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的骨头硌得人疼

2019-03-28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床位骨头居家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2-001-01

养老从来不仅是“养老”的问题,具体到每个家庭的养老选择时,背后往往还牵连着户籍制度、医保改革、计划生育、城市化进程……不同背景的交集,构成了形态不同的个体困境,它往往无法以一己之力解决。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探索的方向,但就目前而言,政策层层落地后,现实的骨头依然硌得人疼。一家被作为政府样板工程的社区养老院,由于深居社区内部、位置优越方便,它的 100张床位常年住满。采访那天,一位奶奶蹒跚着走近前台,想了解情况,一问,得登记。“我前边还排着多少人?” “奶奶,八百多人呢。”

一旁的我吓了一跳,这位奶奶倒仿佛意料之中似的,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我九十多岁啦。”对方又问: “您能自理嗎?” “现在还行。” “我们只收不能自理的老人,不好意思啊。”也别无他法,她缓缓转身离开。

家有学龄儿童的父母,对类似的场景也不陌生。初心做公众普惠事业的机构确实存在,但优质资源的有限,会不会自然提高它们的准入门槛?这样的苗头已经出现。尤其在北京,在严控人口、疏散首都功能的政策背景下,已具成熟模式的社区养老床位紧俏,以户籍粗筛是惯例。

不得不说,北京、广州、长沙等城市养老社区的发展阶段天差地别:有的已融合了社区与机构养老,趋近规模化、标准化,比如湖南普亲养老;有的开放了短托、喘息服务、过夜床位,比如乐龄;但有的认识还停留在“仅可接收日托、不能过夜”的阶段,咨询最多的刚需服务是老年餐桌的订餐;有的乍开张,刚开始宣传。

从业人员也是问题。走访了北京好几家社区养老驿站,护理员大多是来京打工的中年阿姨,不少是老乡结伴而来,虽也接受过护理专业培训,但综合素质、对养老的认识因人而异。徐丽娜是一家社区养老驿站的站长,她是北京某专科学校开设老年管理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全专业只有 20 人,毕业后,从事养老行业的大概只有五六个。三年过去,只剩她一人还留在养老一线,当初一起入行的伙伴要么转行,要么转做了养老行业相关的销售。毕竟,照顾老人并不轻松:面对失能老人,要时常帮他们翻身,腰病是常事;面对失智老人,要十二分的耐心,时刻动脑哄对方开心,但就算这样,也有可能会被脾气暴躁的老人打。

联想到前些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幼儿园虐童事件,让人也不禁有了疑问:在类似的公建民营社区养老机构里,是否也会存在监管问题?

现实的骨头硌得人疼,但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从未停止。2011 年,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7 年 2 月 28 日,“十三五”规划基本沿用这一格局,只是对养老服务体系的表述进行微妙调整,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不变的前提下,机构的作用由“支撑”变为“补充”,纳入“医养结合”的概念。

可见,在现代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与观念的转型势在必行。在人们熟悉的居家与机构这两种选择之外,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南京、青岛、武汉等许多一二线城市已有不少社区居家养老机构落点。嵌入式的小型社区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悄然生长。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8年第3期图/曹一)

猜你喜欢

床位骨头居家
嘻哈段子铺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
床东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
小狗叼骨头
Mr. No—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