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思考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1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少数民族广西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在民族地区。做好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是脱贫攻坚进入关键决胜时期后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对解决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也是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基础。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

广西总人口5600多万人,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全区人口比例40%左右。2015年底全国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广西仍有452万贫困人口。全区有5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33个为国定贫困县。全区有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有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其中 14个属于国定贫困县。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致贫原因分析

(一)地区整体因素。广西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独特,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沿海、沿边,沿江,地处祖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但地理和区位一度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可耕种面积少、土地分散不利于集约型农业发展,影响水热分布和交通布局;流域面积最大的主要水系珠江水系经过广东出海,船运成本上与周边其他省份相比没有太多优势;接壤的越南本身经济欠发达,对广西没有太大的带动提升作用,沿边的不稳定因素反而影响工业布局。从区内各个地区来看,与云南、贵州相接的百色、河池及柳州部分地区属于石漠化山区,地表缺水,土地利用率低,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贫困面更大、贫困程度更深。

近年来国家对广西支持力度有所加大,“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19年8月公布的6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广西也赫然在列,但前四五十年资源和要素投入不足所带来的发展劣势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扭转。

(二)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自身因素。历史、地理等因素,造就了生产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也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山区多、耕地少的自然条件使得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经济作物单一,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起步晚,许多山区还没有形成产业。一些山区不缺林地,但引入经济作物少,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或为快速取得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或只顾短期利益而没有长期发展规划。思想观念方面,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封闭,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对于背土离乡外出务工有抵触心理。民族习俗、民族节庆等对外出务工增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育和文化普及方面,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不会说普通话或说不流利,阻碍其务工和学习先进的生产生活理念。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技能短缺,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现有扶贫政策和扶贫成效

广西扶贫政策体系较为完善,现有扶贫政策主要分为5类。一是标准类的政策文件,主要是划定贫困人口标准、脱贫摘帽标准、政策扶持期限之类的政策。二是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类的措施,例如通水泥路、铺设广播电视网络、加强饮水安全之类的扶持政策。三是防止致贫、返贫或贫困程度加深的保障性措施,如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低保救助等措施。四是扶持贫困人口获取稳定收入实现脱贫类的措施,这一类措施是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关键性措施,狭义来看可以分为扶持产业发展和扶持就业创业两类,广义一些看,教育扶贫措施也可归为此类。五是一些资金投入、组织保障类的政策。在全区性的政策措施之外,对于一些人口较少、贫困程度较深的少数民族,如对贺州市平桂区聚居的“土瑶”贫困群众,广西组织开展调研并制定了专门的帮扶方案。

在全面而有力的政策支持下,至2018年底,广西已有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5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实现脱贫摘帽,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县4个;未脱贫的建档立卡人口下降至151万人。

四、面临的困境

(一)扶贫产业后续发展能力不足。民族聚居地区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交通运输成本高,发展产业投入成本高,也不易成规模。地方为了能使贫困人口尽快受益,多采取“短平快”的措施,引进盈利快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项目。在当前脱贫攻坚时期,各方面政策、补贴到位,一些高成本、小规模扶贫产业确有盈利空间,但其本身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不容忽视,脱离政策扶持后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

(二)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决胜时期,地方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免主动兜底。从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长远来讲会助长贫困群众“等,靠,要”的心理。

(三)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后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并进一步解决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贫富差距问题。2020年脱贫攻坚战结束后,民族地区仍然需要切实地追赶经济发达地区的步伐,才能有效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生活水平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巩固民族团结稳定。

五、对策建议

(一)提前布局,全面谋划,做好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民族地区引进扶贫产业项目,脱贫攻坚前期可以为见效快而走“短平快”路线,中后期要逐步脱离对此类型项目的路径依赖,做好中期或长期规划,侧重引进和扶持适应市场的项目、产业,找准与民族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劳动力资源状况相适配的发展点,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后续发展做好谋划。

(二)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做好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坚持不扶懒人、不养懒汉。坚持在民族地区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好广播电视、网络的推广覆盖。充分利用扶贫协作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见世面、开视野,接触经济更为发达地区的理念和观念。落实教育扶贫政策,通过培育好贫困家庭的“苗子”,断掉思想贫困、精神贫困的“根子”。

(三)找准地区定位,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走好差异化发展道路。盘活地区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实现与周边省份、发达地区的差异化竞争,以经济发展带动全面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少数民族广西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广西尼的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