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
(二)注重保护广西民歌民族特色。广西的民族特色是广西民歌的灵魂,如果在传播过程中让广西民歌失去了民族特色,那么无异于在毁灭广西民歌。目前很多广西民歌的传播机构,将广西民歌的传播工作当成是自己追逐利益的工具,将广西民歌进行再创造,强行加入流行元素,让民歌失去了本来的韵味,这样会误导听众,对热爱广西民歌的听众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对于以前不太了解广西民歌的听众来说也是一种欺骗,所以在民歌的传播过程中保证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至关重要。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广西民歌的传播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技术可以增加传播的趣味性和传播范围,为广西民歌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舞台,但是目前并不是所有广西民歌的传播者都能够熟练运用,特别是对于当地少数民族的人们来说更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学习内容,因此为了牢牢抓住眼前机遇,必须要解决眼前的困难,在民族的传播过程中保留一颗初心。
参考文献:
[1]吴晚屏.大数据时代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困境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4):91-94.
[2]芦炜彬. 新民歌多元形态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